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鐵橋功,亦稱鐵臂功、鐵排手、橋手是南派拳法中對上肢及其動作的稱謂,而鐵橋功乃南拳中的傳統硬之一,它主要透過懸,掛,撞,摟等功力訓練,增強橋手的勁力,使其變得堅硬抗打,昔年廣東十虎之一的鐵橋三,就以鐵橋功著稱於武林,據史料記載:“鐵橋三”原名鐵三,因其臂伸直能懸掛6人行走數十步而面不變色,故人敬其雙臂之實力,改其名為“鐵橋三”。.
一字鐵橋功的練法分為內功和外功,首先從內功入手,即採用調氣養息,透過懸,掛,攀,掛等練習,增強橋手之勁力,耐力,其次為外功,即採用以橋手撞物,增強橋手之硬度,在制敵防身中,能發揮其精妙作用。
現將鐵橋功的全盤功法介紹如下,供愛好者學習、參考。
一 內功
懸(雄鷹展翅)
姿勢:雙腳分開,與肩同寬,雙臂側平舉,五指自然張開,掌心朝下,目視正前方。
調氣養息:姿勢擺正之後,意想大自然之氣從頭頂百會穴,腳底湧泉穴而入,將自然這氣用鼻送入下丹田,這時下丹田呈凸形。稍停,將氣用口徐徐撥出,意想氣由下丹田透過肩井穴從手掌勞宮穴而出,這時下丹田呈凹形。
要點:懸功在姿勢上要示立身中正,虛領頂勁,精神貫注,一般懸功的練習從2分鐘起,至5分鐘,在這一過程中,雙臂產生酸、麻、冷等感覺,直至雙臂逐發抖,並感到全身發熱,心裡產生煩惱等心理狀態,這些都屬正常現象,此時應堅持渡過此關,平下心來,靜心數數和調氣,經過多天的練習,一般雙臂展開能堅持30分鐘。
掛(二郎擔山)
姿勢:雙腳分開,與肩同寬,雙臂套上鴛鴦圈做側平舉,五指自然張開,掌心向前方,目視正前方。
調氣養息:姿勢擺正之後,意想大自然之氣,從頭頂百會穴,腳底湧泉穴而入,將自然這氣用鼻送入下丹田,同時,雙臂向前環抱至掌心相隔一拳,這時小腹部下丹田呈凸形。稍停,將氣用口徐徐撥出,同時,雙臂向後轉至原定姿勢,此時意想內氣由下丹田透過肩井穴而到手掌勞宮穴出,小腹部呈凹形。
要點:練習“掛”的目的,是透過負重練習進一步增加雙臂的支撐力。在而後鍛鍊過程中,鴛鴦圈一般先從1對起,逐漸增加,直至雙臂全部套滿。負鴛鴦圈的練習一般先從5分鐘起至30分鐘。經過一段時間的鍛鍊,如全部套滿鴛鴦圈,雙臂平舉,能堅持到45分鐘,則此勢練成。
注:鴛鴦圈用銅或鐵製成,每個重約1~1.25公斤。
攀(猿猴攀枝)
姿勢:練功時,以雙手手腕內側勾於單槓上,使全身凌空。
調氣養息:採用逆式呼吸,鼻呼鼻吸。吸氣時意想丹田之氣貫注入兩手前臂上,雙手前臂下壓,身體隨之徐徐上升。待下頦與槓平齊時,呼氣,並以意引氣返歸丹田,身體亦隨之下降。
要點:練習“攀”的目的,主要是進一步增強臂力和耐力。因此,每次練習均應反覆練習至雙手臂感覺極度疲勞時才能停止。如此臂力和耐力才會大增。一年半以後,改以單臂如上法左右交替練習,直至以單臂能做50次以上時乃止。
鐵橋功內功練成後,仍應每天練習,堅持不懈。
二 外功
撞(雙手對犄)
甲、乙抱拳相對而立,間距手臂長。
甲、乙同以右前臂內側相撞,之後甲、乙雙方同時收臂再以右前臂外側互撞。左手動作相同,唯方向相反。
要點:練習“撞”功,傳統做法是以臂擊樹,,叫“排臂”,但實踐證明,這樣做易使人體受到傷害。我們做過調查,一些長期排樹者,在勞累,陰天等情況下,他們感到手臂,內臟不時作痛,這就是排樹遺留下來的後果。
因此,我們採用雙人對排。經瞭解,練習者普遍反映效果比排樹好。在雙人對練中,應以腰帶動手,而不能以手帶動腰。練習中,手掌是自然張開的,只是在雙臂接觸的瞬間,手掌變拳。撞功應先輕後重。經過1年的練習後,兩手臂漸成圓形,此時撞擊,兩臂“咚咚”作響,如毛竹相格。
揉(調和去火)
撞功完成後,兩臂因初次相格,手臂會產生痠麻等現象。這時應用一掌上,下揉搓另一臂,謂之去火。揉臂,能促進手臂血液迴圈,保持手臂肌肉的彈性,緩解手臂在撞擊後產生的緊張感。
注意事項:
鐵橋功的內功法應每天早晚各練一次,每次不少於1小時。
飯後不宜立即練功,練功前應解除身上一切與練功無關的東西,如鑰匙、小刀之類。
練功過程中,要遵百日築基的原則,禁房事,以免影響練功效果。
練外功時,先活動腰、肩、手腕等各部關節,以防受傷。練完後可擦拭正骨藥手.。
練功過程中,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和營養,以利於體力的恢復和及時補充消耗的能量。
凡練本功者均應以武德為重,不可隨意挾技傷人。非遇困厄而不發。
以下內容,請關注後檢視:
莫文丹八寶門概述
莫文丹八寶門硬氣功自序
簡單易學的少林鐵布衫,學會你也可以成為氣功高手
佛山古傳詠春拳小念頭內功詳解,望得者能勤加苦練傳承武學
自然門氣功
自然門武學之三代傳芳
自然門武功概述
武當功夫之武當獨門輕功
武當魚門桶子內功百日速成,功成不畏拳打腳踢內勁外放傷敵無形
武當山百歲道姑李誠玉傳授邵逸夫的功法如此簡單,武當王信玄演練
(各位愛好者,您們好!本賬號將向大家呈現各類氣功、樁功、功夫、散打、武術等文字、圖片、影片等資料歡迎評論。歡迎關注本賬號!請點選右上方“關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