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首《楓橋夜泊》,很多人記住了姑蘇城外的寒山寺;因為《滕王閣序》、《岳陽樓記》、《登鸛雀樓》、《黃鶴樓》,讓4座如今並不算高的樓閣,成了文人嚮往之地。這就是古典詩詞的魅力。這種魅力發展到今天,在現代詩身上一樣不減當年。
在青海省的西部,有一座名叫德令哈的小城市。這座城不大,轄區僅有3個鎮,3個街道,總人口僅10萬餘人,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小城。但這座城市卻因為一首詩成為了無數詩歌愛好者心中的遠方,它的作者是海子。因為這首詩捧紅了這座城,為了紀念海子,目前德令哈在市區建立了海子詩歌陳列館和詩歌碑林,不少海子迷都慕名前往。
這首詩到底有什麼魅力?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這首詩寫於1988年,寫完第二年海子便自殺了。詩寫得很悽美,問世後至今一直很火,但卻是一首謎詩。首先,題目中的這個“姐姐”到底是誰?一直沒有人說得清楚。有人根據海子的生平判斷,她應該是大海子10歲的一位女作家,海子對她很痴情,但對方卻對他無情,所以在路過德令哈時才寫下這樣一首詩。其次,1988年前後海子確實遠遊青海等地,但那夜在德令哈他到底經歷了什麼,少有人知。
從詩的意思來看,這確實極像一首失戀詩,所以對於第二年海子的死因,很多人也覺得和詩中的姐姐有關。全詩可分為三小節,第一節到“悲痛時握不住一顆淚滴”結束。戈壁的草原盡頭,藏不住海子以夢為馬的遠方,一股悲傷油然而生。這次遠遊海子希望能找到生活的希望,但當踏上戈壁時,才發現這裡什麼都沒有。除了這首詩,在這段時期他還寫了一首《遠方》,首句就是“遠方除了遙遠一無所有”,內心的寂寞吞噬著他。
第二節從第二次“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開始到“最後的,草原”結束。一個陌生的城市,不管是否有人來人往,對海子來說都是荒涼的。兩個“唯一的”,是詩人的無奈和絕望,若不是萬念俱灰,怎會如此傷感?
最後一節從“我把石頭還給石頭”起句直到結尾。這一節中,海子終於想通了。自然界的一切都有它自己的法則,石頭、青稞是如此,而他自己也寧願在沉浸在感情的漩渦裡。“今夜我不關心人類,我只想你”是他的妥協,也是他的痴情。作為一個詩人,海子是善良的,他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無法拯救自己的絕望,卻讓我們感受到了溫暖,而他自己卻一直無法走出來。
在很多人心裡,海子的人生本是開了掛的,15歲考上北大,大學時開始創作詩歌便有了名氣,畢業後分配進了大學教書,對於他這樣一個出生於安徽農村的孩子來說,這樣的人生是成功的。但偏偏他生得了一副詩人心腸,他的敏感和多愁讓他成為了一個天才詩人,也讓他無法面對生活的不如意。詩人的不幸,卻成了詩壇之幸,那一夜的德令哈他是怎麼樣的相思入骨我們或許永遠不會知道,但筆者相信當夜當“姐姐”這麼有溫度的詞在他的日記本上劃下時,他的內心是溫暖的。大家覺得呢?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