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在中國歷史上有這麼一個傳奇朝代,鐵騎踏遍亞歐大陸,若不是太平洋的阻攔,他也許能征服整個地球,而他的領袖成吉思汗,更是一度被西方學者稱為“全人類的帝王”。
成吉思汗小時候只是草原上的一個放羊娃,而他所在的部落也很弱小,就在這樣的情況下,成吉思汗卻憑藉自己的雄才偉略,最終在東方屹立起了一個面積超3000萬公里的龐大帝國。
那麼成吉思汗是如何帶領一個人口稀少,資源稀缺的遊牧民族,走上世界之巔的呢,今天就帶大家一起走進蒙古鐵騎的崛起之路!
說蒙古鐵騎之前,咱們先來說說蒙古鐵騎的領袖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本名鐵木真,出生於正統的王族家世,在鐵木真9歲那年父親被人毒害,而本應該繼承汗位的鐵木真也被驅逐出部落,和母親過起了顛沛流離的生活,而這種經歷也在鐵木真幼小的心靈中埋下了仇恨的種子,在這樣的環境裡,鐵木真慢慢長大!
長大後的鐵木真很快就展現了自己草原雄鷹的野心,他聯合自己的結義兄弟扎木合慢慢坐大,越來越多的部族歸順於他,但好景不長,扎木合併不甘心趨於鐵木真之下,於是歷史上有名的“十三翼之戰”爆發了!
由於扎木合準備充分,鐵木真敗北逃竄,但是扎木合為人殘忍,在他的統治下,他的部下每日膽戰心驚,於是他們在扎木合不知道的情況下,偷偷歸順了鐵木真,從此鐵木真勢力開始急劇擴張,而他的結義兄弟扎木合最終也被鐵木真活捉,在解決了自己唯一勁敵之後,鐵木真的統一程序,勢如破竹。
1206年的春天,斡難河邊,鐵木真被推舉為蒙古最高領袖,尊號“成吉思汗”,因為遊牧民族惡劣的生存條件,統一之後鐵木真並沒有收住自己的鐵騎,反而施行了全民皆兵的策略,開始急劇對外擴張。
但是想要順利對外擴張並沒有那麼容易。
當時的蒙古部族的地位其實很是尷尬,論經濟,他們不如宋朝經濟發達,論地位只是金國的一個附屬小國,為了打破蒙古部族的窘境,成吉思汗以軍事立國,並且推行一套全新的軍隊模式。
他將原先分崩離析的軍隊模式,重新打亂編排,組成了千戶,建立了上下級的關係,使蒙古的大汗能夠直接統轄軍隊,訓練方面,更是採用了接近現代軍事的實戰演練,此外蒙古鐵騎紀律極為嚴明,對逃兵的懲罰極為嚴厲,就是這些舉措讓成吉思汗擁有了一支近乎恐怖的強大的鐵騎。
同時在武器方面,蒙古軍隊也擁有三大優勢:
第一:蒙古鐵騎擁有在當時堪稱殺傷力最大,射程最遠的組合式弓箭,這種弓箭由牛角筋和竹子粘接,對使用者的臂力要求極大,同時在拉緊弓箭的時候會產生極大的拉力,殺傷範圍可達300米,假如給箭支安裝上金屬箭頭,威力甚至能夠穿透厚厚的盔甲。
第二:貼身近戰短刀,蒙古騎兵通常都會配備一種短刀,這種短刀十分適合近身搏鬥,這短刀的配備使得蒙古鐵騎遠端攻擊佔優的同時,近身搏鬥也不落下風。同時這種短刀在行軍途中也可以用來宰羊吃肉,極大的提高了蒙古騎兵的行軍效率!
第三:從西域改良的回回巨炮,蒙古騎兵是當時世界上唯一一個把回回炮大規模運用在戰場上的軍隊,據說當時蒙古人從波斯請來了幾個工匠,對自己用過的攻城器械進行改造,改造後的回回炮射程從100米提升到了200米,而蒙古軍團就是靠著回回炮的巨大優勢,才能一路攻堅拔寨,勢如破竹!
而作為馬背上的民族,蒙古軍隊對於馬上作戰也有著巨大的優勢,同時蒙古馬因為環境和品種的原因,相比普通馬匹擁有更強的耐力丶速度,以及耐寒的特性,這就給蒙古騎兵長期以及遠距離作戰的提供了可能性!
看到這裡也許就有人問了,蒙古軍隊戰線拉得那麼長,那麼是如何進行補給呢,我們都知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隨著蒙古鐵騎對外征戰的戰線越拉越長,糧草補給就成了巨大的問題。
但其實由於蒙古軍隊由於本身遊牧民族的特性,早就擁有了一款實用的運輸工具勒勒車,勒勒車是由草原上的樺木為材料打造的特殊運輸工具,其質地十分堅硬,而且其耐磕碰,車體輕,容量大的特性也讓他成為了蒙古軍隊長期作戰的主要補給力量!
就是靠著這些優勢,蒙古鐵騎在成吉思汗帶領下,開啟了第一次西征,公元前1219年,蒙古鐵騎長驅直入中亞,攻破當時軍事力量同樣十分強大的花剌子模國,隨後西越裡海,黑海間的高加索,深入俄羅斯,在1223年打敗欽察和俄羅斯聯軍,1225年,成吉思汗凱旋,並將自己打下的疆域,分封給自己四個兒子,最終發展成為後來的蒙古四大汗國!
第一西征結束,見識到西亞的戰鬥力後,成吉思汗便萌生了沿著北部森林邊境進入歐洲的想法。可惜時光歲月催人老,完成西亞的戰爭後,成吉思汗在回到部落駐地後,黯然離世,享年六十六歲。但蒙古鐵騎的傳說還未結束。
在成吉思汗死後,他的三子窩闊臺繼位,而他的孫子拔都在窩闊臺的授命下,開啟了第二次西征,這次戰爭是亞洲文明與歐洲文明一次真正實力的對決。強大的蒙古騎兵越過高加索山脈,進入俄羅斯,一路勢如破竹。此時歐洲,腐朽的軍隊制度,落後的裝備技術,在蒙古人的眼中,如同砧板上的魚肉,在大大小小的戰鬥中,有兩場著名戰役萊格尼察之戰和蒂薩河之戰。
當時歐洲人集結了數倍於蒙古軍的部隊,這些部隊的重灌騎士,基本都是歐洲的貴族成員,而步兵大多數是罪犯和奴隸。反觀蒙古軍隊,從上到下,清一色的蒙古勇士,常年配合。裝備上,蒙古人更是裝備了當時最高的科技,有射程近乎300米重達50多斤的長弓,重騎兵更是擁有中原成熟的甲具打造工藝。
再加上兩次的騎兵變革,一次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馬鐙的發明,使的馬上衝擊成為了可能,這也為重灌騎兵的普及創造了可能。另一次就是成吉思汗創立的輕騎兵和重騎兵配合消耗戰術,兩次的變革使得蒙古騎兵的優勢大大顯現。
而反觀歐洲此時的科技依然停留在中世紀初期,裝備短缺,武器簡陋,部隊作戰多采用集團式衝鋒。隊伍陣型嚴密,十分強調正面作戰的攻擊力和防護力,隊伍轉動十分不便,當時蒙古鐵騎針對歐洲軍團作戰採用的戰術被後世稱為“蒙古歹射法”,弓騎兵在馬上並不會和歐洲軍團正面對剛,相反利用歐洲軍團隊伍轉動不便的劣勢,在兩側來回奔射,然後中間再派一路重騎兵進行正面碾壓,打的歐洲軍團潰不成軍!
在窩闊臺死後,1251年,蒙哥繼位,開啟蒙古帝國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西征,一面西征,另一面蒙哥也開始著手統一中原的大業,他聯合南宋,攻破金朝,而後進入西藏,攻克大理,南宋被蒙古四面合圍。成吉思汗的子孫用這支蒙古鐵騎打算撬開堅持了三百多年的宋朝。
然而意外發生了,大汗蒙哥在釣魚臺之戰中,意外身亡,蒙哥死後在眾人的推舉下,忽必烈繼位,繼位後,忽必烈建立元朝,定都北京。大舉進攻南宋,南宋小皇帝在崖山的戰船上跳海殉國。
但是時間匆匆百年不到,這個盛極一時,近乎無敵的國家,便迅速由急盛轉向急衰,這段堪稱人類發展史上的一段傳奇,最終成為了草原之上的一顆璀璨恆星!而我們只能在歷史的記憶中以及那些流傳下來的文物中,感受到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以及那隻翱翔於天空之上的雄鷹——成吉思汗!
成敗英雄,都只在後人的評說之間。
但蒙古鐵騎,這隻在歷史長河中表現非凡的軍隊,在同一時期,幾乎沒有對手。這與其所處的時代,科技的應用,制度的建立上都有莫大的聯絡。而幾次西征,也讓蒙古人成為了世界上最飽受爭議的民族之一,他們的血腥征服,使歐洲中亞地區的人口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使得諸多民族文化淪為了歷史塵埃。
但是也有許多人認為蒙古人給歐洲帶去了先進的科技,為整個歐洲的復興,帶來了火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