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鸞鏡匣收殘黛,睡鴨香爐換夕燻”——銅爐吐香,溫潤典雅,一股古典文化的靈氣嫋嫋溢位。
而這位打造銅爐的“銅匠”,更是打造出了屬於自己的一段傳奇。
他叫陳巧生。
上世紀80年代,他帶著2件香爐去上海和銅爐界的朋友交流,卻在火車站被人扣下了,檢查人員說他倒賣文物。他解釋道,這香爐是他自己造的,可無論怎樣說,檢查人員都不相信。
後來,他被扣留了7天,然後被放回家打了證明,這才擺脫了“文物販子”的嫌疑。
再後來,在香港拍賣會上,他的一款仿明宣德爐,拍到了80萬港幣的全場最高價,至今,它仍然保持著當代中國銅爐拍賣的最高紀錄。
(一)
1957年, 陳巧生出生在蘇州一個銅爐世家。
小橋流水、柳煙細雨,蘇州賦予了陳巧生獨特的靈氣。一條小船、一副擔子,還是少年的他,開始走街串巷給別人打銅器。那時,他給人打的多半是面盆、燭臺之類的簡單物件。
80年代,文玩在蘇州盛行,陳巧生認識了不少臺灣來的古董商人,當時,他們正大量收購明宣德爐。
宣德爐是銅爐中的精品,備受藏家青睞,收藏家王世襄的31件宣德爐藏品就曾拍出1179.2萬元的高價。
宣德爐的質地晶瑩、古樸典雅深深震撼了陳巧生:“原來世上竟還有如此經典的銅爐!”
臺灣商人看他著迷,就說:“宣德爐我們是賣一件少一件,你也是個銅匠,你能否把這個工藝恢復起來?”
半是玩笑,半是當真,臺灣商人的一席話卻讓陳巧生動心了,他決定試試。
(二)
陳巧生決定嘗試,更緣於年少時期的一個夢想和埋在心底的一段愧疚。
16歲那年,他走街串巷時遇到了一個30多歲的婦女,她從家裡拿出了一包銅器和他換了一個銅面盆。
陳巧生一看,這些可是上了年代的東西啊,即便不是明宣德爐,最起碼也是清中期的文物了。可是,在特殊的年代裡,這些東西只能熔掉。
那些年,在他手上熔掉的文物達百件之多。
說起這些,陳巧生一臉的痛心。現在有了機會,他決心把以前自己熔掉的東西重新恢復起來。
還有一件事,發生在他很小的時候。
一天,父親帶著年幼的他去獅子林玩,他看到了一對銅獅子,500年的歲月早令它們殘破不堪。
可陳巧生一看就迷上了,後來,他就經常揹著父親,獨自一人偷偷跑去看。在年幼的心裡,他萌生了這樣的想法:等長大,一定要把這對銅獅子恢復起來。
如果說,臺灣商人的一番話令陳巧生決心恢復宣德爐,那麼,獅子林的這對獅子,則是早早在他的心底埋下了一顆藝術的種子。
(三)
可是,要恢復宣德爐談何容易!
宣德爐有著500年的歷史,樣式獨特:30多種爐邊,40多種爐足, 50多種爐耳 ……更重要的,要如何搭配才能統一協調?
陳巧生沒學過歷史、藝術、雕塑。怎麼辦?不懂就學。於是,他閉門8年,查古籍,做試驗,如痴如醉,一點點摸索著。
整整8年,家裡的一切都靠妻子撐著,他自己沒跨出過家門半步。
母親說他:“腦子壞掉了,這種憑空想象的事情,你去做它幹什麼?”;外面的人風言風語:“小銅匠做出這種香爐肯定沒人要!”
陳巧生不為所動,他把自己的工作桌移到了床邊,累了倒頭就睡,睡覺的時候還盯著作品,哪個地方不對,立馬起身,再雕上一刀。
8年的時光,從制蠟、雕刻、掛砂、高溫焙燒、澆築直至後續的清砂、打磨、作色,他對整個過程一一重新發掘。
終於,他成功找回了失傳已久的宣德爐核心技藝——失蠟法。
值得一提的是:傳統的銅器製作,模具由兩半拼合,始終無法解決拼合線的問題,而陳巧生的失臘法,一模一件,手工製作,渾然天成。
(四)
這中間是陳巧生經歷的無數失敗。
一次,一件它整整雕了半年的蠟模,掛砂也很成功,可焙燒卻出現了問題,強度不夠,蠟模變形,他只能從頭再來,於是,又是半年的時光。
還有一次,他做了好10個爐,已經打磨好了,可在火工(高溫法)作色的時候又出事了。當時是中午,他去吃了個午飯,飯後回來一看——10多個爐子全都化成了銅水。
他說:“我記不清失敗多少回了。”從此,他更加小心謹慎,每一步都要做到盡善盡美。
終於,他的第一個仿宣德爐成功了,為此,他花費了1年多的時光。
銅爐界有句行話:“玩爐玩皮色”,陳巧生打造的銅爐,皮色如嬰兒肌膚般細膩,這是他獨樹一幟的風格。
後來,這個仿宣德爐經專業文物專家鑑定,被誤認為是真文物。
訊息傳出,陳巧生名聲大噪。
當時有人出錢買他的作品,開價就是五六千塊錢一件,你要知道,在80年代,普通人一個月的工資才30多元。
(五)
他的名氣越來越大,不少人拿著爐上門求陳巧生鑑定。
有一次,有人找他鑑定,並私下說:“你只要說這是老的,我就給你5萬佣金。”
陳巧生仔細查看了一番,說道:“你不用給我錢,這是老的。”那人正高興,哪料陳巧生來了下半句:“這是我20年前的作品。”
對方很不理解:“多好的生意,動動嘴皮就有5萬的賺頭,連這種生意都不做!”
在陳巧生心裡,比起賺錢,匠人的品行更重要。
在陳巧生40餘年的造爐生涯裡,他不僅是仿,更是創新。
他不僅仿製了漢代博山爐——中國歷史上第一隻銅香爐,更衍生出了1000餘種爐型;將傳統的10餘種皮殼樣式發展為8大系列40餘種風格……
收藏家馬未都盛讚他:“古有宣德爐,今有巧生爐。”
短短10個字,是對他跨越仿製者到創造者由衷的肯定。
他被譽為“中國銅爐第一人”。
(六)
2013年,他建立了 “巧生爐博物館”,為此,每年他要花費200多萬的場館維護費。
來館的觀眾卻不多,人們說這錢花得冤枉,但陳巧生說:“我要把制爐人的苦樂辛酸展示給世人。”
年過花甲的他,不僅自己造爐,更將這門技藝傳給2個兒子,還培養了幾百名弟子。刻在爐上的“陳巧生制”4個字,是他一生最大的驕傲。
雖然功成名就,在他心底,他卻寧願把自己看成一個“小銅匠。”
前些年,陳巧生圓完了他幼時的夢想:他把獅子林那對銅獅子恢復了。
(七)
小小一隻銅爐,與時間低語,火氣盡除。
他們,數十載執著於一件事,有快樂,有痛苦,有收穫,但得到更多的,是內心的平靜。
正如陳巧生說的:“繁華是潮流的事,體驗內心安寧,不被時代所累。”
他們樸素、低調,對傳統文化虔誠而敬畏,他們說不出大道理,但傳統文化的美卻在他們手中綻放。
這就是匠人的大美不言,是他們的匠心所在,也是陳巧生這個“小銅匠”一生的追求。
#國風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