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曉何為“長命鎖”
長命鎖的前身是“長命縷”,所以現如今也被稱之為“長命縷”,也有叫“長生縷”、“續命縷”、“延年縷”、“五色縷”、“闢兵繒”、“朱索”、“百索”等名稱的,每一個名稱其實都代表著長命鎖的一個發展階段,也能是當時社會文化背景一部分的側面描繪。
而發展至明代,才算作為真正意義上的“鎖”,也終於有了鎖的樣式,明代之後的長命鎖一般都用金銀寶玉來製作,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記載:“銀有安五臟、安心神、止驚悸、除邪氣等作用”。
可見佩戴銀質的長命鎖,對身體的調養作用是確實存在的。而古代貧窮人家會用銅錢、布、絲線來製作,也有求個好兆頭的意義在裡面。無論是古代亦或是現代,新生兒在滿百日或週歲舉行的儀式中最為流行的是掛長命鎖。
溯源中華文化,探尋“長命鎖”前世
——系“五色繩”以避不祥
關於佩長命縷的習俗,最早可追溯到漢代。《荊楚歲時記》記載有“系絲避瘟 取鴝令語”譯為“用五色絲織品系在臂上,叫做“闢兵”,可使人不染瘟疫”;《風俗通》、《歲時廣記》以及《留青日札》等書都有長命鎖相關的記載。
文景之治時期,重視“以德化民”,到景帝后期時,國家的糧倉豐滿起來了。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造就社會風氣一片祥和,文化得以穩定發展繁榮,長命縷也就出現了。
每逢五月初五端午節,家家戶戶都在門楣上懸掛上五色絲繩,以避不祥。古代崇尚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端午以五色絲線係臂,曾是很流行的節俗,這習俗自漢代時已流傳到北方中原各地。
“長命鎖”風俗文化隨時代發展而變化
——由絲繩到銀鎖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這股絲繩被移到了婦女臂上,逐漸成為婦女和兒童的一種臂飾。不僅用於端午,還用於夏至。在當時,由於戰爭頻繁,加之瘟疫。災荒不斷,廣大人民渴望平安,所以用五色彩絲編成繩索,纏繞於婦女和兒童手臂,以祈求辟邪去災,祛病延年。
到了宋代,這種風俗依然存在。不僅流行在民間,還傳入宮廷,除婦女兒童之外,男子也可佩之。
到了明代,風俗變遷,成年男女使用者日少,通常用於兒童,併成為一種兒童頸飾。一般多用於小兒滿週歲時,百索的進一步發展,由此也就誕生出長命鎖這一分支。長輩們將美好的願望寄託於孩童身上,寓意其身體安康,長命百歲,這也是當時社會文化背景的一種側寫鏡頭。
優秀傳統文化不應被遺忘
長命鎖至今已有幾千年的文化歷史了,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一個佐證,也正是這種多樣發展的“鎖”樣式,誕生了許許多多優秀又具有深刻寓意的“鎖”文化。
而今各項技術的發展和成熟,推動了萬物智慧的程序,其中當然也包括鎖這一物件。在基於網際網路、生物識別、通訊技術等發展,新時代的智慧鎖誕生了。
人臉、指紋、IC卡等開鎖方式和各項便利黑科技的加持下,逐漸成為人們心之所向甚至是社會主流的家居產品,普通的機械鎖和古鎖文化也就慢慢的淡出歷史舞臺。
但即便如此,古鎖文化依然在我們不曾注意過的地方熠熠生輝,小燕子也只是將其發掘出來,不希望這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被人們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