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王淼】舞蹈是柬埔寨吳哥古蹟浮雕的重要主題。浮雕上數以千計的阿普薩拉(仙女)和蒂娃妲(女神)翩翩起舞,栩栩如生。柬埔寨的阿普薩拉舞蹈不僅凝固在吳哥古蹟中,同時也是傳承至今的文化“活化石”。在吳哥古蹟景區,總能遇到妙齡少女,頭戴金冠,身穿舞服,她們彷彿從浮雕上走下來的仙女,或與遊客合影,或表演阿普薩拉舞蹈(如圖)。在暹粒市的多個劇院和酒店,還有專門的大型舞劇表演。在柬埔寨,除了古典舞,還有反映當下柬埔寨現實的現代舞,筆者曾有幸在柬埔寨領略“仙女舞”與現代舞的魅力,從中感受了柬埔寨的歷史和今天。
在吳哥古蹟的中心地帶吳哥窟內,總計有1800多個阿普薩拉舞蹈浮雕,舞姿各異:身穿薄紗的飛天,婷婷玉立於蓮花的少女,從頭至腳戴著各種配飾,耳環、項鍊、手鐲、腳鐲不一而足。柬埔寨的仙女舞有著非常鮮明的特色,典型的姿態是支撐腿屈曲,動作腿上提至胯部,腰部彎曲,上身與頭部挺直,雙臂彎曲托起。從舞蹈技巧的角度講,有很高的難度和欣賞性,“可以由此推斷,在1000多年前的高棉時期,已經有專業的舞者群體和訓練體系,保證技巧性和藝術性的完美結合”。據傳在闍耶跋摩七世時期,阿普薩拉舞蹈在高棉宮廷盛行,當時所建的塔普倫寺、聖劍寺等廟宇中都建有舞蹈廳,最多時舞者可達3000人。“欣賞阿普薩拉舞蹈,要特別關注手勢。比如手指的形態代表植物生長,隱喻生命的萌芽。”據不完全統計,阿普薩拉舞蹈的手勢多達1500多種,舞姿更是有3000種以上。
柬埔寨王室對舞蹈非常重視,西哈努克國王的母親哥沙曼王后致力於柬埔寨傳統舞蹈的發掘與傳播,以吳哥窟浮雕為藍本復現了舞蹈動作、服飾與劇目。帕花黛薇公主在祖母的支援下,5歲就進入柬埔寨王家舞蹈團,成為一名專業的舞蹈家。在她的推動下,柬埔寨舞蹈的發展達到新的高度。
如果說阿普薩拉代表了柬埔寨歷史悠久且高貴的“宮廷”舞蹈風格,那麼,從難民營走出來的柬埔寨年輕的舞蹈家編創的當代舞劇則反映了內戰結束後新一代柬埔寨人經歷的酸甜苦辣、成長煩惱與對未來的憧憬。他們組建的法爾藝術團致力於向觀眾講述“草根”的故事。法爾一詞在高棉語中是“藝術之光”的意思。1994年,8名生活在馬德望難民營的柬埔寨藝術家在內戰結束初期建立了非營利藝術學校,免費接納備受戰火摧殘的青少年學習一技之長。2013年,法爾藝術團成立。“法爾”的表演結合了舞蹈、音樂、雜技、戲劇、舞臺和燈光設計等多種藝術形式,直面年輕人面臨的失業、感情甚至毒品等社會問題。每個節目的主旨思想積極而正面,透過演員表現出的疑惑、痛苦、自省與振作,向觀眾傳遞出柬埔寨新一代年輕人透過自己的雙手開創美好生活的努力與執著。演出結束後,記者在與演員的交流中發現,許多人都是柬埔寨的“戰爭孤兒”。
“法爾藝術團不僅是當代的,其實也是歷史的”, 舞蹈專業人士告訴記者,法爾的演出方式屬於融合了舞蹈、音樂和雜技的現代音樂劇。這種表演傳統可以追溯至高棉時期。“在吳哥浮雕上的一些演出和法爾藝術團的表演形式非常相似”。可以說,法爾藝術團的表演,與其說是當代的創新,不如說是根源於高棉歷史的文化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