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上一篇文章介紹完珍珠草,利水滲溼藥篇章也告一段落。接下來分享幾味溫裡藥。
溫裡藥,顧名思義便是溫中散寒,主要治療裡寒證的藥物,溫裡藥又被稱為“祛寒藥”。這類藥物大多味辛性溫燥熱,能溫通臟腑經絡,治療裡寒之證。《內經》:寒者熱之。《神農本草經》:療寒以熱藥。均屬此意。
說到溫裡藥,附子首當其衝。附子被稱為“回陽救逆第一品藥”。可見其在回陽救逆這方面“重如泰山”的地位。附子屬於毛茛科植物烏頭的字根加工品。烏頭大家都知道屬於有毒之物,附子自然也是有毒之品。因此在使用時務必嚴格把握使用劑量。附子主要分佈在我國四川、湖北、湖南等地區,採挖後將母根及多餘的根鬚去除,保留子根,洗淨後得到的便是“泥附子”,附子有毒,必須加工再使用。
附子味辛、甘,性大熱。有毒!歸心經、腎經、脾經。
其主要的功效 是: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
前面也說到了,附子被稱為“回陽救逆第一品藥”。附子能助三焦之陽,上助心陽,中助脾陽,下助腎陽。臨床上主要用來治療亡陽證。亡陽證症見:吐瀉大汗出,手足厥冷,四肢拘急,脈微欲絕。取附子、乾薑、甘草組成經典的“四逆湯”,能很好的回陽救逆,另有“參附湯”、“回陽急救湯”等經典名方均在治療陽氣大量流失的證型裡面起到很好的治療效果。
亡陽之下,輕症見於陽虛者,附子自然能治療陽虛證。陽虛則陰盛,陽虛者多見於腰膝冷痛,脘腹冷痛,四肢不溫等,附子能溫煦肢體,大補元陽,助火制陰。因此陽虛者可根據不同臟腑需要配伍不同的藥物進行扶助陽氣。
前面提到的皆是助陽補陽,附子既為溫裡藥,自然善於祛寒。臨床上常用來治療寒痺證。附子溫熱之力強悍,走而不守,善溫通經絡,驅逐經絡臟腑風寒溼邪,有很好的散寒止痛之效。凡屬於寒溼所致的周身關節骨節疼痛者,均可以取附子入藥治療。
附子有毒,入藥宜先煎半個小時至一個小時,再入其他藥物同煎。孕婦、陰虛陽亢等患者不宜使用附子。“十八反”明確指出“半蔞貝蘞及攻烏”,附子屬於烏頭的子根,自然反半夏、瓜蔞、貝母、白蘞、白及等藥,因此不可同用。使用時應注意,避免中毒。
《本草綱目》:治三陰經證,及陰毒傷寒,陰陽易病。
《本經》:風寒咳逆邪氣,溫中,寒溼 ,拘攣膝痛,不能行步,破症堅積聚血瘕,金瘡。《別錄》:腰脊風寒,腳疼冷弱,心腹冷痛,霍亂轉筋,下痢赤白,強陰,堅肌骨,又墮胎,為百藥長。
本文旨在科普中藥的功效,並不推薦隨意使用,若有需要,請至正規醫院,遵醫囑用藥,切勿隨意擅自服食藥材。
喜歡中醫的小夥伴們,別忘了點點關注、轉發,有感興趣的話題可以評論留言,或者私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