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罐療法,是中醫學偉大遺產之一,是一種在我國民間使用悠久且廣泛的簡易療法。晉代醫學家葛洪著的《肘後備急方》裡,就有角法的記載。所謂角法,就是用挖空的獸角來吸拔膿瘡的外治方法可見最早的拔罐療法是用於拔膿的。而唐代王燾著的《外臺秘要》,也曾介紹使用竹筒火罐來治病,從以上介紹的角法和青竹筒制火罐的情況看來,我國晉、唐時代早已流行火罐了,但在當時的用法並非如同現在這樣廣泛。後在明、清代逐漸被廣泛應用到各類疾病之中。
罐的種類,常用的有下面幾種:
(1)竹筒火罐:取堅實成熟的竹筒,一頭開口,一頭留節作底,罐口直徑分3、4、5公分三種,長短約8~10公分。口徑大的,用於面積較大的腰背及臀部。口徑小的,用於四肢關節部位。至於日久不常用的竹火罐,過於乾燥,容易透進空氣。臨用前,可用溫水浸泡幾分鐘,使竹罐質地緊密不漏空氣然後再用。南方產竹,多用竹罐。
(2)陶瓷火罐:使用陶土,作成口圓肚大,再塗上黑釉或黃釉,經窯裡燒製的叫陶瓷火罐。有大、中、小和特小的幾種,陶瓷罐,裡外光滑,吸拔力大,經濟實用,北方農村多喜用之。
(3)玻璃火罐:玻璃火罐,是用耐熱硬質玻璃燒製的。形似笆斗,肚大口小,罐口邊緣略突向外,分1、2、3種號型,清晰透明,便於觀察,罐口光滑吸拔力好,因此,玻璃火罐,已被人們廣泛地使用起來了。
(4)抽氣罐:用青、鏈黴素藥瓶或類似的小藥瓶,將瓶底切去磨平,切口須光潔,瓶口的橡皮塞須保留完整,便於抽氣時應用。現有用透明塑膠製成,不易破碎。上置活塞,便於抽氣。
關注我帶你瞭解更多的中醫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