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上面這張插圖給出的場景,瞭解大約1.68億年前在這個環境中發現的一些植物和動物。
看圖分析
A和B:在英國臺英頓石灰岩組地層(通常被稱為:斯通斯菲爾德板岩)中發現了200多塊獨立的翼龍骨骼。大部分遺骸屬於喙嘴翼龍科,主要是小型翼龍,長著鋒利的牙齒和長尾巴。
翼龍
根據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英國牛津郡的斯通斯菲爾德板岩的多樣性比之前認為的更大,包括可能是已知的最早的翼龍化石。
翼龍的尾巴更短,到了白堊紀晚期,它們都沒有牙齒了。其中包括風神翼龍,它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飛行動物之一,翼展可達11米。
C:侏羅紀時期的蜻蜓比它們現在的親戚體型更大,這可能是因為當時的食物競爭和來自飛行脊椎動物(鳥類和翼龍)的捕食壓力都比今天小。據估計,斯通斯菲爾德板岩中發現的巨形蜻蜓的前翅長度為12釐米,總翼展約為25釐米。
D:Phascolotherium是在被稱為爬行動物時代的中生代發現的首批哺乳動物之一。中生代哺乳動物的體型大概跟現在的鼩鼱或老鼠大小差不多,最大的大約有獾的大小。
它們中的大多數,比如Phascolotherium,可能是夜行動物,在晚上覓食,比如吃昆蟲。直到6600萬年前恐龍滅絕,哺乳動物才進化出更大的體型。
Phascolotherium
1824年,威廉·巴克蘭(William Buckland)在斯通菲爾德首次報告了哺乳動物頜骨的存在,與此同時,他宣佈發現了斑龍。這些標本在當時的古生物學家中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因為沒有人想到會在如此古老的岩石中發現哺乳動物。
至少過了20年,斯通斯菲爾德的頜骨才被認為是哺乳動物,一些人認為它們肯定屬於爬行動物或魚類。由於這些分歧,它們一直是學術界爭議的焦點。
E:斑龍是一種長9米、重1.4噸的食肉動物。它屬於獸腳亞目,鳥類是從恐龍進化而來的。由於發現了儲存異常完好的帶有羽毛印痕的化石,現在我們知道,許多恐龍甚至在鳥類起源之前就已經長有羽毛和類似羽毛的細絲。
其中一個化石是德國侏羅紀晚期1.5億年前的幼年獸腳亞目恐龍似松鼠龍,它的尾巴和身體上儲存著絲狀羽毛。這使得它看起來有點像松鼠,因此得名,意思是“模仿松鼠的動物”。似松鼠龍是屬於斑龍超科的一屬,與斑龍關係密切。雖然我們沒有任何直接證據表明斑龍有羽毛狀的細絲,但它與似松鼠龍的密切關係意味著它可能有。
F:似南洋杉屬植物是一種高大的針葉樹,與智利南洋杉屬於同一科,現在生長在智利和阿根廷。
人們認為,長頸蜥腳類恐龍的飲食可能是由似南洋杉屬植物提供的。像智利南洋杉一樣,它鱗片狀的葉子可能具有很高的能量,但難以消化。
G:1997年,在牛津郡的阿德利採石場發現了大量的恐龍足跡。它們被認為是恐龍在淤泥上行走時形成的,這些淤泥可能剛剛露出水面,或稍微淹沒了。有爪印的三趾大腳印被認為是斑龍留下的。
H:牛津郡的中侏羅世巴通期被認為是低窪的海岸沼澤、溪流和潟湖,氣候炎熱潮溼。除陸地動物外,還發現了水生動物的化石,包括魚、鱷魚、蛇頸龍、魚龍、蛤蜊和甲殼類動物。
骨骼化石和巨大腳印
如上圖所示:這是世界上第一個被科學描述的恐龍頭骨:斑龍的頭骨殘骸化石。
在接下來的20年裡,在斯通菲爾德又發現了幾塊巨大的骨頭。1818年,牛津大學第一位地質學讀者威廉·巴克蘭(William Buckland)向法國著名解剖學家喬治·居維葉(Georges Cuvier)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這兩位科學家意識到這些骨頭屬於一種巨大的蜥蜴類動物。1824年,巴克蘭繼續對這些骨頭進行描述,將其命名為“斑龍”,意思是“大蜥蜴”。博物館展出的標本包括他在這項開創性工作中使用的大部分材料。
如上圖所示:這塊右側齒狀骨來自牛津郡斯通菲爾德中侏羅世“斯通菲爾德板岩”(又稱:臺英頓石灰岩組)斑龍的下顎。
如上圖所示:這是瑪麗·莫蘭(Mary Morland)為斑龍右側牙齒所作的精美插圖,與威廉·巴克蘭(William Buckland)在1824年所作的解剖描述一起繪製的。
在博物館前的草坪上可以看到一系列斑龍的腳印。這條60米長的鐵軌由1997年在牛津郡阿德利採石場發現的腳印化石鑄模組成。
如上圖所示:在博物館外的草坪上可以找到斑龍留下的腳印。這些腳印是1997年在牛津郡的阿德利石灰岩採石場發現的一個巨大的足跡化石。
如上圖所示:在博物館裡還可以看到阿德利(Ardley)賽道上留下的腳印。這個獨特的三趾腳印表明它是由一種大型獸腳亞目恐龍留下的,幾乎可以肯定是斑龍。
斑龍並不是在牛津郡發現的唯一恐龍。該博物館的展品包括在該地區發現的其他3個物種:庫姆納龍、扭椎龍和鯨龍。所有這些恐龍都可以追溯到侏羅紀中晚期(大約1.7億~1.5億年前),當時的氣候要比現在的牛津郡溫暖得多。除了大型恐龍,這塊土地也是翼龍和小型哺乳動物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