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美國人將戰火燒到了中國境內,新中國面臨著巨大威脅,在中央軍委的號召下,幾十萬人民志願軍扛起鋼槍,奔赴朝鮮,開始了保家衛國之戰。
面對天上有飛機、地上有坦克,武裝到牙齒的聯合國軍隊,勢單力薄的志願軍戰士不畏犧牲,英勇作戰,讓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付出了慘重代價。赴朝參戰的志願軍戰士,多數都是年輕人,在戰場上,他們是鋼鐵戰士,甘冒腥風血雨,打出了王師的雄風!
在戰爭間隙,志願軍戰士發揚“為人民服務”的傳統精神,與朝鮮人民共度難關,為救朝鮮落水兒童犧牲自己的羅盛教,正是優秀志願軍的代表人物。還有些志願軍戰士,與朝鮮女孩之間產生了感情,譜寫了一首愛的讚歌。
戰爭的本質
美國人以“解放朝鮮人民”的名義,擴大朝鮮戰爭,宣傳自己是正義之戰,美國國會後來頒發給麥克阿瑟的金質勳章,就有稱他為“朝鮮的捍衛者”的文字。
但800多萬朝鮮人民可不這麼認為,當聯合國軍越過三八線,踏上朝鮮人的土地的時候,朝鮮人民卻躲了起來,甚至主動站出來與他們作對,而當志願軍戰士進入朝鮮後,朝鮮人民額手稱慶,主動幫助志願軍戰士。這種現象,充分說明了誰才是正義的一方。
十九歲的志願軍戰士王應洪,應徵入伍後不久,就被派往朝鮮戰場作戰。面對窮兇極惡的敵人,王這位年輕戰士從來沒有膽怯過,衝鋒殺敵,奮勇爭先,這一切被樸素的朝鮮人民看在眼裡,他們非常疼愛這群不遠萬里前來幫助自己打退侵略者的年輕人,主動邀請志願軍戰士住進自己家中。
雖然解放軍戰士向來都有不打擾當地群眾的傳統,但由於後勤保障困難,志願軍戰士的寒冷的冬天都只穿著單薄的衣服,非戰鬥減員非常嚴重,又架不住朝鮮人民的熱情,就同意了住進他們的家裡。
志願軍戰士並沒有白白住進人家家中,一有機會,戰士們就勤勞地為朝鮮人民種植糧食,幹家務活,贏得了廣大朝鮮人民的愛戴。
接納王應洪的一家,是是對可憐的趙姓母子,趙大娘對王應洪非常疼愛,有什麼好吃的總要留給王應洪,王應洪也主動挑起了幫她們幹家務活的擔子,無論是挑水還是砍柴,王應洪總是衝在前頭,解決了這對柔弱母女的許多難題。
趙大娘的女兒名叫金聖姬,是一位美麗的朝鮮族姑娘,年紀正好與王應洪相仿,她見王應洪主動幫家裡幹活,非常感動,也經常幫王應洪洗衣服。
雖然兩人語言不通,但這並不能阻止兩人相互認識和了解的衝動,兩人幹活的時候,有時候打了照面,都情不自禁地相視一笑。
隨著兩人接觸的時間久了,總不能老是笑一笑就過去了,金聖姬開始向王應洪學習中國話,王應洪虛心地教給了她許多詞彙,幾個月之後,兩人已經能進行簡單的交流。
隨著瞭解的逐漸加深,兩人心中都產生了一些莫名的情愫,兩人都喜歡上了彼此,他們總是一起幹活,一起吃飯,甚至已經開始設想戰爭結束後的生活。
就在王應洪陷入甜蜜的熱戀中時,卻發生一件事情,讓他不得不放下心中的“雜念”,把精力放回到血腥的戰場。
原來,王應洪的班長看出兩人之間非比尋常的關係,及時制止了王應洪。當時,志願軍有明確的規定,禁止戰士們與當地群眾產生友誼之外的感情!
班長語重心長的話語,如當頭一棒,驚醒了王應洪,他知道,班長的話雖然語重心長,但其實是在給他下命令。軍令如山!作為志願軍戰士,他深知服從命令是自己的天職,他要不打折扣地執行命令。
然而,這個命令卻讓王應洪非常苦惱,人非草木,熟能無情,王應洪知道自己喜歡這位美麗的朝鮮姑娘,對方也非常喜歡自己,他煩躁,苦惱,他對這場戰爭充滿感激,因為這讓他認識了金聖姬,但他又對這場戰爭深惡痛絕,不僅是因為戰爭的殘酷和艱難,也阻止了自己與金聖姬的進一步交往。
前方戰友的犧牲,終於讓王應洪清醒過來,在此同仇敵愾的關頭,他又豈違抗命令,只是為了兒女情長,忘記了自己不遠千里來到朝鮮的初衷?
經過一番痛苦的掙扎,他決定暫時放下兒女情長,專心地打起仗來。
王應洪離開了金聖姬家,對小姑娘也突然冷淡下來,但他的內心當然是非常痛苦的。
金聖姬也知道了王應洪突然疏遠自己的原因,也知道自己不能讓王應洪分心,但對一個人的愛慕,本就是發自內心的情感,又豈能說斷就斷。金聖姬總是忍不住來找王應洪,給他送來吃的,當她聽說志願軍戰士極度缺少襪子時,又給他送來襪子。
面對金聖姬的熱情,王應洪內心生出甜蜜的感覺,卻又不得不拒絕她的好意,他將姑娘送來的東西,委託其它戰士還給金聖姬。這位善良的朝鮮姑娘,難過得哭了起來。
一邊是戰爭的殘酷,一邊是朝鮮姑娘的柔情似水,王應洪彷彿同時置身於海水與火焰中。班長看出了他的狀態,耐心勸說他,王應洪把自己想象成冷血戰士,唯一的目標是上陣殺敵。
帶血的白手帕
隨著戰爭往南推進,王應洪所在的部隊即將開赴南方,這也意味著,王應洪需要離開金聖姬所在的村子了。儘管百般不捨,但王應洪絲毫沒有猶豫,他從來沒有忘記自己身在朝鮮的原因,他也沒有忘掉“把敵人趕回三八線”的偉大號召。收到行軍命令的那一刻,王應洪立即開始收拾行李。
部隊即將行軍的訊息,也傳到了金聖姬這裡,這位姑娘非常難過,她再次來到部隊,將一塊繡有王應洪漢字文字和自己的朝鮮語名字的一條白手帕,親手交給王應洪。
她希望這塊有著特殊含義的白手帕,能一直陪伴在王應洪身邊,為他擦去臉上的汗水。
王應洪默默接過這條手帕,轉身跟上了大部隊,然後將手帕裝進自己貼胸的口袋。
戰爭非常殘酷,嘹亮的軍號響起之後,志願軍戰士如潮水般湧向敵人。這個時候,個人的情感與理想顯得如此微不足道,因為所有志願軍戰士都懷著保家衛國的理想在衝鋒,這個理想,蓋住了其它所有情感。只有實現這個理想,才可能有其它的感情。好男兒的志向,不僅在遠方,也在邊疆。
敵人也非常頑固,雙方爆發了激烈的戰鬥,戰場上血流成河,有自己人的血,也有敵人的血。不同的血型混在一起,昭示著身後國土的尊嚴。
在與敵人搏鬥中,王應洪受傷了,班長見作戰任務已經達成,決定帶戰士們突圍。敵人也追了上來,眼看即將陷入包圍的時候,王應洪站了出來,他向敵人衝了過去,以此來拖住敵人,為其它戰士贏得突圍時間。
一直在家裡等著王應洪凱旋的金對姬,卻最終沒有等到,只有班長眼淚汪汪地向她走來。
班長拿出王應洪的照片,也拿出了那塊帶血的手帕。金聖姬流下了眼淚,她已經猜到了一切。
這是著名作家路翎的紀實文學《窪地上的“戰役”》記錄的故事。1952年12月,在戰爭最艱難的時候,路翎主動要求前往朝鮮戰場,在與志願軍朝夕相處了半年之後,他懷著深情,創作了這部感人的作品。作品發表後,在志願軍戰士之間流傳甚廣,深受大家的喜愛。
你可以懷疑故事是作家杜撰出來的,但不能否認的是,15萬志願軍戰士為了保衛新生中國,倒在了異國他鄉的土地上,這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