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豆豉
匾額上,“杜家坊”三字熠熠生輝。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杜學芬是這家老字號的第五代傳人。
豆豉的原料是黑豆,當地少有,常從崇左扶綏購來。挑豆選擇外形橢圓、顆粒飽滿的,洗淨去雜質。
水開後放豆,不蓋蓋,常翻動,煮熟即可。“太熟,水分多,發酵後雜菌多;太生,水分少,菌種長不好。”判斷生熟,杜學芬有訣竅:看,豆懸浮於水中;吃,略有甜味;吹,表皮剛破裂,就差不多了。
撈出豆子,用簸箕放在接種室接菌種一週,待豆子表皮發皺,用手一摸不燙手,制曲便成功。然後放在罈子裡,發酵兩天,之後添鹽,再發酵一週即可。
豆豉有鹹淡兩種味道,入口即化,唇齒留香。配些辣椒、蒜蓉,味道便各不相同,拌上飯,食慾都能增三成。
為了將制豆豉的技藝傳承下去,杜學芬在自己的作坊裡開闢出幾個獨立的空間,有空就向人介紹豆豉的製作,附近揚美小學的學生們也常來參觀。一罈又一罈的豆豉,沉澱著百餘年的歷史,也被寄託著未來的希望。
沙糕
老楊要露一手。
取當地“花殼”和“白殼”香糯,洗淨、晾乾,上鍋蒸。其間,揭蓋澆水一兩次,蒸透後晾涼磨粉,過篩,取細粉備用。炒熟後打粉,放置降燥“認粉打地氣”。
老楊名叫楊維,沙糕做了50年。“‘打地氣’,就是乾燥去潮。以前條件不好,得用布蓋著、避開露水,放得久,現在用抽溼機很快就能完成。”老楊解釋。
“嘭!”火苗舔著,鍋底通紅,50斤白糖衝入鍋中。“老輩傳下來的,認真瞧好嘍!”一邊往裡澆水,老楊一邊拿鍋鏟攪動。糖漿舀起,一滴一滴拉成絲時,便關火。之後再攪個把鐘頭,使其狀如奶油、半透明,漿就製成。
按一斤粉半斤糖的比例混合,用一隻木質的碾具來回壓。直到一抓成團、一碰就碎時,沙糕粉便大功告成。
“根據口味將芝麻、蓮蓉等焙香餡料分層放入沙糕,模具定型後,切成小塊包裝。”嘗一口,食而不膩、香甜酥軟,味道好極了。
梅菜
“八姑”梁彩麗,善做梅菜,是南寧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玉芥菜是梅菜的原料菜。中秋後,村裡不少人家開始播種,種得密,間隔僅一尺,結出的芥菜個頭就不會太大,兩斤半一顆為佳。“趁天氣好收,葉子不脆,不易斷。”梁彩麗說。
冬至前後15天,北風起,便到了做梅菜的時節。取一大缸,鋪一層芥菜,頭在上、葉在下,撒一層鹽。一層一層鋪,之後加水,按每100斤菜加6斤鹽的比例,直到把容量250斤的缸填滿。
一週後,菜心由白開始發黃,就拿到太陽底下曬。芥菜正面曬一天,反面曬一天,扒開菜心曬一天,然後拿回去醃第二次。
二醃二曬,與頭次相比,有3處不同:撒鹽不是一層一層撒,而是掰開菜心撒;撒鹽之後不加水;醃製時間為10天。
三醃三曬,與第二次相比,僅是醃製時間長,醃半個月。
最後封缸,層層撒鹽,要在芥菜最上層多放半指厚的鹽,比例大概是每100斤菜15斤鹽。
“如此這般,可存一年。”
待到開壇,色澤金黃,芳香四溢。如同森林裡一叢叢野花盛開,漫步壇間,令人神清氣爽,悠遠輕鬆。
聞著香,吃著更香。一綹一綹的,清甜爽口,不寒不燥,不溼不熱,有嚼勁。放點花生油、醬油,很下飯。當然也能搭配蒸肉、蒸魚。
《 人民日報 》( 2021年10月05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