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6月,國民黨公然撕毀停戰協定,向中原地區大舉進軍。為此,國民黨派出30多萬的軍隊,建造了6000多座碉堡。但我軍憑藉對地形的熟悉,以及將士們的不懈奮戰,國民黨始終無法達成目的。為了混淆視聽,國民黨當局多次提出“和談”請求,希望與我軍舉行“會晤談判”。
8月份,有三名勇士肩負起了這份重任,前往西安進行和談。他們分別是中原軍區幹部旅旅長張文津、旅政治部主任吳祖貽和軍區幹部毛楚雄(毛主席的侄子,時年19歲)。
只是,他們三位離去後,就再也沒有訊息傳來,這也成為一樁懸案。直到1984年,一切才終於水落石出。
1984年,尋找張文津、吳祖貽、毛楚雄三位遇難烈士的聯合調查組成立了。調查組成員們沿著當年三位烈士走過的路,尋找這樁懸案背後的真相。
為此,他們依次來到鎮安縣、柞水縣和寧陝縣三縣進入深入調查。在1946年8月,這三縣曾有國民黨軍駐紮,如果三位烈士來到此處,必定會留下蛛絲馬跡。但畢竟這麼多年過去了,線索依舊少得可憐。正當他們感到有些灰心時,村民們的報告讓他們看到了一絲曙光。
那是在1976年,寧陝縣東江口鎮的人們正在熱火朝天地幹著活。這是東江口鎮江口搬運社準備在這個河岸邊打地基建房,一切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突然,一位老農挖出了一塊頭顱骨。
人們立刻就慌了神,將這件事報告給上級部門。但是經過反覆偵查,也沒有發現周圍有失蹤的人口,就讓生產隊長丁祥祿和老農謝滿銀一起將挖出來的一堆遺骨埋到附近一個叫白家嘴的地方,那裡有3棵顯眼的核桃樹。
這個訊息讓調查組的成員激動不已,為了查清遺骸的來龍去脈,調查組在人骨的出土地東江口鎮,多次開展座談會,邀請了多位老居民和曾經的國民黨鄉保人員參加。
在連續多天的座談中,調查組終於找到了一些線索。有2 人願意提供相關情報,一位名為鄧耀俊,另一位叫石友成。
原來這位鄧耀俊,是原國民黨鄉政府的副鄉長。身為當年的副鄉長,他當年曾聽到過傳聞,新四軍的代表曾來到過此地,但是待了沒多久就慘遭毒手,被活埋在了城隍廟的背後。
石友成則對此事更加了解,據他所說,他原本是一名民團成員。1946年8月的一天,從河坪方向來了幾個穿著新四軍軍服的人,說自己是中原軍區的和談代表,應和談要求要前往西安同國民黨軍隊進行談判。
接到這訊息後,士兵立刻向上面報告。不久後,駐紮在當地的國民黨181團團長便“熱情”地走出來迎接。時近傍晚,團長還邀請幾人前往魁星樓吃飯。
幾天後,石友成聽說,前來和談的人已然啟程前往西安,心中欣喜不已,這下就不會再打仗了。他將內心的喜悅想法分享給當時的區長姜捷三,但姜捷三卻眉頭一皺說道:“和談個屁!”隨即比出了一個手勢,石友成這才知道,這幾人凶多吉少,恐怕再也到不了西安了。
在一次閒逛之中,石友成走到城隍廟後,看到了幾個突兀的小沙堆。一問才知道,原來那幾人已經被埋在這沙堆之下了。
聽完石友成這一番話,調查組眾人面色沉凝。雖然不能完全肯定,但是基本是八九不離十了。因為前往和談的隊伍只有這一支,並且在時間、地點上都能對得上號。
既然有了眉目,那接下來就要找決定性的材料了,畢竟口說無憑,真實性依然有待考證。但關於這個事件,我們並沒有直接相關的檔案,究竟該去哪裡尋找呢?
“檔案是有的。”調查組中的一位女士這樣說到。這位女士,正是三名烈士其中之一的吳祖貽的妻子蒲芸湘。蒲芸湘女士說自己曾在解放初期聽說過,在西南軍區軍事法院,曾經審判過一個胡宗南部隊的團級軍官,罪行是殺害了王震派往西安談判的三名代表。
既然如此,那麼有關此事的相關資料,一定會在這個軍官的檔案材料中有所記錄。為此,他們來到了四川進行查證。因為年代久遠,這名軍官的名字已經記不清楚了。
於是在四川省的資料庫中,調查組查閱了上千份原國民黨軍官的資料。眾人連著看了十幾天,看得雙眼痠疼,到最後的結果卻是一無所獲。好在有人支了個招,說在成都軍區軍法處,也就是當年的西南軍區軍事法院,可能有需要的檔案留存。
眾人再次啟程,前往成都軍區軍法處。在這裡等待他們的,又是上千份字數繁多的檔案。此時的他們由於舟車勞頓,再加上整日不停地查閱,已經是身心俱疲,每個人都是憑藉著一股毅力,一份對真相的渴望,和一份對烈士的尊重,堅持了下去。
終於,在資料即將看完時,他們找到了那份珍貴的歷史材料。蒲芸湘女士急忙跑了過去,顫抖著接過了檔案。翻動著,一字一句地看著那份名為韓清雅的《刑事判決書》。
書中詳細記載了韓清雅的供詞,即1946年8月,駐防在東江口的胡宗南部61師181團,秘密殺害三名和談代表的事實。這三名代表的名字分別是張文津、吳毅(吳祖貽化名)、李信生(毛楚雄化名)。至此,事實真相浮出水面,一切都水落石出。蒲芸湘女士讀完後,喜極而泣,久久不能自已。
這三名烈士,為了國家安定,為了萬千百姓,被秘密殺害,以身殉國,長眠於東江口地下。由於了無音訊,不能判斷這三人是失蹤還是壯烈犧牲,他們的家屬也因此承受了極大的壓力。
在吳祖貽烈士追授為烈屬後,蒲芸湘女士也未曾領取過哪怕一分錢的烈士子女生活費。也許在她心中,還是十分真切地希望,丈夫在某個不知名的地方活著,只是暫時無法回來罷了。
隨著時間的流逝,她才放下了心中對於丈夫生存的期盼,轉為尋找丈夫死亡的真相的那一股執念。因此拖著年邁的身軀,往返於各地,日夜操勞,翻閱各種資料。因為他的丈夫和張文津、毛楚雄一樣,都是有著卓越功勳,保護我們祖國的英雄,絕不能讓真相就這樣埋藏於土中。
從1946年到1984年,38年的苦苦等待與追尋,終於在花甲之年證明了丈夫的英勇事蹟,給了自己與眾人一個交代。
待一切都查清後,一座烈士陵園坐落於寧陝縣周家坪內,與三名烈士犧牲的東江口隔河相望,在紀念碑上鐫刻著三名烈士的名字以及他們的英勇事蹟。他們的遺骨後來被安放在了湖北的大悟縣鄂豫邊區烈士紀念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