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長信宮燈,中國漢代青銅器,1968年於河北省滿城縣(今河北省保定市滿城區西南約1.5公里的山崖上)中山靖王劉勝妻竇綰【wǎn】墓中出土。此宮燈因曾放置於竇太后(劉勝祖母)的長信宮內而得名,現藏於河北博物院。
此燈高48釐米,通體鎏金,由頭部、身軀、右臂、燈座、燈盤、燈罩六部分組成。全身九處銘文共計65字,因燈座底部銘文“長信尚浴”而得名長信宮燈。它的整體造型為一個曲裾深衣的漢宮侍女,跣足而坐,神態安然,左手執燈,右臂上揚,袖口自然下垂,菸灰透過右臂吸入體內,以保持室內清潔。
長信宮燈一改以往青銅器皿的神秘厚重,整個造型及裝飾風格都顯得舒展自如、輕巧華麗,是一件既實用又美觀的燈具珍品。因其精美絕倫的製作工藝和巧妙獨特的藝術設計,被譽為“中華第一燈”,在漢代宮燈中首屈一指,是漢人智慧與審美的集中體現。
長信宮燈的特別之處,在於其獨特的環保設計理念。宮女身體為空心,燈盤中心和釺上插上蠟燭,點燃後,煙會順著宮女的袖管進入體內,可吸納排煙,保持室內清潔,同時在宮燈的底座部分放置了水盤用以淨化廢煙氣,不汙染空氣,這種超前的環保理念值得今人借鑑學習。
(圖片來自河北博物院)
記者:章恆
責編:勾曉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