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這麼一種人,他們胃口很好,吃得不少,但就是不長肉。遇到這種情況,我們一般會說什麼,消化不好。
實際上,消和化是兩個過程。
消主要由胃來完成,胃主受納。胃負責接收食物,我們可以把胃想象成一個袋子,吃進去的食物在裡面慢慢地腐熟,不好的部分丟給腸道排出去,精華的部分在脾的作用下進一步昇華成營養、氣血輸送到全身,這個過程叫“化”。
脾主運化,胃主受納,脾胃這對好兄弟本來相處的是很融洽的,但是突然有一天,胃變得興奮起來,不停的想吃,把自己塞的滿滿的,食物不斷的進到胃裡面,不斷的腐熟,也就極大的增加了脾的工作量,每天要幹那麼多活,脾當然不高興了,它就要罷工。
於是就形成了這麼一種狀態,能吃,也很想吃,但就是不長肉。我們就說是“消的功能強,化的功能弱”,也叫胃強脾弱。
那有朋友可能就說了,胃強脾弱挺好的呀,既能大快朵頤,又不用擔心長肉。
真的好嗎?不一定。中醫一直強調的是整體觀念,脾和胃雖然各自分工不同,但畢竟是兄弟倆,講脾離不開胃,講胃離不開脾。眼下一方處於弱勢,一方處於強勢,到後面,強勢的一方必定會受到拖累,也就是說胃也變得越來越虛了,胃虛了以後會怎麼樣?那胃口就開始走下坡路了,越來越差了。老一輩人常說,月滿則虧,水滿則溢。不是沒有道理的。
怎麼解決呢?
推薦張仲景的甘草瀉心湯。
甘草瀉心湯:炙甘草、人參、黃芩、乾薑、半夏、大棗(掰開) 、黃連,水煎服。
關於這張方子,大家首先記住一點,調虛實。
然後再回到上文中去,我們把“胃強脾弱”這個詞拆開再來分析一下。
胃強,是因為胃裡面有熱,就像爐灶裡火很旺的時候,不管你丟什麼東西進去都能很快消融掉。胃的這種過度亢奮的狀態是胃火旺引起的,胃呢一天到晚活躍的不得了,但是脾氣又是虛的,脾弱呀,脾的運化能力跟不上,吃下肚的食物真正被吸收利用起來的其實很少,有點兒“穿腸而過”的意思。
脾胃學派創始人李東垣在他的《脾胃論》一書中是這麼說的:“善食而瘦者,胃伏火邪於氣分,則能食,脾虛則肌肉削,即食亦也。”
大家看,一個是實證,一個是虛證,虛實錯雜,不正與甘草瀉心湯合拍嗎?所以用它來解決胃強脾弱的問題再合適不過。
具體是怎麼一個過程呢?首先張仲景派出了黃連、黃芩,這是兩味苦寒之藥,用在這裡剛好把胃裡面的火氣清解掉。其實不光是胃火,像心火,肺火都可以滅。
緊接著又派出了大棗、人參、炙甘草,三味藥負責把過去傷了的脾慢慢補回來。
乾薑和半夏又是幹啥的?我們說脾虛了以後,不光運化不好,還會生溼,溼氣就應該用溫藥去化,就好比地上有一灘水,太陽一出來,很快就蒸發了。乾薑辛熱,半夏辛溫,兩味藥聯手把溼氣化掉。
胃強脾弱的人除了能吃不長肉,還有以下四個特點。
第一,容易累,能坐著絕不站著,能躺著絕不坐著,脾主四肢嘛。
第二,容易腹脹,打嗝。胃裡面有火,導致胃氣不降。
第三,大便不怎麼好,要麼乾硬,要麼稀軟不成型,要麼前幹後稀。
大便乾硬:母病及子,在中醫五行中,脾屬土,肺屬金,脾土生肺金,脾和肺是母子關係,脾虛,肺也會跟著受影響,導致肺氣不足,肺的肅降功能受到影響。中醫又說,肺與大腸相表裡,肺氣一降,大腸就跟著降,就像打氣筒一樣,給它一個向下的力,那腸道里的垃圾糟粕很容易就下去了。反過來,肺氣不降,大腸也不降,再加上胃裡面又有火,所以排便就很困難。
大便不成形:吃下肚的食物在氣的固持下,可以慢慢地消化吸收,現在脾氣虛了,固持不住了,還沒來得及昇華成氣血營養就瀉了出去。
第四,容易上火。胃火過盛,這個火往上燒,燒到喉嚨,喉嚨腫痛,燒到口腔,口腔潰瘍,牙齦紅腫。
如果平時容易積食可以加山楂、麥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