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無疑是一個很好的伴侶,但就像任何其他動物一樣,它們有不同的品種、個性和外觀。 如果您打算領養或擁有一隻貓,您應該瞭解它們的每一種品質,以便能夠區分出適合您的貓型別。 這是我們對世界上最可愛的貓品種的發現!
貓的變化取決於它的品種,你會透過它的特徵和外表認出它們,瞭解一些看起來可愛和吸引人的貓。
1-孟加拉貓
孟加拉豹貓,起源於美國,身體具有金色的底色及黑色的斑紋,體重約5.5~9公斤,骨架結實、身體強壯,皮毛短。該品種貓獨立性強,性情多變,有時表現出野性的一面,捕獵能力比其他品種的貓強。
孟加拉貓的繁殖初期相當繁瑣複雜,所以數量並不是很多,且因為該品種獨特的斑紋及氣息,以及具有亞洲豹貓的血統,令人對孟加拉貓相當好奇且有致命的吸引力。孟加拉貓是目前貓種中唯一具有野生貓科動物血統的品種,目前在美國加州地區有人在繁育孟加拉貓。英國曾為保護野生動物禁止繁育該貓種,但禁令在2007年取消。
在1963年,一位加里福尼亞育種專家珍·米爾(Jean Mill)買了一隻雄性印度孟加拉灣附近的南亞野生豹貓。這隻豹貓長著黑色空心的斑點,擅長游泳和捕魚。珍·米爾用這隻豹貓與銀黑色埃及貓雜交,就培育出了“孟加拉豹貓”這個新品種。該品種具有豹貓的體態與毛色和家貓的性格。 第二代(F2)由第一代(F1)中的雌性與上一代的雄性回交產生。培育計劃在她丈夫去世後一度中斷。直到1972年她從加州大學的基因學專家Willard Centerwall博士那裡接手了八隻雌性雜交種,它們是由Willard Centerwall博士在研究貓科白血病(FeLV)過程中,將豹貓與短毛家貓雜交。
2-曼切堪貓
1940年以來,世界各地已有發現多次短腿貓紀錄。1944年,英國獸醫 H. E. William Jones 的報告中,描述四代有短腿現象的貓,其中包括一隻八歲半黑色母貓,擁有相當健康的紀錄,紀錄中指出這隻母貓的後代皆有相似的外觀,且動作敏捷,除了腿的長度以外,其他部分都與貓一般相似,但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這些貓似乎消失了,直到1956年的俄羅斯和1970年代的美國發現陸續發現短腿貓。
1983年,路易斯安那州的雷維爾(Rayville),一位音樂老師 Sandra Hochenedel,在小貨車底下發現兩隻短腿的貓。Hochenedel 將貓帶回家後,發現兩隻貓都懷孕了,且腿的長度極短。她收留一隻黑色的貓取名為黑莓(Blackberry),黑莓產下短腿的小貓。黑莓的小貓中,Hochenedel 將其中一隻名為 Tolouse 的公貓,送給她位於路易斯安那州門羅(Monroe)的 Kay LaFrance。
LaFrance 讓未結紮的公貓 Tolouse 可以自由進出家門及屋外,因此在路易斯安那州門羅住家附近出現了野生的曼切堪短腿貓。它們顯然可以跟長腿貓正常繁殖交配,成為一個繁殖生育計劃的種公並在北美建立起曼切堪此品種。
Hochenedel 與 LaFrance 聯絡了位於美國的國際育貓協會(TICA)的基因委員會主席 Solveig Pflueger 博士。研究確定指出短腿現象是由顯性基因的突變影響腿長,擁有這種基因的貓則會出現短腿特徵。
國際育貓協會將 Munchkin 描述為“外向、聰明且反應、應對良好”。因矮短的身材,性格好奇好動、敏捷快速、奔跑等動作,雙腿短並未影響奔跑和跳躍能力。
體型中等,母貓比公貓與體形中等稍胖,公貓比母貓重通常約4至8磅。後腿比前腿長,毛長分為短毛曼切堪及長毛曼切堪。
2014年,來自加利福尼亞州納帕市的曼切堪短腿貓 Pixel 得到吉尼斯世界紀錄的官方認證,身高僅為13公分。
因短腿基因是顯性基因的緣故,曼切堪貓父母生下的小貓:66.6%會是標準短腿貓,33.3%會是非標準長腿貓。
3-美國卷耳貓
美國卷耳貓(American curl)是家貓品種之一。體重3-5千克, 以耳朵向上捲曲為特徵,被毛細膩如絲質般光滑,身體纖細且勻稱,該品種的貓是由於貓的遺傳基因發生了變異而產生的卷耳特徵。
美國卷耳貓起源於美國加里福尼亞州,加里福尼亞州的RUGA家於1981年收養了1只卷耳流浪貓,而後由南茜對該種貓進行培育,1985年被TICA認可,該品種的貓目前為稀有品種。美國卷耳貓性情溫柔,與主人關係密切,好運動,能與其它的狗、貓小動物生活在一起。2—3歲性成熟,由於該品種稀有,可以與正常耳的貓交配,生出的貓可能是卷耳貓也可能是正常耳貓,幼貓出生後的第4天耳軟骨開始捲曲硬化,3-4 個月後定型。
4-緬因貓
在十七世紀到十八世紀間,很多家貓隨著主人從歐洲移民到美洲的新英格蘭居住,它們在那裡都面臨非常嚴寒的冬天,也只有最強壯與最能夠適應的貓種能夠存活下來。在年復一年不斷的物競天擇(和品種改良剛好相反)的情況下,緬因貓演化出巨大且結實的體型,和有如毛毯般能抗水並且蓬鬆的毛髮。
緬因貓種以及種名的起源說法有好幾種,通常都是誇張的故事;其中一個故事是說:曾經有一隻貓跑到了緬因州的野外,結果跟一隻浣熊發生跨種交配,於是就生下一堆具有今天緬因貓特性的後代。當然故事以違反生物學為依歸以致於完全不可信,不過緬因貓的英文名稱後面的字根有個“COON”,與浣熊“RACCOON”有相同之處;二來是緬因貓的尾巴粗大程度和尾巴上的毛髮斑紋與浣熊幾乎無二,使得以前的人們開始相信前述故事有一定的可信度。另一種說法緣起於緬因貓是由一位名為庫恩(Coon)的船長帶到緬因(Maine)州的。這個船長的託付者就是窮奢極侈的瑪麗·安託瓦內特皇后,她原本打算從法國逃亡到美國去,不過顯然法國大革命的腳步比她逃亡的速度快很多。
不管怎麼說,大部分育種者的看法是緬因貓是經由原本在地的北美短毛貓與跨海而來的長毛貓種結合交配而來,也許是新英格蘭水手將長毛種的土耳其安哥拉貓引進新世界,或者是維京人將老家也是長毛種的挪威森林貓帶進北美(引進的原因在於古代海上航行的日子無聊枯燥多過浪漫,再者於登陸後可以做為貿易專案之一)。總之緬因貓的外觀不是與挪威森林貓相似就是與西伯利亞貓幾乎一樣,這個要歸因於生物學上的趨同演化;不同的生物種藉由環境的相似性演化出類似甚至是相同的的生物特徵。(緬因州、挪威、以及西伯利亞在緯度上的幅員上略有差異。在氣候上,例如溼度,平均年均溫,甚至年雨量,亦略有所差異,然而最相似處就是冬季;在嚴寒的環境下哺乳類必須演化出蓬鬆濃密的毛髮來隔絕低溫,並且將體積巨大化以增加脂肪的附著比例以增加在低溫下的生存能力。)
緬因貓是巨大而且精力充沛的貓種,公貓有時重達將近12公斤或者25磅重;平均至少也有6~9公斤(13~20磅)重,母貓則重達7~11磅。公貓體長可以增長到接近一米的程度;2006年有一隻公緬因貓破紀錄長到122公分。一般貓種在一歲就算成貓,體型也就趨於穩定,而成長到全尺寸的緬因貓要花四年到五年的時間才能完成這個過程。
5-暹羅貓
所謂“暹羅貓”西方一般是指在一篇名叫《貓之詩》("Tamra Maew")的手稿裡描寫的幾種來自暹羅的貓品種之一。這篇詩篇估計是在十八世紀寫成的。
關於暹羅貓第一次到達亞洲以外的地方,大多數認為是1884年英國駐泰國曼谷領事(1847-1916),從曼谷將一對飼養的暹羅貓Pho和Mia帶回英國送給他的姊妹Lilian Jane Veley(之後Veley在1901年也成為了暹羅貓會的創辦人之一)。然而翻閱紀錄,美國總統萊斯福·凱斯在1878年就收到從曼谷的美國領事館送來的一隻暹羅貓作為禮物。這是第一次有歷史記載暹羅貓離開亞洲,比登陸英國還要早了六年,只不過沒有繁殖下去而已。
1885年 Pho 和Mia 誕下了三隻小暹羅貓Duen Ngai,Kalohom 和 Khromata。三隻小貓和它們的父母在同年參加於倫敦水晶宮舉辦的貓展。暹羅貓獨特的姿態和舉止都帶給與會者深刻的印象。不幸地,三隻小貓在參展後不久便死了,死因卻沒有任何的紀錄。
暹羅貓(英語:Siamese cat)是很早被承認的東方短毛貓品種之一。這個品種的由來尚未確定,相信是來自東南亞。據稱是源自暹羅(今泰國)寺廟裡飼養的貓。
在泰國裡被稱Wichien-maat(วิเชียรมาศ),即“月亮鑽石”的意思。在二十世紀開始暹羅貓已成為歐美受歡迎的貓品種之一。
6-西伯利亞貓
貓西伯利亞貓在哈里森·威爾 (Harrison Weir) 於 1892 年的一本書中首次提到,他組織並撰寫了一些英格蘭最早的貓展。
萊登霍爾市場的卡斯坦先生給我看了一隻西伯利亞貓;這個品種對我來說是全新的。它是一隻灰藍色的小母貓,身體和腿都很短;頭部小而圓,耳朵中等大小。眼睛的虹膜呈深金色,與毛皮的藍色形成對比,使它們看起來更加明亮;尾巴短而粗,在基部很短,突然指向尖端。它的本性特別膽小和狂野,難以接近;但是,正如 Castang 先生所觀察到的,這種膽怯可能是“因為它不懂我們的語言,也不知道它什麼時候被召喚或說話”。我認為與一些英國品種雜交會成為一隻有價值的貓。
— 哈里森·威爾,《我們的貓和關於它們的一切》,1892 年版
西伯利亞貓於 1990 年首次抵達美國。儘管越來越受歡迎,但從俄羅斯進口這些貓的費用使該品種在歐洲以外相對稀有。
在俄羅斯貓的幻想中,每個貓俱樂部都設計了自己的貓標準。當第一批西伯利亞人抵達時,這一事實在美國和其他國家引起了很大的混亂,許多人看起來彼此完全不同,這取決於他們來自俄羅斯的哪個地區。最早的書面西伯利亞標準之一於 1987 年由聖彼得堡的 Kotofei 貓俱樂部公佈。
7-布偶貓
1960年代一隻名叫約瑟芬(Josephine)的家貓(可能是波斯貓或者土耳其安哥拉貓)與一隻不知名的伯曼貓(或緬甸貓)產下了幾對幼崽,這就是世界上第一批布偶貓。安·貝克從原主人手裡買下了幾隻幼崽並加以培育,形成了現在布偶貓。
該品種經過多年的選擇性培育,以獲得理想的特徵,如體型大、舉止溫和、顏色尖尖,以及被拾起時容易軟弱無力。
在這些早期的幼崽中,出生了一隻全黑的緬甸雄性黑貓,和一隻長著白腳的海豹爸爸沃巴克。爸爸沃巴克斯(Warbucks)生了創始的雙色女性Fugianna,而布萊克(Blackie)生了蕎麥(Buckwheat),一種深棕色/黑色緬甸式的女性。Fugianna和蕎麥都是約瑟芬的女兒。所有的布偶貓都是貝克的貓的後代透過爹地Warbucks和Fugianna和Buckwheat的交配。
貝克以一種不尋常的舉動,拒絕了傳統的養貓協會。 她為Ragdoll這個商標註冊了商標,並在1971年左右建立了自己的註冊機構-國際Ragdoll貓協會(IRCA),並對想要以該名稱繁殖或出售貓的任何人實施了嚴格的標準。布偶貓也不允許被其他品種協會註冊。如今,IRCA仍然存在,但規模很小,尤其是自貝克於1997年去世以來。IRCA貓在任何主要的貓品種組織或貓展中都沒有得到認可。
1975年,由夫妻團隊Denny和Laura Dayton領導的小組與IRCA並列,目的是獲得Ragdoll的主流認可。 從一對育種的IRCA貓開始,該小組最終制定了Ragdoll標準,該標準目前已被CFA和FIFe等主要貓登記處接受。
在1960年代初,布偶貓在美國傳播的過程中或之後,一對布偶貓被出口到了英國。 緊隨其後的是另外八隻貓,以在英國完全建立該品種,並在英國得到了貓花梢理事會的認可。
1994年,由於越來越嚴格的育種限制,第二個小組決定離開IRCA併成立自己的小組。 該小組後來建立了Ragamuffin(cat)品種。 由於貝克擁有名稱“ Ragdoll”的權利,因此直到2005年,“ Ragdoll”的商標沒有續簽之前,沒有分支機構可以合法地將其貓叫“ Ragdolls”。
最大的國際布偶品種俱樂部是國際布偶俱樂部(RFCI)。
布偶貓(Ragdoll)是家貓的一個品種,擁有柔軟而修長的毛,需要經常梳理、清洗以防止打結。這個品種由美國人安·貝克(Ann Baker)在1960年代培育出來,因性子溫順、抱起來就好像柔軟的布偶一般而得名。它在原產地美國和英國頗為常見,因為溫順且特別粘人而又在當地得名dog-like cats(狗一樣的貓)、Puppy cats或puppy-like cats(小狗一樣的貓)。
暹羅貓和布偶貓的出生存活率在各種家貓裡面是最低的,壽命在15-25年之間。40%的布偶貓都是近親交配的產物。
8-土耳其安哥拉貓
像所有家貓一樣,土耳其安哥拉貓是非洲野貓(Felis silvestris lybica)的後裔。他們的祖先是最早在新月沃地馴化的貓之一。
早在 16 世紀末,長毛貓就從小亞細亞、波斯和俄羅斯傳入英國和法國。到 17 世紀,土耳其安哥拉在歐洲被公認為獨特的品種。 然而,安哥拉人和波斯人之間有很強的聯絡。查爾斯·卡頓 (Charles Catton) 在 1788 年出版的《從大自然中提取並雕刻在 Aqua-tinta 中的動物》一書中,將“波斯貓”和“安哥拉貓”作為同一品種的替代名稱。
波斯貓是由英國和美國的貓飼養者從土耳其安哥拉貓的突變中發展而來的。 1903 年,F. Simpson 在 The Book of the Cat 中寫道:
“在將所有長毛貓歸類為波斯貓時,我可能是錯誤的,但安哥拉貓和波斯貓之間的區別,顯然幾乎沒有任何區別,性質如此之好,如果我忽略通常稱為安哥拉貓的那類貓,我必須被原諒,這似乎逐漸從我們中間消失了。當然,在我們的大型展會上,安哥拉沒有特別的分類,並且在回應動物愛好者的許多詢問時,我一直無法獲得關於兩者區別的確切資訊一隻波斯貓和一隻安哥拉貓。”
20 世紀的安哥拉貓被用於改進波斯貓的被毛,但其種類一直與波斯貓不同——尤其是在過去幾十年中,越來越扁平的表演貓波斯貓得到了發展。
在 20 世紀初,阿塔圖爾克林場和動物園開始了一項保護和儲存純白色安哥拉貓的繁殖計劃。 動物園特別珍視奇眼標本。然而,只根據顏色選擇貓——沒有應用其他標準。
土耳其安哥拉貓於 1963 年被帶到加拿大,1973 年被貓愛好者協會接受為冠軍純種品種。 然而,直到 1978 年,只有白色的安哥拉被認可。今天,所有北美登記處都接受多種顏色和圖案的土耳其安哥拉犬。雖然它們的數量仍然相對較少,但基因庫正在不斷增長。
土耳其的飼養員認為,這種貓的自然品種的細骨版本不能代表真正的土耳其貓,後者更強壯。美國“土耳其”安哥拉人只有極少的原始阿塔圖爾克林場和動物園 DNA 的殘餘,而且只是“紙上的純種”。
9-俄羅斯藍貓
相異於許多現代的貓種,俄羅斯藍貓是一種純天然生成、未經人工育種的貓種,相信起源於俄羅斯阿爾漢格爾斯克港(意譯為“天使長港”) 。在1860年代俄羅斯藍貓就被帝俄水手由該港帶到北歐及英國,在1875年才在英格蘭的水晶宮第一次登記為阿克漢格貓。直到1912年俄羅斯藍貓在與其他品種藍貓(例如英國藍貓、法國沙特爾貓、及泰國科拉特貓)的相較下,才被給予正式的等級區別。
最初一直到二戰之後在俄羅斯與斯堪的納維亞地區之外才有其他地區開始培育俄羅斯藍貓;由於二戰期間交通中斷,造成純種藍貓血緣狹窄化,所以有一些培育者開始進行俄羅斯藍貓與暹羅貓的混種交配。儘管這個混種貓在二戰前已經存在於美國,不過也要到戰後由培育者培育成今天在美國境內所謂的“現代版”的俄羅斯藍貓。
基於俄羅斯藍貓優異的基因特性,使其常被用作培育出新的貓種,例如哈瓦那棕貓(得名自其毛色接近哈瓦那雪茄,具有暹邏貓的血統)或是調整現存貓種的基因,例如尼伯龍貓(其名源自於德國著名中世紀史詩尼伯龍根之歌)。俄羅斯藍貓的血統經常在灰藍色相間短毛的貓種上存在。
在1970年代早期,一位名為瑪維斯瓊斯的澳洲籍育貓人士藉由俄羅斯藍貓與本土的白貓培育出一種全白的俄羅斯藍貓(被稱為“俄國白貓”。到了70年代晚期,俄國白貓以及俄國黑貓被澳洲的愛貓者認同為俄國貓種之一。不過就算是於澳洲、南非及英國的國際寵貓協會認同俄國白貓與俄國黑貓為俄羅斯藍貓過渡性的貓種,美國愛貓者協會 (CFA) 本身拒絕承認這變種的俄羅斯藍貓。
俄羅斯藍貓的平均預期壽命約15-20歲,最多甚至活25年,並鮮少有健康上的問題,因為他們往往沒有遺傳基因上的問題,較不容易生病。俄羅斯藍貓是一箇中等體型的貓,生長完全的平均重量約3.5至7千克(7.7至15.4磅)。公貓通常會比母貓大。他們的妊娠期約65天。
10-北美洲短毛貓
1985 年春天,卡羅爾·安·布魯爾 (Carol Ann Brewer) 在華盛頓貝克山附近購買了一隻獨特的公貓,身上有斑點,尾巴短,爪子多。 1986 年 1 月,她救了另一隻名叫 Keba 的雄性貓,它很大,有一條短尾巴,據報道是一隻山貓的後代。 雖然這隻貓餓了,但它仍然重 17 磅,而且高得夠到布魯爾的膝蓋。在她得到這隻大公貓後不久,它就與隔壁鄰居的棕色斑點母貓交配。 1986 年 4 月,一窩從這次交配中誕生。布魯爾最終養了一隻母貓,取名為“小精靈”,一年後開始了以小精靈為基礎貓的繁殖計劃。
在接下來的幾年裡,布魯爾在她的計劃中引入了 23 只來自附近 Cascade 範圍的貓,她認為這些貓是山貓和家貓自然交配而生的。她創造了“傳奇貓”一詞來指代此類貓,此後在美國註冊了一個商標,以限制該術語來描述她的育種計劃中使用的允許異交。 [5]與此同時,美國的其他飼養員正在研究看起來很野的穀倉貓,並與布魯爾合作建立廣泛的遺傳基礎,併為今天的小精靈打下基礎。
在布魯爾的帶領下,他們成功地在國際貓協會 (TICA) 和美國貓愛好者協會 (ACFA) 註冊了他們的新品種。 Pixie-bob 於 1993 年被 TICA 納入“展覽”類別,1996 年晉升為“新品種和顏色”,最終於 1998 年獲得冠軍地位。品種”,定義為“透過從特定地理區域的天然種群中選擇表型相似的個體而確定的新品種”,但現在被歸類為已建立的品種。
Pixie-bob 是一種完全家養的貓品種,經過挑選和培育,類似於北美山貓。
小精靈可能很大,但平均達到 11 磅(5 公斤)左右,與體型較大的家貓相似,只有很少的飼養員能生產出始終如一的大型貓科動物。它們通常是大骨頭和巨大的。大多數情況下,雄性比雌性大幾倍。家貓的平均體重約為 8 磅(4 公斤)。 Pixie-bobs 可以生長 4 年,而不是像大多數家貓一樣生長 1 年。
大多數小精靈的爪子底部有黑色皮毛和面板,耳朵尖,耳毛濃密,嘴唇黑色,眼睛周圍有白色皮毛,但眼睛面板是黑色的。他們的口吻很大,有圓形的鬍鬚墊和紅色的鼻子皮革。他們的下巴有白色的皮毛,但在白色的皮毛下通常有黑色的面板。他們的一些鬍鬚從黑色(根部 - 約 25%)變為白色(到尖端 - 約 75% 的鬍鬚)。類似山貓的毛皮圖案,但經常混有紅色調。大多數是短毛,但也有一些是長毛。眉毛應該很重,眼睛應該是三角形的。小貓的眼睛是藍色的,幾個月大時變成綠色或金色。當腿伸展時,尾巴的大小可以從 2 英寸(約 5 釐米)到飛節長度不等。 頭部呈梨形。頭部被認為是最重要的特徵。
目前尚不清楚小精靈與其他抑制尾巴的品種之間可能存在或不存在的遺傳相似性,例如馬恩島、美國短尾和日本短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