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的成長過程中,你可能會聽到努力的優點——無論在什麼情況下“盡你最大的努力”,十分重要;或者,最後“努力總會有回報”。
儘管這是老生常談、且常常是出於善意的,但這種神聖不可侵犯的“努力”最容易誤導人,而且通常是危險的,原因很簡單:
努力只針對有價值的東西發揮價值。
這麼想想:
l 對待與自己想法不同的人,努力表現的像個莽夫,是件好事嗎?
l 你渴望努力地去吃垃圾食品嗎?
l 如果你的孩子長大以後成為一個連環殺手,你還會高興嗎?
是的,顯然不會。
得了吧!任何人都可以挑出愚蠢又極端的例子,但特例並不能反駁這一道理。99%的時候,努力還是一件很好的事!
誠然,這些例子有些極端。但是,毫無疑問地付出努力,這種愚蠢的行為比你想象的要普遍得多——當然也遠比你想象得傷害性更大。
以下,是我作為一名心理學家,在實際中[2] 蒐集的一些案例,用以例證……
在你厭惡的崗位中努力
當我遇到一名成功的律師時。經過多年的努力,他在一家大型律師事務所一步步晉升為合夥人,他把自己的事務所經營得很成功。他在經濟上非常富有,在地區的法律界享有很高的聲譽。可問題是,他討厭他的工作。
我們第一次見面是在治療的時候,他出人意料地坦白了他對自己職業的不滿。他告訴我,他出身於一個勤勤懇懇的律師世家,並投身於家族事業中。
早年間,他意識到自己有從事法律工作的本事,但他一點也不喜歡這份工作,常常覺得它令人厭惡,也提不起興趣。他總想著“離開這一切”,重新開始——這是他從法學院一年級開始就反覆出現的“想法”。
因為他十分抑鬱,他在接受治療,而且情況似乎越來越嚴重。他還開始比平時喝得更多(本就已經很多了)。雖然他的婚姻和家庭不是很美滿,他的妻子要和他離婚,最糟糕的是,他感到“有點絕望”。當他展望未來時,他所能看到的,只是在自己不喜歡的崗位上繼續工作10年,然後退休,無所事事。
他接受治療的真正原因是悲傷。他也終於醒悟,他耗費了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和精力在他不喜歡的、無意義的事情上:
l 他在事業上很成功——但他害怕每天去上班。
l 他有一棟華麗的房子——但他從未欣賞過它們,因為他一直忙於工作。
l 他受到同事、朋友的尊敬,但他與妻子、兩個孩子的關係卻很疏遠,而且時常發生爭吵。
簡而言之,他接受了這個事實,那就是他並沒有過上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用他的話更直白地說:“我恐怕是浪費了我的生命。”
聽著他的故事,我很難不認同他。
努力挽救一段不健康的關係
Amy很有魅力、很聰明,而且十分有趣。在我們第一次見面的20分鐘裡,她給我講了一些笑話,描述她和她的弟弟在農村長大時的一些惡作劇,我笑得很開心。不幸的是,她在講述故事方面的智慧和天賦隱藏了她生活中更為黑暗和痛苦的一面。
在她的成長過程中,作為長女,她的父親一直對她非常嚴厲。雖然Amy從未公開責罵過他] ,但她把父親描述為一個道德上的“監工”,不斷向她和她的弟弟灌輸一種“清教徒式”的觀點,認為家庭和努力才是最重要的。
另一方面,她的母親“膽怯而溫順”,經常提醒Amy家庭“團結與和諧”的重要性。
但從一開始就很清晰,Amy抑鬱的原因與她現在的家庭有關,尤其是她與丈夫的關係。
當Amy描述她的婚姻時,她聳了聳肩,開始說道:“噢,我不知道——我想,一開始我們是幸福的....。”她接著描述了她在大學二年級時“瘋狂地”愛上了她的丈夫,並在畢業後一個月內結了婚。但很快,她就覺得這段關係“空虛而疏遠”。她的丈夫長時間工作,當他有空閒的時間,也似乎不太有興趣和Amy在一起——他喜歡和同事打球,或者和好朋友去度假。
很快,距離和空虛演變為衝突和怨恨。Amy一直想弄明白為什麼她的丈夫對她和他們的兩個孩子那麼不感興趣。可她越努力想弄明白,越想改善,他就變得越疏遠、易怒。
在結婚10年後,Amy發現她的丈夫和一個經常與自己一起度假的好朋友,有了長達一年的婚外情。Amy極度震驚,但很快就開始試圖修復婚姻,並找到了“一線希望”。她說服丈夫嘗試婚姻治療,但他只堅持了兩次,就在第三次治療開始時怒氣衝衝地離開了。
當她在“絕望地挽救她的婚姻”時,她不知道還能做些什麼。她傾注了她每一分靈魂試圖修復與丈夫的關係,但他們的關係似乎只會進一步惡化。
Amy在描述最近與丈夫爭吵關於孩子的事時,突然哭了起來。她抽泣了幾分鐘後(這對一向冷靜的Amy來說很不尋常),告訴我:“我討厭自己有這樣的想法,但有時我在想,如果我嫁給了別人將會是什麼樣子。”
當然,我的腦海裡的聲音在說:“對啊!沒有在開玩笑!你為什麼不能呢?”但對於Amy來說,無論如何她都要努力挽救自己的婚姻,有這樣的想法是她自己“軟弱”的一個表現,她需要找到某種方法“讓她的家庭團結起來”。
我很清楚,Amy嫁給了一個十分自戀的、以自我為中心的人,而他根本不可能、也永遠不可能擁有一段健康的關係。但Amy的整個世界觀卻都是圍繞著那個神聖不可侵犯的價值觀:“為家庭賣力”和“讓家人們團結在一起”。
據我所知,她對自己的婚姻狀況持續感到焦慮、內疚和憤恨。而在此之下,在她獨自思考的寧靜時刻,她對自己的生活方式感到極度悲傷,以及面對現實儘管(或可能是因為)她多麼“努力”卻無法改變,而感到何等的無助。
為什麼努力往往適得其反
如果你仔細閱讀以下的例子,你可能會注意到貫穿其中的兩大主題,這兩大主題都會讓我們對“始終努力”這一不容置疑的道理更加懷疑:
1.機會成本
經濟學家喜歡談論機會成本,即如果你花500美元買了一部新手機,你也就放棄了花500美元與愛人共度週末、將其存入孩子的大學基金、捐給慈善機構或其他任何事情的機會。
不管你是否對經濟學感興趣,我們都應該記住這個概念,因為它既適用於心理學,也適用於金融學。
雖然努力總是有好處,但我們卻很少注意到代價。具體來說,當我們把時間、注意力、精力甚至是愛,投入到可能不會給我們帶來多少回報的事情上時,我們往往沒有考慮到我們正在放棄的事。
比如說:
l 律師將所有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本職工作中,而非投入到與妻子、孩子的關係上,也沒有去探索更有成就感的職業道路。
l Amy傾注所有的時間和精力在這段婚姻上,而非投入到另一段更健康的關係上。
請記住,這不僅僅是我們努力的投資回報率低的問題——真正的問題是:我們的努力如果錯過更高的投資回報率,就會被導向更有益的和真正有價值的方向。
這就引出了第二個原因,我們應該更加謹慎使用我們的努力……
2.價值統一
正如我們前面所提到,只有當努力與有價值的目標相一致時,努力才會有價值的。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我們最開始的假設:努力成為一個混蛋。如果最終目的沒有價值,那麼努力也不會有價值。
但更不易察覺的一點是,你很容易為“偽價值”而努力——你認為你應該重視的東西,但實際上並非如此。或者是別人看重的東西,但實際上對你並不重要。
如果你從不質疑你的努力是否與你真實的價值觀一致,你就很容易花費畢生的努力在別人的生活上——這是常常發生的真實悲劇。
舉例而言:
l 律師從家族繼承了當律師的價值觀。由於他從來沒有深刻地質疑過這種價值觀——無論這種價值觀他是否真的看重——他最終來到我的辦公室,向我吐露他認為自己浪費了生命。
l Amy繼承了無論發生什麼都要努力維持家庭的觀念。 可她從未認真地質疑過這種觀念,從未考慮過它是否與自己的慾望、需求以及對生活的期待相符合。所以她發現自己陷入了一段非常不幸福、不健康的婚姻,而且她無法從中脫離。
努力應該作用於自己…而非他人
明確地說,我很贊同努力。
但多年來,我看到了太多的例子證明盲目堅持努力可能適得其反,這讓人們很痛苦。具體來說,當人們不考慮努力的機會成本和努力所追求的價值時,努力很快就會淪為毀滅和不幸的工具。
努力的能力是一種工具。如同所有工具一樣,它可以實用也可以雞肋。
即使你沒有發現自己處於律師或Amy那樣緊張的情況下,需要付出努力的普通決定也值得思考…
l 週末把工作帶回家,是什麼如此難以放棄?這種努力對我的真正價值是什麼?我在週末如此努力的工作時,放棄了哪些價值?
l 為什麼我被迫[10] 一頭扎進其他的專案或愛好中?這真的符合我的價值觀嗎?還是隻是為了暫時分散我的注意力?
l 為什麼我要如此努力地說服別人跟隨我的信仰?我是否有考慮時間和精力的機會成本?我真的在乎改變他們的想法嗎?還是看起來像那種“實話實說”的人讓我感覺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