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桅杆
在解放戰爭五大野戰軍中,四野的戰鬥力無疑是最強悍的。應該說,這支百萬雄師強悍的戰鬥力,主要是由林彪一手調教出來的。其實,林總培養部隊的戰鬥力,說起來並不複雜:就是從作風、戰術和指揮三個方面著手。今天就來說一說林彪治軍三策。
首先是作風。
1947年2月11日,林總在民主聯軍北滿部隊師以上幹部會議上說:“作風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但它卻是個客觀在在,有了作風,就解決了很多問題。培養作風是部隊的一個重要問題。”從林總的多次講話中,可以歸納出部隊的作風主要包括不怕苦、敢打敢拼、堅決執行命令、主動協同等方面。
所謂不怕苦:林總將其概括為不怕困難、不怕疲勞、不怕撲空、不怕遭受挫折。在長征路上,林總曾經反對走“弓背路”,後來理解了敵強我弱形勢下走路的重要性。在東北期間,林總多次強調“不要怕疲勞而累死人……要忍一口氣,咬緊牙關趕路,怕吃苦,怕走路,反而會犧牲更大。”
在林總的訓導下,四野部隊普遍不怕苦、能趕路。在遼瀋戰役期間,6縱為了堵住廖耀湘兵團的退路,1天2夜強行軍竟達250多華里,並且一遇到敵人就堅決開打。在向東總報告時,除了報告敵情我情並決心堅決堵住敵人外,沒有一句叫苦的話。然後,面對敵人5個軍企圖奪路而逃的瘋狂進攻,又激戰1天1夜,成功堵死廖耀湘兵團退回瀋陽之路,為全殲廖兵團立下頭功。這是四野部隊不怕苦的典範。
所謂敢打敢拼:林總一直強調“沒有勇敢就談不上戰術”。焦家嶺戰鬥後,林總在批評6縱16師打仗不講戰術之後,又多次表揚他們“連打七次衝鋒,這是光榮的,就是打不下來,也鍛鍊了部隊”,認為“一切戰術中最重要的就是死打,堅決的犧牲才能換得更少的犧牲”。強調在戰役戰鬥佈置好了之後,就要“硬幹下去”,就要打“硬拼仗”、“拼命仗”。在林總眼裡,敢於刺刀見紅的部隊才是過硬的部隊。
所謂堅決執行命令:在大兵團作戰條件下,必須嚴格紀律,嚴格遵守行動時間,確保整個戰役戰鬥行動一盤棋。強調不能再有遊擊作風,尤其在進軍東北的初期,很多部隊剛剛經歷了8年敵後游擊戰,遊擊作風濃。這個時候強調堅決執行命令,為部隊走向大兵團、正規化作戰,顯得尤其重要。否則,大兵團作戰就無法展開,整個戰局就會搞亂。
所謂主動協同:林總非常注重各部隊之間的團結和協同。強調友鄰部隊之間,如果發現情況,就應機動配合。槍炮聲就是命令,只要不妨礙自己的任務,部隊就主動地向槍炮聲方向前進,主動協同友鄰部隊作戰。四野部隊有個特點:在爭主攻任務或打掃戰場時,經常爭得不可開交,但在戰場從來都是主動配合和協同,毫不含糊。
其次是戰術。
林總將戰術與作風的關係歸納為:準備階段不莽撞(講戰術),戰鬥階段要硬拼(講作風)。在東北戰場的戰鬥實踐中,林總總結出了東野著名的六大戰術原則:“一點兩面”、“三三制”、“三猛戰術”、“三種情況三種打法”、“四快一慢”、“四組一隊”。這些戰術原則,是從最基層單位開始,以班為基礎,再拓展到排、連、營、團、師,直到大兵團作戰。
林總把高深的軍事理論和戰術要領,用通俗的語言表達出來,讓不識字的普通官兵和翻身農民一聽就懂、就能記住、就能理解、就會運用。例如“三三制”,就是班級進攻行動的組織形式:1個班要分成3-4個戰鬥小組,每個戰鬥小組3-4人,在班長的指揮下,根據敵情和地形,散開一定的距離進行作戰。目的是發揮作戰效能,減少部隊傷亡。再如“一點兩面”,是強調進攻戰鬥要有多個攻擊點,但優勢兵力要集中在主攻點上,並張開兩面(也可以三面四面)實施包圍,力求全殲敵人。“一點兩面”從班級進攻到大兵團作戰都可適用。
這六大戰術原則,從提升部隊最基本作戰單元的戰術水平入手,涵蓋到戰鬥、戰役到戰略的各個層面。例如攻打錦州:一點,是由2、3縱並加強6縱17師和炮兵主力作為主攻方向;兩面,一是7、9縱作輔助攻擊,二是8縱作牽制性攻擊。又如攻打天津:一點,是38、39軍並加強43軍128師和炮兵主力作為主攻方向;兩面,一是44、45軍作輔助攻擊,二是46軍加49軍145師作牽制性攻擊。從戰鬥到戰役層面,靈活掌握,運用自如。
林總惜言如金,但在戰術問題上是個地地道道的“婆婆嘴”,大會講、小會講,談話講、電報講,是一有機會就講,還結合戰例計,尤其是失敗的戰例講。從而使四野整體的戰術水平都得以提升,而不僅僅只是培養幾個尖子部隊。因此,四野部隊基本上沒有弱旅,任何一支部隊只要逮住機會,都非常能打。例如5、12縱(後來的42、49軍)是東野最晚成立的2個縱隊,前者在平津戰役的豐臺戰鬥和抗美援朝的黃草嶺戰鬥中,均打出威名;後者的146師2個團在青樹坪遭桂軍3個主力師伏擊,在地形和兵力處於絕對劣勢下,居然在激戰2天多之後,成建制撤出戰鬥。
第三是指揮。
部隊的作風硬、戰術高,這只是具備了打勝仗的基礎條件,還需要一個重要條件:就是部隊的指揮能力。
在林總軍事生涯的各個階段,非常注重培養下級指揮員的指揮能力。1936年12月,楊成武擔任紅1師師長。由於長期從事政工,楊成武擔心當不好師長,要求上級重新考慮。時任紅大校長的林總與楊成武有一次長談,從9個方面談了如何當好一名師長。這次談話由楊成武整理出來,成為著名的《怎樣當好一個師長》一文。這篇文章在今天看來,不僅對當師長、對擔任其他任何職務,仍有現實指導意義。
進軍東北後,由於部隊發展很快,林總更加關注各級指揮員的指揮能力。透過辦培訓班以及會議、談話等形式,培養和鍛鍊各級指揮員。作戰中,林總在要求下級指揮員堅決執行命令的同時,更強調“在臨時情況變化時,在不妨礙整個上級意圖時,應當機斷專行,去靈活處理情況。這就是執行命令的堅決性與具體情況下的靈活性結合起來”。同時,林總把機斷專行分為有兩種情況:積極的機斷專行與消極的機斷專行。他最希望的是積極的機斷專行,即在殲滅敵人這個總意圖下,在不妨礙整個部隊的作戰協同時,鼓勵下級指揮員機斷專行,根據戰場形勢靈活處置。
林總自己愛思考,也經常“機斷專行”。所以他比較喜歡愛動腦筋、有個性的指揮員,不喜歡那種只會服從命令的幹部。因此,在東野逐漸形成了這樣一種機制:一些相對平穩的軍事幹部逐步轉到後方甚至地方,一些資歷不高但有思想、有個性的指揮員走上前臺,如韓先楚、鄧華、鍾偉、黃永勝、丁盛、梁興初等。
1962年11月14日,54軍軍長丁盛(左二)與韋統泰(右二)及其他指戰員親赴航堆以南地區視察陣地
林總打仗計算非常縝密,但對下級並不包辦代替:明確各部隊的任務,但對具體如何執行任務,則充分發揮下級的主觀能動性,由各級指揮員根據現場情況自主計劃和實施。林總規定:每戰之後,各級指揮員都必須進行戰役或戰鬥總結,並督促甚嚴。因此,各級指揮員透過實戰和總結,每打一仗,指揮能力前進一步。
這樣日積月累,四野各級指揮員的指揮能力都顯著進步,並且 “機斷專行”能力也相當出色。例如衡寶戰役中,45軍135師為趕時間,關閉電臺急行軍,未接到四野總部停止前進的命令,直接闖入白崇禧集團的防禦縱深,遭桂系5個師的猛烈圍攻。135師師長丁盛在極險惡的情況下,異常冷靜,機智靈活,該打時打、不該打時不打,把白崇禧的防禦體系衝了個七零八落。林總也立馬抓住這隻過河的“卒子”,來了個“中心開花”,迅速調動兵力四面合圍。結果,桂系主力不僅沒有吃掉135師,反被135師截斷西撤之路,為衡寶戰役勝利立下了首功。
更經典的戰例,是抗美援朝戰爭的第一次戰役:由於戰局急轉,志司指揮機構尚未建立,在沒有戰役計劃的情況下,首批入朝的志願軍(全是四野部隊)根據戰場形勢,主動發起戰鬥。尤其是40軍118師,師長鄧嶽“機斷專行”,在10月24日晚提前宿營並佈置戰場,在25日上午打了一個漂亮的伏擊戰。因為此戰,10月25日被確定為抗美援朝紀念日。
這兩個戰例,充分體現了四野部隊作風硬、戰術高、指揮強的特點。對四野的戰鬥力,數個戰場敵手都有過很高的評價。在東北戰場,杜聿明兵敗遼瀋後曾說“東北敵軍的戰略戰術、武器裝備及戰力遠遠超過關內敵軍”。在朝戰中,麥克阿瑟說“他們(志願軍)是很危險的敵人,總是插入我們縱深發起攻擊”;李奇微說的“中國人在夜間進攻特別神秘莫測,不可思議,中國部隊很有效地隱蔽自己的行動”等。
【深耕戰爭史,弘揚正能量,歡迎投稿,私信必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