作者:楊斌、鄭欣怡、黃長樂(雲南師範大學)
當下,人工智慧逐漸應用在中小學的教育教學中,機器人教育也成為人工智慧時代中小學教育創新的一種重要模式。
機器人教育主要涉及計算機、軟體程式設計、數學、機械、自動化技術、感測技術等多個學科和技術領域,而機器人既是主要學習內容也是學習工具。學習過程中,學生掌握機器人基礎理論、製作的基本技術知識和程式構造等,在探索機器人的程式構造和實踐應用的過程中,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結合,同時運用網路平臺和計算機等輔助工具創新設計機器人,從而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創新創造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等。
機器人教育的實施,對小學生科技學習興趣的激發、動手能力的培養、思維品質的提升有明顯的作用,但發展過程中,也存在不足。
首先,課程設定缺乏系統化。目前的機器人教育,沒有統一的機器人教育課程標準,教師在實際教學中缺乏系統化、標準化的教學依據,也由此導致教學中教師教學目標模糊,忽視了學生問題解決及創新能力的培養。同時,小學機器人教育的教師一般以資訊科技教師和外部機器人培訓機構的臨聘教師為主,缺乏專業化的機器人專職教師。
其次,課外活動流於形式。機器人教育的課外活動由於受時間空間限制,容易流於形式,存在學生走馬觀花,看熱鬧的現象,缺乏對機器人的深度瞭解和學習,無法真正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再其次,機器人比賽與機器人教育互補性不強。機器人比賽是學生可以學到機器人知識的一個實踐平臺,機器人比賽應當達到以賽促教,教賽相長的效果,而目前這一作用沒有得到很好發揮。同時,目前機器人比賽多是以校企合作的形式開展,商業痕跡明顯,無法體現教育特色和機器人教育的育人目標。
改進小學機器人教育,可以針對以上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進。
第一,最佳化機器人課程體系與教學策略。依據《基礎教育資訊科技課程標準》,制定機器人教育課程標準,將機器人教育課程納入新的課程體系。對現有機器人教育教材進行重新規劃和修訂,提高機器人教育在中小學階段課時的比例,同時保證實踐課的課時比例,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保證教學質量。除此,還要保證建設場地、配置資源及專業教師隊伍建設,提供裝置條件、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動手操作,提供學生將機器人專業知識和能力在實踐中有機融合的實踐機會。
第二,整合資源充分發揮課外活動優勢。機器人教育課外活動需要一定的物質基礎和裝備條件,可對接青少年活動中心、科技館等,實現資源共享,帶領學生在課外去活動中心開展一些難度較大的活動。定期組織成果展示既是體現活動質量和效果的方式,也是激勵學生和促進學生的重要抓手,課外活動需豐富展示方式,讓更多的學生了解機器人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激勵學生更加深入地參與到機器人學習中去。
第三,以賽促教,教賽相長。嚴格把關,提升機器人競賽的影響力和吸引力;明確比賽的目標是透過比賽來促進機器人教育,而不是為了比賽而比賽。透過比賽來激發學生和教師對於機器人的興趣,讓更多的人關注機器人教育,從而促進機器人的教育教學,最終達到教學和比賽共同進步的效果。
來源: 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