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行程安排,第一天我們去印度的各個景點參觀,第二天布展,第三天展會正式開始,因此,我們吃完早餐後,旅行社會安排大巴車來接我們前往景點參觀。
我們在酒店門口的大街上第一次見識了印度街道上的奇葩景象,公交車不關門,沒有斑馬線,破舊的房屋店鋪比比皆是,三輪車,電動車橫衝直撞,看得我們膽顫心驚的,他們卻若無其事地穿梭自如,看來不同國情無法讓我們理解印度人的生活方式。
大概等了二十多分鐘,大巴車才姍姍來遲,幾位年輕女孩早就被印度男人神奇的眼神嚇得魂飛魄散,還沒有等大巴車停穩,飛也似的鑽到車裡面去了,還有幾位給討錢的婦女和孩子發錢,發麵包的老闆們,臨上車前再次從口袋中掏出幾張一百元人民幣遞給那幾位面容憔悴的婦女,心疼地摸了摸那幾個衣衫襤褸的孩子的臉,上車後不解地嘆息道:“在這個年頭,底層民眾的生活居然如此糟糕,相比之下,我們國家的老百姓生活算是非常幸福了。”
印度導遊接過話題,說道:“我跟你們說過的,不要同情他們,他們就是印度的低種姓,也就是你們中國人口中的窮人,他們討錢,討吃的就是他們的工作,跟我們上班一樣。”
一位同行開玩笑地問道:“他們是最低等的種姓,請問你在印度的種姓中分在哪個等級呢?”
導遊爽快地答道:“我在第二個等級。”
“哇!你是有錢人哦!”印度導遊直爽的性格引起了我們的極大興趣,同行們紛紛向他豎起大拇指,車內響起一陣歡快的掌聲,大家紛紛讓他跟我們講講印度種姓制度的劃分。
印度導遊很聰明,口才很好,非常幽默風趣,在他的講解中,我們大概瞭解到印度的四個種姓制度的等級劃分,他們在社會地位、就業和教育的權利、工作義務等方面規定得比常嚴格:
第一等級主要是貴族和宗教階層,負責壟斷文化教育和報道農時季節以及宗教話語解釋權;
第二等級是軍事貴族和行政貴族,擁有徵收各種賦稅的特權。
第三等級早普通雅利安人,政治上沒有特權,要用佈施和納稅的形式來供養前兩個等級,主要以商業為主。
第四等級絕大多數是被征服的土著人,由高階傭人和工匠組成,是人口最多的種姓,從事最低賤的職業,在種姓制度中,不同種姓的父母生下的後代被稱為雜種姓。
除四大種姓外,還有大量的“第五種姓”,也叫做“不可接觸者”的階層,又稱“賤民”,在印度不算人民,不入四大種姓之列,也就是剛才在大街上追著我們討錢,討吃的那群人。
一位同行問道:“從你的講解來看,你出身富裕家庭了,跟我們說說你家的生活情況吧。”
“好吧。”導遊自豪地說道:“我的父母,爺爺奶奶都是政府官員,我的哥哥是警察局的領導,我在中國讀了大學,所以我會講中文,我家有四套房子,還有兩間商鋪,一間在我哥哥的名下,另外一間商鋪是我的,除此之外,我還有一套樓房用來出租。”
他一邊說,一邊用手指了指街邊的一幢五,六層的樓房,說道:“跟那幢樓差不多,每個月可以收取幾萬盧比的租金。”
“哇!有錢人哦!”我們都開玩笑地說道,時不時鼓掌讓他給我們多講一些印度的風土人情,生活習俗。
“你不是說要帶我們去看貧民窟嗎?就是剛才討錢的那些人住的嗎?"一位同伴問道。
”是的,今天的行程裡第一站就是貧民窟,那是亞洲最大的貧民窟,位於達哈維,面積有1.75平方公里,但是人數有百萬之多,那裡就是他們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政府每年都會給他們發補助金,所以有些人喜歡住在那裡,你們不要同情他們,他們有他們的生活方式,我們印度人從來不會憐憫他們。“
”每個的補助金多少錢呢?按人頭髮放的嗎?“
”是的,每人每年700盧比。“
”這麼點錢,能有什麼用呢?“
”也不錯了,可以買點食物,不夠吃的就去大街上討錢,要不剛才他們都追著你們討錢,那是他們的生活方式。“從導遊的講解中,他對自己生活在第二等級而自豪,對於那些底層人卻沒有絲毫的同情心,天生優越的家庭出身讓他充滿了優越感。
半個小時後,我們坐的大巴車來到了聞名的亞遊最大貧民窟,放眼望去,密密麻麻的小茅屋似的小房子錯落不均地分佈在一座不太高的山腳下,男人們三三兩兩地蹲在地上曬太陽,小狗們在建築垃圾和生活垃圾所形成的一個個“小山”間四處追逐,狹窄而繁忙的街道潮溼且骯髒,很多孩子都沒有穿衣服,他們露出怯怯的眼神看著我們這些外人,婦女們穿著破舊不堪的衣服抱著面容發黃的孩子,見到我們就過來討錢,眼前的場景讓我們心酸不已。
貧民窟內的房屋多數分為上下兩層,中間用粗糙的木板隔開,無論是底層還是閣樓層高都不到1.5米。這裡的小巷錯綜複雜,巷子裡堆放著回收來的廢品和生活垃圾,散發著濃烈的腐臭味。貧民窟內幾乎沒什麼公共衛生設施,十幾個家庭共用一根水管;大部分居民家裡沒有排水系統,也沒有廁所,也沒有人清運垃圾,不敢想象他們是如何生活的。
我們住的那間五星級酒店設施用品一應俱全,至於傳說中的印度沒有廁所,大概就是貧民窟底層人的生活寫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