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本質如果非要用一個詞來概括,那就是:原發性秩序觀。
原發性意思是,主張透過社會上每個個體的修養,從而建立起一個可以自洽的穩固的國家秩序。這個完美的秩序的合理性,來源於每個人的自我定位和自我修煉。由此建立起一個縱向上上層壓式,而橫向上差序式的社會結構。
這背後其實是一套倫理學判斷。
儒家的社會觀,跟世界上其他的主流文明社會觀都有巨大差異,首先在於對宗教勢力的強力抑制,其次在於對個體自由的限制,再次在於對王權的警惕防範。基本上其他文明的主流思想體系,都建基於宗教。即使是像屬於儒家文明圈的的次生文明的日本,其主流文化也顯著地吸納了佛教和本土神道教的成分,並且在不同歷史時期都有明顯的政治干預色彩。
而核心思想來源於周文化的儒家,非常清晰地排拒了宗教成分,將建立社會秩序的合理性合法性來源模糊化處理了,而代之以一套倫理禮法。
問為什麼為帝王所喜?
可以從理論構成和歷史沿革兩方面來看。
理論上,試著先簡單粗暴地分解一下各家思想的基本構成:
儒家:倫理學+教育學+政治學
法家:政治學
道家(而非道教):形而上學+政治學
釋家:形而上學+心理學
這樣分解的意思,在於指出儒家的側重點,是尤其注重倫理學和教育學,反而,就政治學而言,在戰漢時期而言,道家和法家都要比儒家有更優越的見解和治國成就。
實際上,歷代帝王也必然會學習道家學派近似於原始自由主義經濟學,和法家集權政治學的要旨。但道、法兩家不能提供的是,一個可以對整體社會從最底層勞動者到最高權力掌握者都進行匡正的倫理學規範。當然,倫理學本身也就是儒學看起來特別迂腐沉悶的重要原因,古今中外凡自以為才華出眾的天才大多都不屑於被世俗倫理所約束。
因此,儒家學說本身並不是由於在政治藝術上具有多麼高超的見解,相反儒門從始至終都表現出一種自成利益集團,隱形制衡最高權力的傾向,很多時候不見得多麼為帝王所喜。但是權衡利弊,只有儒家有基礎,有興趣透過討論倫理學+教育學,提供一套匡正社會整體秩序的學說和人才資源,而不太注重倫理學研發的其他各家,也就難以承擔這個近似宗教的責任。
實際上政權掌握者是經過各種政治實踐後,認識到“穩定壓倒一切”才是最適合華夏文明的最高政治原則,而要實現這個目標,看起來沉悶枯燥,奉行中庸之道的儒家是最佳合作物件。
從歷史實踐來看,戰漢時期儒、法、道三家基本勢均力敵,在晉末至隋唐的大動亂時代,道、釋兩家甚至有過階段性壓倒儒家的時期。
首先帝王也是人,大部分人學儒都會覺得很約束。從個人角度出發,很多中國帝王都更喜歡浪漫幽玄的道家,或者是印度傳入的釋家。但是很明顯,除了道家思想還有些暗合原始自由派經濟學,可以用以借鑑來治國以外,這兩種思想對於維護中國式集權社會的秩序是弊大於利的。
道家一方面在民間層面上降維而被道教吸收,比較容易成為其他各種民間教派提供土壤,嚴重影響古代中原王朝本就不強的基層管控能。在廟堂層面,道家過於玄談思辨的風氣對於執政者亦無裨益,真正的道家學說實際上已經為儒學所吸收。
由於中國古代封建制度在第一帝國時期就已經實質消亡,獨立的軍事貴族體系都只是在動亂年代才階段性地存在,一旦形成大一統王朝後,執政群體基本是都會被士人佔據,這個群體在東晉時期曾經一度追慕道家思想,而導致了後世顯見的嚴重後果,因此後世道家都因為這個前車之鑑而不可能再度壓制儒學被士大夫階層選為主流思想。
釋家傳入較晚,但這種外來思想的宗教屬性非常明顯,首先一大水土不服的問題,古代宗教組織都會佔據大量的財富和人口,並藉此直接干預政治。所以雖然佛學本身瑰麗奇奧,對於個人而言非常有吸引力,但是經過幾百年的交流鬥爭後,最高統治者和士大夫群體都認為應當加以強力抑制,至少要排斥其作為一個組織形態對國政的直接干預。同時又面臨道教的競爭,中國也不存在形成佛國的可能性。
至於墨家本質上有強烈的暴力不合作色彩,為啥不為統治者所喜不言自明。
而法家看起來應當很好用,實際上也有顯著的歷史效益,政治上可謂集儒道法名眾家之所長,為什麼沒有被扶植為帝國顯學呢?
原因在於,法家極為專注於執政效力,但由於過於赤裸裸的站隊最高統治者,實際上就像一把無往不利的利劍,雖然好用,但人人皆可用,勢必引起所有野心家爭奪的鬥志。法家思想更適合用作居上位者的操作手冊來閱讀,但其本身並不能提供對於社會秩序的合理性和合法性的解答——這就是說法家對價值論/倫理學持悲觀態度,以至於拒絕提供解答。
畢竟在殘酷鬥爭時期過後,法家對於“想象共同體”的理解過於消極,實質上並不有利於建立良好的社會秩序,尤其是在資訊傳遞速度低下,帝國對其基層社會的管控能力不足,非常仰賴於地方宗族勢力的時代,大力宣揚法家思想無異於給自己埋下無數地雷。
至於一神教文明,由於西周早期中國就已經基本斷絕了一條進化樹的可能性,在此不論。
所以再回來看儒家,實質上這是古中國的最高統治者,在不斷嘗試了儒法道釋等其他各家的實踐之後,作出的一個折衷選擇。實質上作為東亞文化圈核心的儒家,這時也已經吸收了法道釋等其他思想流派的長處,距離戰漢時期的原始儒家已經有比較大的改觀了。
就歷史事實而言,整個東亞文明圈裡,儒、道、法、陰陽等等各家,以及外來的釋家,其實都有一直存在相互吸收相互借鑑的過程,與其說儒家罷黜了其他各家,不如說是最高統治者選擇了以儒家為主幹,其他各家思想雜糅並取的方略。而儒家之所為能被選取為主幹,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專注於提供社會存續所需的秩序感和價值觀,並且在各方面的主張都不那麼激進,很適合作為“主流意識形態”,兼續幷包其他思想。
作者:暮影
來源: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