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的思想國
進入大學後,大多人的運動量直線下降,可能只有每週為數不多的體育課才能促使我們運動了,那上完體育課之後呢?
1
小a剛到校,度過幾天輕鬆的在校時光,因為疫情原因,軍訓推後,同學們還沒來得及高興,新的課程安排就被髮到了群裡。不過學校也很講究循序漸進,課程學習最開始也有一個適應的階段。
最開始,小a寢室會結伴走路去上課,奈何寢室與教學樓分別在學校的兩端,一天步數隨隨便便破萬。
考慮到課程增多帶來的精神疲憊,以及一兩次全寢睡過頭急匆匆跑去教室帶來的身體疲憊,室友將目光投向了共享單車。
室友經過了一兩次騎行,感覺真心不錯,起床也不用太早。但寢室裡就小a不會騎腳踏車,也因為這個,室友也開始“腳踏車教學計劃”。
寢室一共五個人,其他四個人會輪流教小a,小a總是掌握不好平衡,騎不了多久,就要向一旁偏去,一連幾天,小a多少有些洩氣,練車也沒以前積極了。
轉眼要放國慶假,教腳踏車這個任務就落在寢室另一個不回家的同學身上。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小a在摔了兩次之後,小a也感受到了騎車的好處。
可能是有更多的人學會了騎行吧,一到下課共享單車都要靠搶。小a寢室有時候就會被迫步行。開學沒多久,天氣轉冷,騎車的人數驟減,小a她們的騎行次數就更少了。
漸漸地,走路上課已經是小a寢室一種習慣,想著這也算運動。她們一路上說說笑笑,彼此距離也被拉近,一天下來,步數輕鬆破萬。當然,萬一遇到緊急情況,還是得靠腳踏車。
2
上大學就代表運動少了嗎?小b並不這麼認為。小b自己本來就是一個喜歡鍛鍊的人,有自己的計劃,平時也喜歡發說說記錄當天的運動情況,每天自己給自己打卡。新同學們也漸漸瞭解到班上有一個愛運動的他,常常為他的說說和微信步數點贊。
在運動方面,學校也是想了一些辦法,除了每週都有的體育課外,還要求同學們在專門的APP上打卡,規定了一學期的運動量。
這樣一來,小b倒覺得很好,自己在完成自己的訓練計劃的同時,也能完成學校釋出的任務。一次偶然的機會,小b發現學校裡有一幫男生在晨跑,後來打聽到,他們是預備役的,便對這個部門多了一些關注。
小b慢慢了解到,預備役有自己的服裝,有固定的時間進行訓練。他們訓練時追求軍營裡的嚴肅,放鬆時又能各種玩鬧。這讓有過軍旅夢的小b心動不已,預備役招新時,他就去報名了。
經過幾個月的堅持,小b終於成為正式的預備役隊員,小b也因為參加了預備役,感受到了濃濃的戰友情,收穫了一幫愛運動的朋友,他們常常相約跑步、打球,小b很慶幸自己當初的選擇。
3
假期時,小c的母親不知為啥,迷上了比步數,還把小c的微信運動開啟了。從那時起,小c每天都能接收到微信運動的訊息,久而久之,自己也習慣了。
接收訊息會成為習慣,喜歡一個人也是,小c喜歡上了一個人,很喜歡。
小c並不是一個愛社交的人,也不太熱衷於逛空間、看朋友圈。自從喜歡上那個人,小c開始默默關注他,卻又不敢經常點贊,怕被別人窺得心思。
後來,小c找到了一種既能讓他看到又不會引起其他人注意的方法,那就是點贊微信步數。小c也會出門走走、做做運動,希望能佔據步數榜首,讓他看到自己。
小c會給男生的步數點贊,最開始是偶爾,慢慢地就一週兩次,一週三次。最後幾乎每天都會給他點個贊。
久而久之,小c與這個男生常常互相點贊,有時男生也會在小c步數很多時發訊息來問:“今天又去哪玩了?”
小c發現,有時她只是走了幾千步或者宅在家中,男生還是會點贊,兩人的關係逐漸曖昧起來,聊天次數也多了起來,後來自然而然就在一起了。
後來的一天,那個男生也向小c坦白,自己一開始就對小c有好感,感覺微信運動是兩人之間的橋樑,便常會去點下贊。所謂當你步數走到一萬步或幾萬步數時,別人為你點贊也很正常,便小心翼翼為女孩點贊,也就有了後來的故事。
end
運動可以是一種興趣,也能成為一種人與人之間橋樑,縮小我們的社交邊界。那麼,你今天的步數破萬了嗎?
來源:青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