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來源華創證券
研報摘要
醫保談判降幅理性,顯著利好創新藥產業。回顧過去5輪創新藥醫保談判,降價是主旋律,市場和產業對創新藥的未來產生了一定的擔憂。一方面看到國產創新藥產業的明確崛起,每年10-20個國產創新藥獲批上市,但另一方面又擔心政策的壓制動搖產業的長期商業模式。
實際上,從過去幾年的結果來看,醫保局的降價標準一直保持在較為理性的範圍內,首次談判品種的表觀平均降幅在40-60%區間。而從進入醫保後新藥銷售金額來看,除個別專利到期的產品,絕大多數創新藥都實現了以價換量,在進入醫保後迅速實現了金額的大幅增長。與“動輒降價、壓制行業”的觀感相反,醫保局實際上一直在“鼓勵行業”。
廣泛博弈下,關注PD-1/L1單抗降幅。作為即將成為全球藥品領域第一大品類、也是推動國內biotech公司崛起的核心品種,PD-1/L1單抗的價格是國家醫保談判最受市場關注的。目前合計已有11款產品獲批上市,供求關係開始主導價格趨勢,隨著醫保談判持續進行,PD-1/L1單抗長期價格趨向於普藥化,但短期仍然處於搶佔適應症的階段,只要價格降幅處於理性區間,各家產品仍然存在顯著的成長空間。
預期差品種:格局好且有望長期增長。有一些國產新藥,其對應進口競品專利已經過期、仿製藥陸續上市,但在進入醫保後仍然取得了出色的銷售業績,例如:麗珠集團的艾普拉唑、恆瑞醫藥的艾瑞昔布、信立泰的阿利沙坦酯等。在本次醫保談判中,也有類似的品種,有望憑藉差異化的療效(me-better)和單獨定價實現持續的銷售增長。包括:奈諾沙星、多納非尼、環泊酚等。
進口替代降價壓力較小。國產新藥主要為進口替代品種,在沒有國產同類競品的情況下,多數時候降價壓力不大,醫保談判利好明顯。包括恩沙替尼、緯迪西妥單抗、泰他西普等。部分品種既有進口和國產之間的競爭,也有國產內部的競爭,包括3代EGFR抑制劑、PARP抑制劑和BTK抑制劑等品類。這些產品獲批數量一般在3-4個,競爭格局相對較好,降價壓力較小,需要關注是否出現超預期降價。
高價藥的支付能力關注CAR-T療法談判結果。近年來,生物技術突飛猛進,CAR-T、核酸藥物、基因療法、溶瘤病毒等新一代治療藥物層出不窮,推動創新藥行業持續發展。儘管已經有10多款產品獲批,但這些新技術藥物針對的適應症主要為罕見病,患者較少,在歐美髮達國家採用了高定價模式,年化費用甚至達到100萬美元,因此取得了較大的商業價值。而國內醫保支付壓力較大,高價罕見病藥物很難被納入醫保。目前,復星凱特的CAR-T療法定價為120萬元/人,成為首個接受醫保談判的由國內藥企主導的新技術藥物。其談判結果可能會對未來新技術藥物在國內的商業價值定調,建議重點關注。
投資建議:中外創新藥產業商業環境差異巨大,國內創新藥價格博弈較多,價格和份額是估值中最大的不確定性。看好能夠長期保持穩定價格和份額的品種。
風險提示:產品銷售不達預期;醫保談判降幅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