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人心中,奧運賽場都是唯金牌論,銀牌和銅牌,有時總是被人習慣性忽略,但在某些競技領域,對不少運動員而言,哪怕奪得一枚銅牌,依舊是值得慶祝的事情,比如乒乓球專案。
乒乓球奧運專案的金牌,多數都被國乒隊壟斷,而在單打領域,銀牌多數時候也是被國乒隊壟斷,對於國外選手而言,奪得一枚乒乓球單打奧運銅牌,就是“燒高香”的事情了。
多數時候,國乒隊都習慣性包攬奧運單打金銀牌,而銅牌多數由外協選手奪得,但在早年間,因為參賽人數沒有當前的限制性,國乒隊在單打專案上是可以包攬金銀銅牌的。
1988年漢城奧運會,國乒女隊就包攬了女子乒乓球單打金銀銅牌,金牌得主是陳靜,銀牌是李惠芬,銅牌是焦志敏。
按理說,國乒隊包攬三枚獎牌,是值得高興的事情,但奪得銅牌的焦志敏卻一臉的不開心,而她不開心的原因也很簡單,就是自己沒能奪得金牌。
或許有人會認為,焦志敏功利心太強了,沒有大局觀。如果你這樣想焦志敏,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焦志敏本有機會奪得金牌的,只是被臨時安排讓球,結果與金牌擦肩而過。
焦志敏為何被要求讓球?因為外協選手赫拉霍娃。當時進入奧運女單四強的選手,只有赫拉霍娃一位外國選手,半決賽陣容是陳靜對赫拉霍娃,焦志敏對李惠芬,因為焦志敏實力強於李惠芬,正常情況下,焦志敏有著更大機率晉級決賽,而陳靜那年才20歲,是年輕選手,對陣經驗老到的赫拉霍娃,並不佔優勢,賽前預測,女單決賽會是焦志敏對赫拉霍娃。
只是,焦志敏曾在世乒賽上輸給過赫拉霍娃,當時教練組擔心焦志敏進決賽會讓奧運女單金牌的歸屬存在更大變數,為了最大限度保障金牌歸屬,決定讓焦志敏讓球給李惠芬。
可惜造化弄人,李惠芬進了決賽,陳靜也出人意料地擊敗赫拉霍娃進入決賽,最終的結果還是焦志敏對陣赫拉霍娃爭奪奧運女單銅牌,最終焦志敏輕鬆擊敗赫拉霍娃奪得銅牌,而陳靜選擇決賽拒絕讓球給李惠芬奪冠。
漢城奧運會乒乓球女單比賽,陳靜成了最大贏家,而焦志敏是最委屈的那個人。
所以在頒獎典禮上,焦志敏面對鏡頭一臉的不開心,設身處地地去想一下,這事換誰都不會開心的。
所以當焦志敏回國後,心中不開心的她,果斷選擇了退役,那時的焦志敏正值當打之年,是國乒女隊的一員悍將,但焦志敏堅持不下去了,就像退役時她說的那句話:八年比賽我讓了五次球,不想再打了。
是啊,焦志敏累了,真的太累了!
競技賽場,本可以揮汗如雨的全力以赴,但總會被安排讓這讓那,換誰都會受不了。
焦志敏之前,何智麗因為拒絕讓球遠走日本,揹負了千夫所指的罵名,焦志敏雖然心有不忿,但並未走何智麗的老路,她選擇了退役,真的就離開了賽場,不再碰球拍,而是選擇出國深造,並進軍商圈,帶著那股不服輸的拼勁,也成為了一位女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