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大姐,學名斑衣蠟蟬,拉丁名Lycorma delicatula,同翅目蠟蟬科昆蟲,主要分佈於東北、華北、華東、西北、西南、華南以及臺灣等地區。生長週期從4月中下旬開始,由卵孵化至若蟲狀態,開始產生危害,5月上旬為若蟲盛孵期,根據每年的氣候變化不同,冬季溫度較高情況下孵化器會略為提前至3月下旬至4月初開始第一波孵化,4月下旬及進入盛孵期。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羽化為成蟲,擁有飛翔能力,但是以近程飛翔輔助跳躍為主。成蟲成活期可以一直持續至10月下旬,溫度適宜情況下甚至可以維持至11月中旬。成蟲從8月中旬開始交尾產卵,一直持續至秋季完全消亡為止。
斑衣蠟蟬危害物件為花椒、臭椿、香椿、苦楝、刺槐、葡萄、獼猴桃、蘋果、海棠、山楂、桃、杏、李等,尤其是臭椿、苦楝為其主要宿主,危害最為嚴重,
蟲卵長圓柱形,形似麥粒,長3毫米,寬2毫米,卵成長條狀平行排列樹幹與枝杈附近,外表會覆蓋一層灰色分泌物,遠觀像是平白無奇的灰色土塊。
一齡若蟲孵化初期為白色,孵化後不久即會變為黑色,隨著生長背後會逐漸浮現白色斑點,體長為4-5毫米,跳躍能力弱,可迅速奔跑移動。
二齡若蟲體長7毫米左右,與一齡若蟲酷似,背後白色點狀物明顯,跳躍力強。
三齡若蟲至四齡若蟲階段體長10-13毫米,體表由淡紅色逐漸轉變為深紅色,跳躍能力強。
成蟲體長15-25毫米,灰褐色,革質前翅下覆蓋膜質後翅,具有飛翔能力,翅膀分為淡藍色和米色兩種,藍色為雄性,米色為雌性。
斑衣蠟蟬的防治工作難度大,尤其是在成蟲期,對藥物及其不敏感,要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需要根據其生活習性分階段分層次採取物理與化學防治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在冬末春初,對宿主苗木進行修剪階段,將附著在枝幹上的灰色卵塊盡數刮除,從源頭上予以防治。1-3齡若蟲對陽光較為敏感,太陽昇起後會遷移至樹下涼陰處躲避,於傍晚重新遷移至樹上嫩梢部位吸取汁液,利用此特點可在3月下旬至7月中旬期間於樹身一米處纏繞寬度約為10cm的透明膠帶,(反面貼上處向外),可將大部分若蟲尤其是1齡2齡若蟲貼上於其上,效果較好。要注意的是膠帶貼上面在吸附塵土後貼上力下降,根據天氣情況間隔7-10日後要更換新的膠帶以保證貼上力。在若蟲發展至3-4齡後由於體長增加,蟲體抗粘力提高,單純依靠物理防治已無法達到較好效果,需要結合進行化學防治,且此防治過程要貫穿整個成蟲的生命週期,尤其是在具備飛翔遷徙能力的成蟲期。防治期間不但要針對原生宿主臭椿、苦楝等重點用藥,對於宿主林周邊苗木均要求化學藥劑全覆蓋,所以,對於斑衣蠟蟬危害嚴重地區,冬季清除蟲卵與春季一、二齡的若蟲防治尤為關鍵,再有就是在8月份至10月份的成蟲產卵期防治,每減少一隻成蟲的存活,就是減少了來年幾十隻上百隻的若蟲出現。化學防治可採用狂殺蚧、馬拉硫磷、氯氟氰菊酯與高效氯氰菊酯交替噴灑,間隔週期5-7天為佳。在2-3齡若蟲期,微膠囊懸浮劑噻蟲·高氯氟可起到良好的持續性效果,可將施藥間隔期拉長至10-15天,具有極高的相對經濟性,但是在4齡若蟲及成蟲期隨著對藥性抵抗力增加,此藥劑起到的效果將非常有限,而化學防治的關鍵建立於1-2齡若蟲階段的物理防治基礎之上,如果單純的依靠化學藥劑的防治措施,那麼大機率的結果是在6-9月份面臨鋪天蓋地的蟲海大軍,尤其是在原生宿主臭椿與苦楝之上。
現今時日已經進入10月份的晚秋初期,斑衣蠟蟬的成蟲存活已經進入最後的存活期末端,而此時也是最後的瘋狂產卵階段,對於仍存在明顯的成蟲出沒的宿主苗木,防治工作仍然不可輕易放鬆,抓緊最後的時節為來年迎接一個好的開端尤為重要,讓我們能夠來年真正的和花大姐說再見!哦,錯了,是再-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