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知易行難”之說,中山先生有“知難行易”之說,朱熹有“知先行後”之說(觀察事物、瞭解事物發展變化的道理,然後實踐),王守仁(王陽明)有“知行合一”之說(知本身就是一種行為,透過行又有新的認知)。他們的理論都有一定道理,又都存在不足。老子是不是也有“知行”之說呢?當然有。老子的“知行”之說,主要體現在“易知易行”上。老子在“吾言甚易知”一章中說:“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莫之能行也。言有君,事有宗。夫唯無知也,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貴矣。是以聖人被褐而懷玉”
“知”與人的觀察、思考有關。人透過自己的觀察、思考而能瞭解實際情況,就是“知”。有了“知”,實際去做的時候就會簡單易行(只要去做,就能易如反掌)。《老子》“不出門,以知天下”一章,強調的就是“知”。而“知”則是建立在有所思考的基礎上。而思考,則是建立在有所觀察的基礎上。如果沒有觀察,人的思考就是脫離實際的痴心妄想了。聖人之所以能做到“不行而知、不見而名,弗為而成”,就是因為其善於思考的緣故。當然,這裡的“成”是指“胸有成竹”的“成”。所以要想獲得最終的成果,還需要我們在實際中“行”(具體實行)。《老子》“上士聞道,勤能行之”一章,強調的就是“行”(士,指行道者)。“知”可以指導人們實際中的“行”,而“行”則有利於人們實際中的獲得,獲得又有利於人在實際中的生存、發展。總之,只要我們努力去知(觀察、思考),努力去行(實行、實踐),一切事情都會變得簡單、容易。如果我們不去知、不去行,那麼即使再簡單的事情,也變得很難處理了。
或許,我們談論“知行”或“知行合一”,只是一種低層次的交流。所以我們有必要將“知(認知)”與“行(實踐)”上升到更高的層次。這也是我近期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本人從年輕時開始,一直研究《老子》,一直主張“行”(行與“道”“德”有關)。近幾年則加上了“知”的概念(老子“道德”本身就包含了“知行”理念,只是不太明顯)。時間久了,我對“知行”的理解也加深了。所以想到提升“知行”學說的層次。高層次的“知行”學說,應當包括“易知易行”(思而能知,知而能行),“先知先行”(先行思考,準備及行動在前),“即知即行”(快速觀察、思考、快速判斷及反應),“遠見遠行”(思索未來、瞭解未來,走向未來;瞭解世界,行道天下)這三個方面。有關“易知易行”,可參見《老子》“吾言甚易知”一章。其它的方面,可參見本人在《楚簡老子通讀》附錄“老子思想的繼承與發展——行”一文中的“先知先行”、“速行”、“明德”這三個小節。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本人的《楚簡老子通讀》這本書(目前只有pdf電子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