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糶頜冄頭鱭樤,俗稱長江刀魚,又稱刀鱭。分佈於長江及近海半鹹淡水區,生殖季節從河口進入淡水,沿幹流上溯至長江中游產場作生殖洄游,最遠可達洞庭湖,有的在江河干流產卵,也有進入支流及通江湖泊產卵。
其身長而側扁,腹銀色而多脂,因形似一把尖刀而得名。產卵後親魚分散在淡水中攝食,並陸續緩慢地順流返回河口及近海,繼續肥育。長頜鱭的幼魚也順水洄游至河口區肥育。冬季,長頜鱭不作遠距離洄游,而聚集在近海深處越冬。是典型的洄游魚種。身長而側扁,腹銀而多脂,這條魚因形似一把尖刀而得名。
長頜鱭體長而側扁,前體稍高,向後漸尖細,頭較大,吻短圓,口大而斜,下位,上頜骨下緣有鋸狀細齒。體被圓鱗,腹部有稜鱗,側線不明顯,胸鰭上部有絲狀遊離鰭條6根,背鰭、臀鰭各1個,尾鰭不發達,上葉長,下葉短,屬次生性歪尾型,且小而成尖刀形睜。長頜鱭體色呈銀白色,背部一般分為青灰、淡黃和青黃交雜3種,漁民稱它們為“青背”、“黃背”和“花背”;而錢塘江、黃河和定居型長頜鱭(湖鱭)無“青背”、“黃背”和“花背”之分。長頜鱭壽命不長,一般只有4~5冬齡,最大個體不超過6冬齡。其魚苗和幼魚的體長增加較快,至11月,幼魚最大個體約達200mm;而成魚體長增加速度逐漸減慢,最大個體僅410mm,但隨著年齡的變化,其體重卻顯著增加。
分佈在我國近海的長頜鱭,在生長、發育和育肥期,多生活在水質比較混濁的海域底層,屬淺海底層魚類,長頜鱭在海洋不整合大群,多分散在沿海及附近海域的底層,屬近海底棲魚類。進入長江口附近才逐漸整合大群,由底層上升到中、上層,多棲息在水流混濁的水域中,清水中較少。生殖洄游時停止攝食口。其在長江中下游分佈甚廣,從長江口直至洞庭湖一帶,包括各通江河道和湖泊。部分長頜鱭在早春可進入錢塘江,上溯至桐蘆一帶,但數量不多,在海洋裡主要分佈在近海,它們不僅在附近水域底層越冬,還進入島嶼岸邊風浪較小的淺灘、海灣越冬和覓食口。
長頜鱭屬肉食性魚類,稚魚和幼魚通常棲息在上、中層水體,主要攝食小型甲殼動物及其幼體如橈足類、枝角類等,成魚棲息較深水層,主要以大型甲殼動物如蝦類和其他大型動物如多毛類、銀魚、梅童魚、黃魚、鯧魚、烏賊等的幼體或成體為食。長頜鱭彼此之間自食現象也很嚴重,在胃裡常可以見到同類的殘體,各種長頜鱭在生殖洄游期間,一般均停止攝食,胃內的食物很少或是空的,產卵後才開始攝食。長頜鱭在產卵後,和稚、幼魚一樣,以淡水中的浮游動物,魚、蝦等為食。
分佈於西太平洋,我國和日本、朝鮮、韓國、菲律賓、印度均有出產。在我國主要分佈於黃渤海和東海一帶,沿岸各通海江河如長江、錢塘江、黃河、淮河、遼河等均有分佈,以長江流域產量高而集中。
長頜鱭屬於洄游性魚類,每年春季,成熟的個體成群由海入江,沿江而上作生殖洄游,時間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初。長頜鱭分批從海洋進入長江,上溯至產卵場進行繁殖。長頜鱭的產卵場分佈範圍較廣,可上溯至距長江口1400km以上的湖南省洞庭湖一帶,產卵環境一般是要求在流速緩慢的水域中進行。在長江中下游及附屬湖泊中,均發現有性腺成熟的個體,其性腺是在洄游的途中逐漸成熟的,產卵場多為水流平緩、水質混濁、泥砂底質的地方。
2012年,長江刀魚首次在江蘇人工繁殖成功,然而由於長江刀魚對養殖環境要求高,技術難度大,人工養殖很難。專家稱,很少能見到活的刀魚,它一旦被抓住,就會四處亂竄直至氣絕而亡,而刀魚又是洄游魚類,在海水中生長,淡水中產卵,想把一池魚苗從一個池塘換到另一個池塘,難度很大。
糶冄2頭樤021年4月,記者從湖北長江野生魚類繁育馴化推廣科技攻關推進會上獲悉,1500多條長江刀魚已在湖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實驗基地養殖成功並逐步長大到15公分左右。
長頜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肌肉氨基酸組成基本符合FAO/WHO的評價標準,尤其是脂肪顯著高於一般名特優魚類,脂肪酸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在肌肉遊離氨基酸中,含有豐富的鮮味氨基酸,尤其含有高比例的活性氨基酸——γ-氨基丁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