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字叔明,號黃鶴山樵、香光居士,元末明初畫家,趙孟頫的外孫。王蒙的山水畫受到趙孟頫的直接影響,後來進而師法王維、董源、巨然等人,綜合出新風格。王蒙與黃公望、吳鎮、倪瓚合稱“元四家”。現在介紹其人的山水畫作品。
此圖是王蒙三十六歲(1343年)時所作。畫中茅堂隔水,背山重疊,磊石、布屋、開湖,形制皆偏向於方正。通幅用筆,皆切實而穩厚。樹幹鉤藤,山間苔點,極細微處,均無輕縱之筆,別有一種穩重蒼鬱的意象。後人中如沈周等,得力於此者甚多。
此圖中崇山峻嶺,瀑布孤懸。下方房舍分為兩區,右側屋內高士手持羽扇踞坐榻上,童子捧盤侍奉左右,屋外一童子正在調鶴,庭前草樹叢密,山溪流淌,橫臥溪上的小橋將兩處屋舍連線。左側屋內一婦人正在勞作,庭中小犬靜臥,呈現出一派靜謐清幽的意境。林間小路上,一著官服之人捧敕而來,似徵召高士的使者,抑或是奉敕祭山的官員。中部山路曲折,溪水潺潺,觀舍隱現於松蔭林木之間。上部山巒疊起,瀑布飛瀉。此圖代表了王蒙畫風成熟時期的典型風格,
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王蒙在鄒復雷的蓬蓽居作這幅畫。畫中墨色由淺而深,用焦墨的地方甚多。皴紋的用筆非常繁複,毫不紊亂,特別能表現出山林茂密蒼鬱的感覺。
此卷畫海邊起伏的山巒,層層深入,海面縹緲空闊,帆檣隱隱,用筆作屈曲體,出於董源,是王蒙別具一格的作品。王詵畫有多卷瀛海圖,王蒙此卷在構圖上多有相似,或是王蒙借古開今之作。
圖中深秋茂密的林陰下有茅舍數座,一老翁坐室內案旁讀書,旁屋內二仕女侍讀。門前清溪潺潺,小船停泊著。屋後平湖汀渚,一葉輕舟載客行於湖心,打破了畫面的沉寂。遠方群山煙林,意境清幽。全圖筆墨工細秀逸,構圖新穎,為王蒙山水畫精品。
圖繪疊嶂深林,溪橋過客。於溪山深處,村舍水榭櫛比鱗次,愈見其深邃。通幅皆用中鋒溼筆,生動而有力。
此圖繪長松高嶺,山塢人家。半敞的房舍中一位懷抱嬰兒的婦女正在來回踱步,哄兒入睡,極富生活情趣。王蒙的作品雖多描寫高士隱居生活,但其中往往蘊含俗世的生活情趣,這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畫家入世情結的一種流露。
圖中高山聳立,山頭層層疊疊,樹木蒼茫,一線飛瀑直落而下,水珠四濺,山石中部又一飛泉,從巖間淙淙湧出,溪間奔湍,沿山腳蜿蜒曲折地流注而下,古松掩映草堂,堂內有高士端坐,書童相伴。
此圖描繪的是晉代著名道士葛洪攜家移居羅浮山修道的故事,截取了葛洪在移居路上的一段情景。畫面以山水為主體,重山復嶺,丹柯碧樹,飛瀑溪潭,茅亭草舍,一派深秋山林佳境。全畫構圖繁複,但層次井然,飛瀑、山徑引導觀者的視線層層深入,使畫面氣脈貫通,雖滿而不迫塞。
這件畫作描寫江蘇太湖林屋洞之景色。玲瓏的洞壑、層疊的山石、繁密的樹林、錯落的村舍和粼粼水波填滿了整幅畫面,大膽地擺脫了自然景象的拘囿。全作的構圖幾乎密不透風,但因畫家有虛實相濟的觀念,故在畫幅的左上角營造出「透」的部分,使得全作毫無迫塞的感覺。
圖繪浙江卞山的景色,山峰巒曲折盤桓,重疊崢嶸,氣勢雄奇秀拔。山間林木茂密,山徑迂迴,飛瀑高懸直注。山腳下有客曳杖而行,山坳深處茅廬數間,堂內一人抱膝倚床而坐。
圖中松林中有茅屋數椽,有士人讀書其間,水邊茅亭裡又有閒坐觀賞之士,環境十分幽靜。用筆凝練飛動,沉著有力,山石苔點全學巨然用破筆點出,益見山容的渾厚蒼茫。
圖繪崇山密林,一道瀑布自山澗飛奔而下,直擊山石,如雲霧散開,山腳下平坦處一宅院依山水而建,屋內人影綽綽,院中一人忙碌;近處一士人向亭中走去,一童子手抱雨傘緊跟其後,一鶴立於士人旁,很是亮眼。
圖繪松窗高士,濯足滄浪。用筆松秀而筆力精絕,董其昌以為黃鶴山樵得意筆,知言也。
本幅寫陶潛《桃花源記》之景色。春光明媚,漁郎撐棹,徐行於溪水之上。兩岸桃花齊綻吐英,遠山疊嶂,山頭苔點繁密,為一煥發回春的景象。此作山石、樹木層疊,構圖繁複,無迫塞之感。皴山畫樹,層層點染,筆墨蒼潤,有古雅之趣。
圖繪山峰高聳,山巒連綿,山腰處一人擁琴端坐,童子掃階前落葉;山腳樹林中小道上行二人,一人騎馬,一人抱琴,相向而來。
圖繪浙江太白山天童寺一帶的景色,其中主要是天童寺前面長達10公里的蒼莽松林,松林蒼鬱茂密,寺廟樓閣、草堂屋舍,隱約可見。全圖近處青松夾徑,畫中人物往還其中;遠處山巒綿延,屋宇良田錯落其間。畫面著色較重,山青葉紅,一派山間田園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