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位紫砂愛好者專程帶來兩把壺予我鑑賞,好傢伙,一把壺底外蓋著朱可心的大印,一把刻著顧景舟書法,但這兩把壺的材質看上去火氣十足,無論如何也找不著出自大師手藝的影子。
據該位收藏者介紹,這是十年前一個朋友抵債過來的,當時折算成60萬元,並介紹這兩把壺的來歷,是他爺爺當年用十鬥米換來的。我說,這是故事,沒法讓人相信。
我告訴他,朱、顧二人活著的時候還沒有在身筒內部加蓋內壁章這一做法,凡是有壺身筒有內壁章的壺可以肯定不會超過20年,流行加蓋內壁章應該是大約2005年以後,有人為了證明手工壺的一種技法,是一種欺騙紫砂小白的噱頭,內壁章完全可以在機車壺、模具壺上加蓋,只要製作一個長度不超過口徑的橡皮圖章就可以伸進去加蓋了。我與這位仁兄說,朱可心1986年謝世,顧景舟1996年離開人間,他們的壺絕對不會加蓋內壁印章,這是其一。
另外,這材質來看,我認為也不是當時他們那個年代的,加上壺整過口,重複燒造了好幾遍,他們那個年代只能燒一遍,沒有整口一說,整口的工藝也是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後才開始的,凡此種種跡象表明,這兩把壺都證明了是贗品。
其實,這兩把壺的工藝還算是不錯的,比現在市場上幾千塊的壺要好一些,但作偽者不懂紫砂工藝歷史,胡亂瞎蓋內壁章而露出了破綻,再則,所蓋之印章沒有金石味,完全是用電子掃描鐳射雕刻的,呆滯無神⋯⋯。
一番話說的那位壺友十分懊惱,走的時候他還問我,這兩把壺現在能值多少錢,我說不知道,如果純粹按照材料及工藝評估的話,向高的說,幾萬元吧,但沒人會接手,如果買來純用於泡茶吧,又覺得沒必要,太貴了。除非再去騙別的外行人,但這又不道德,還是自己收著吧,自用泡茶不是蠻好嘛,五百年後也是一個老物件。
(圖片與文字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