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明朝末年的抗清民族英雄,大家的答案裡,肯定會有國姓爺鄭成功。鄭成功將軍在東南沿海堅持抗清鬥爭十餘年,始終不曾向清朝屈服。
而在當時的西南地區,同樣有一位堅持抗清到底的民族英雄—李定國。李定國與鄭成功兩位將軍堪稱是南明後期的東西兩根擎天大柱。
時至今日,李定國將軍依舊被雲南人民所銘記。本文之中,筆者就將向您介紹李定國將軍一生的英雄事蹟。
1621年,明朝正逐漸陷入內憂外患的窘迫境地之中。也就是在這一年,李定國出生了。李定國是個窮人家的孩子。而且當時又是明朝的後期。
在那個年代,天災人禍接踵而至。李定國的父母不得不像許多的貧苦百姓一樣,背井離鄉,四處流浪乞討。但是悲劇還是發生了。夫妻二人最後因為飢餓離世。李定國小小年紀,就淪為了一個孤兒。
這個時候,年僅10歲的李定國遇上了一個改變了他一生的人—明末起義軍領袖之一的張獻忠。張獻忠見這個孩子孤苦伶仃,十分憐憫,於是就將他收做義子,對他視若己出。自此,李定國就留在了張獻忠的身邊。待他年長以後,他便開始跟隨義父張獻忠南征北戰。
後來,張獻忠準備攻打明軍重鎮襄陽。正在前線的兵部尚書楊嗣昌得知了這個訊息,急忙派使者傳令,去通知襄陽守軍早早做好準備。結果,楊嗣昌的使者被張獻忠俘虜了。
張獻忠將計就計,吩咐李定國帶人假扮成使者一行,進入襄陽城。襄陽守軍查驗了相關的證件,沒發現問題,就讓他們進城了。晚上,李定國一行在城內開始放火,襄陽城中一片大亂。張獻忠起義軍趁機進攻,一舉攻佔襄陽城。自此,張獻忠的事業越做越大。
1644年,張獻忠在四川成都稱帝,國號大西。在此之前,李自成也已經在西安稱帝,國號大順。不久以後,大順起義軍就攻入了北京。
然而沒過多久,就發生了“衝冠一怒為紅顏”事件。吳三桂聯手關外的滿清,打敗了大順起義軍。李自成兵敗犧牲後,清軍又開始向四川的張獻忠大西起義軍進攻。張獻忠親率大軍,北上抗清。
出征之前,張獻忠深知自己此行是凶多吉少。此時,他又聽說:南明的隆武皇帝提出了拋下舊怨、聯合各路起義軍抗清的主張。張獻忠於是囑咐李定國以及另一個義子孫可望:若此行我有不測,你們就歸順大明、聯手抗清吧。
張獻忠兵敗犧牲後,兄弟幾個帶領大西起義軍南下,轉戰西南,進入雲貴地區。李定國決定遵從義父的遺言,聯明抗清。於是,李定國致書南明的永曆皇帝,表示大西軍願意歸順大明,為大明抗擊清軍。此時的南明正面臨著來自清軍的巨大壓力。永曆皇帝同意了。
從此,李定國從一位原本反對明朝的起義將領,搖身一變,成為了一員為了捍衛大明江山的忠臣勇將。李定國留在雲南,安撫百姓,同時訓練部隊,打造兵器。
1652年,清軍兵分兩路,向西南地區發起進攻。在清軍入關以前即已投降滿清的漢奸孔有德(被清朝封為定南王,封地在廣西桂林)準備攻打貴州。李定國率領明軍出擊湖南,多次擊敗清軍。隨即,明軍向廣西挺進。經過一系列戰鬥,明軍攻下了桂林的門戶嚴關。孔有德發兵來搶嚴關,被李定國擊退。孔有德於是親自率領大軍出戰明軍。
面對孔有德大軍,李定國放出了他的殺手鐧—戰象。清軍戰馬見到明軍的戰象,四散奔逃。清軍陣腳瞬間大亂。李定國下令趁機進攻,清軍大敗。明軍趁勝追擊,將桂林城團團圍住。孔有德見自己大勢已去,被迫自盡身亡。
在光復廣西全境以後,李定國又光復了衡州等湖南多個州郡。敗報傳到了北京,順治氣急敗壞,派自己的堂兄尼堪率領大軍南下。
面對來勢洶洶的清軍,李定國決定不正面對抗,而是巧用妙計:示弱。根據李定國的安排,明軍在衡州附近遭遇清軍後,詐敗後退。尼堪大喜,繼續前進,結果鑽進了明軍的包圍圈。清軍慘敗,尼堪也被明軍打死了。
李定國此番出征,先後打死了兩個清朝王爺。清軍從來沒有遭到這麼慘痛的失敗。南明軍民士氣大振。永曆皇帝重重嘉獎了李定國,封他為晉王。
但是後來,孫可望對義弟越來越嫉妒,最終竟然意圖發兵攻殺李定國。只是,他的將士們不想跟他胡來,在陣前歸順了李定國。孫可望做了漢奸—他投降了清朝。南明的虛實自此盡為清朝所知。
隨即,清軍再次大舉南下。李定國等明軍將士奮勇抗擊,但是終究不敵清軍。永曆皇帝逃亡緬甸。第二年,吳三桂帶兵威脅緬甸交出永曆皇帝,隨即將其殺害。李定國聽聞永曆皇帝遇害的訊息,悲憤交加,自此染病不起。臨終前,他還囑咐兒子和手下將士:抗清到底,永不投降!
李定國將軍匡扶大明江山的願望最終沒能實現。但是他的事蹟卻被雲南人民所銘記。清朝末年,革命黨人的宣言中,就有著這麼一句話:願吾滇人,毋忘李定國!
革命黨人以李定國將軍等抗清民族英雄為標杆,反抗清朝反動統治。民國初年,雲南都督蔡鍔將軍起兵討伐復辟帝制的袁世凱,而他的偶像正是李定國將軍。抗戰期間,雲南既是抗戰的大後方,又是中國遠征軍的基地。不曾忘記李定國將軍的雲南人民,為戰勝日本侵略者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李定國將軍作古已久,但是他的精神永存!致敬這位偉大的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