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名片:
董傳家,山東榮成人,1927年2月出生,1940年3月入伍,1945年6月入黨,1981年7月離休。副師職,原156醫院副政委。曾參加過百團大戰、四平保衛戰、安海戰役、遼瀋戰役、平津戰役、海南戰役,曾榮獲獨立自由勳章、解放獎章、勝利功勳榮譽章、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章、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紀念章和“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
董傳家講述抗戰歷史(通訊員 牛賀寧 攝)
身板硬朗、思維敏捷,嗓門中氣十足,94歲的抗戰老兵董傳家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要小不少。
一提起抗戰打鬼子,老人彷彿回到80多年前,打開了話匣子。
“小鬼子燒殺搶掠、專幹壞事,我們就是要打他個落花流水、有去無回!”9月16日,在湖北省軍區武漢第二離職幹部休養所,董傳家向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講述了那段歷史。
為地下黨送信、給八路軍帶路——
他是現實版“小兵張嘎”
時間已經過去了90年,“九·一八”這個時間節點,在董傳家心中還是刻下了難以磨滅的記憶。
“日本鬼子喪盡天良。”董傳家回憶,早年間,不少鄉親赴東北做工伐木,“九·一八”事變後,鄉親們陸陸續續逃回來了。他們親眼看到日本人在東北胡作非為、殺人如麻,老百姓家破人亡、流離失所。
此時,在董傳家的家鄉山東榮成地區,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救亡組織蓬勃發展。
“我的父母、叔叔、小舅都是共產黨員,我家就是一個接頭點。”董傳家記得,當年,家裡經常有人來開會談事,一間偏房常有人借住。
周圍的村莊一個個被日偽軍佔領,特務、漢奸橫行鄉里、魚肉百姓,董傳家恨得牙癢癢。他和小夥伴發明了一種“放風箏”的遊戲,一根木棍綁上自制土炸藥,半夜悄悄爬到日軍的碉堡附近點燃。
“風一吹爆炸聲很大,嚇得小鬼子不敢睡覺,他們以為是八路軍打進來了。”說起這段,董傳家得意地笑了。
還有一次,一名八路軍連長帶隊上山,計劃消滅盤踞在一座廟裡的日軍。廟門緊鎖,強攻不行。正巧董傳家路過,便帶著這隊八路軍繞到東邊的一個山洞進廟,一舉剿滅了這夥日軍。
更多的時候,董傳家是一名送信員。看到這個少年機靈、壯實,鎮上的地下黨員放心地把任務交給他。
“就是一張小紙條,揣在身上像寶貝一樣。”白天特務多排查嚴,送信都在晚上,董傳家獨自一人,一走就是十幾里路,從沒出過差錯。
衝破四道封鎖線,除夕夜打掉日軍碉堡——
他是智勇雙全的“敢死隊長”
和八路軍、共產黨員接觸越多,少年董傳家就越想像他們一樣,上戰場幹大事。
1940年3月,13歲的董傳家光榮入伍,成為東海獨立團的一名戰士。
“那時,打鬼子主要是攻碉堡,部隊每月都要打一兩次。”董傳家用手比畫著,戰鬥都在晚上進行,他和戰友們綁上炸藥包、手榴彈,架著梯子往上爬,打掉了一大批日偽軍據點。
“後來,狡猾的敵人在碉堡外設定了重重障礙。”董傳家至今還記得,有個屯駐重兵的日偽碉堡,設有大樹杈、絆馬索、鐵絲網、壕溝四道封鎖線,讓人難以逾越。
每道封鎖線都是死亡線。董傳家說,絆馬索,人的腳一踏進去,就再也無法動彈,成了活靶子;壕溝,又寬又深,溝裡灌滿了水,溝底還打了很多削尖的木樁,人掉下去不是淹死就是刺傷。
面對敵人狂妄的叫囂“八路軍一年也打不開”,部隊決定攻下這個碉堡,時間定在1945年大年三十晚上。
當晚,董傳家作為班長,帶領全班16人組成“敢死隊”,清障、架橋,為大部隊進攻創造條件。
“我先上,跟我來!”董傳家衝在了最前面,“看到我們要攻進來,日偽加大了火力,子彈從我耳邊飛過。”
不到3個小時,八路軍攻下了這座碉堡。
子彈貫穿腹部,身上多處遺留彈片——
“死裡逃生”的他更加愛黨愛國
“那次行動,我們班5名戰士犧牲,3人負傷。”董傳家說,只要打仗就會有流血犧牲,自己也多次負傷、死裡逃生,“但是自打入伍,就沒有怕過。”
有一次,董傳家和戰友伏擊一隊運輸物資的日軍。戰鬥中,董傳家擊斃一名日軍,正在收繳槍械時,背後突然被敵人一槍擊中,子彈從背部右下方貫穿腹部。萬幸的是,子彈沒有傷到他的重要臟器。至今,老人的背部和腹部還能清晰地看到傷痕。
“頭部、肺部、脖子裡,都還殘留有彈片。”採訪中,記者看到,老人左手蜷曲變形,左手的中指還短了一截。他告訴記者,這是被榴彈炸斷了掌骨留下的舊傷。
從炮火硝煙中走來,董傳家更加愛黨愛國。
“黨要我幹什麼我就幹什麼,幹就幹好!”抗戰勝利後,董傳家先是隨部隊北上又一路南下,一直打到了海南島。入伍以來,他曾榮立戰鬥模範2次、大功1次、小功1次。
解放以後,董傳家擔任某倉庫政治教導員、副政委。當時,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大量生活物資從這個倉庫運往邊境。
“平均每天都要發一兩個車次,上級命令幾點發車,一分鐘也不敢耽擱。”董傳家說,那段日子,沒日沒夜地幹,“連小鬼子都打敗了,這些還有什麼難的。”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江卉 見習記者 魏萌葉 通訊員 徐晶 牛賀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