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諾貝爾獎陸續出爐了,但這次好像又沒有我們什麼事兒。
每年到了諾貝爾獎結果公佈的時候,很多人可能都會有這樣一個疑問,
為什麼咱們中國人很少能拿到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年年有,而且一共6個獎項。咱們中國,人口14億,佔世界五分之一,怎麼拿到獎的,卻是鳳毛麟角呢?
這讓我想起了“錢學森之問”。
2005年的時候,我們的總理在看望錢學森的時候,錢老說:“這麼多年培養的學生,還沒有哪一個的學術成就,能夠跟民國時期培養的大師相比。”錢老接著又說:“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
再遠點,類似的問題,還有咱們中國人的老朋友,也是咱們的中國女婿,生物化學家李約瑟,提出的“李約瑟難題”:在他編著的《中國科學技術史》提出:
“儘管中國古代對人類科技發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貢獻,但為什麼科學和工業革命沒有在近代的中國發生?”
所有這些提問本質上都是在問:
為什麼我們很少能培養出影響世界的科技人才呢?
這個事兒咱們可以倒退著說。
什麼樣的成就才能獲得諾獎呢?
一定是有開創性的科研成就,是在我們之前別人誰也沒發現的。我們能造兩彈一星,我們能發射天宮九號,這些都是別人已經做過的,我們也做出來了,算不上原創的成就。
開創性的科研成果,有一個特點:多是出自多個學科的交叉區域,科學本身不僅沒有國界,也不分學科的。
今年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兩位科學家,研究的就是"熱、冷和觸覺壓力是如何引發人體的神經脈衝,從而讓我們感知這個世界、適應這個世界的"這其中會涉及到,物理,化學,生物,生理,資訊科學等多個學科的知識。
如果你單就是某個科目的“大牛”,諾貝爾獎可搞不定。諾貝爾獎獲得者裡充滿了跨界高手,物理學家獲得了化學獎,數學家獲得了經濟學獎,生物學家獲得了醫學獎,都是常事兒。
什麼樣的教育能培養出“跨界高手”呢?
那一定得是充分自由的學習方式,學生能根據自己的喜好自由得選擇科目。也就是你聽到過的,博雅教育,通識教育,簡單說就是在大學教育裡要讓學生成為“通才”。
世界先進大學的本科教育基本都是以通識教育為基礎的,比如美國的常春藤名校。我們看到在這些名校中,本科三到四年的學習中,學生在一半以上的課程中,都是可以在各個院系,各個專業之間進行選擇,商科的學生可以去聽法律的課程,計算機的學生可以去修藝術的課程,工程的學生可以透過哲學課來掙學分。學這些看起來沒啥用的東西,將來總有一天會和其他的“點”連結起來,給你帶來驚喜。
喬布斯在斯坦福大學的畢業演講中提到過,在他從大學輟學之後,並沒有馬上離開學校而是去聽了美術字的課程,這些字型設計課程在當時看起來好像並沒有什麼用處,但是十年後,在喬布斯設計第一臺MAC電腦時,將這些全部用進去了,誕生了第一臺使用漂亮印刷字型的電腦。
科學探索,就是一場,好奇心,想象力和創造力最美妙的旅程。科學不能被學科限制,咱們不能自己綁住自己的手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