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下旬,隨著渡江戰役的結束,革命的紅旗已然飄揚在了長江南岸,在突破了天險長江後我軍勢如破竹,兵分多路向南急進,短短几個月時間我軍便解放江南大部,如秋風掃落葉一般席捲華東華南,10月中旬廣州解放,11月初劉鄧大軍兵進四川,歷時兩個月時間解放西南四省,殲敵無數。
當大炮的轟鳴聲逐漸遠去,西南各省也紛紛開始建立人民政府,為了維護西南地區的穩定,我軍隨即開展了大規模的剿匪以及禁菸以及反特活動,僅僅幾個月的時間便摧毀了多個反動組織,逮捕了大量原國民黨殘留人員,並根據他們曾經在國民黨政府內的履歷做出了相應處罰,混亂了數十年的西南局勢終於重歸平靜,當地百姓對我黨我軍的辦事效率以及行事風格做出了一致的讚揚。
時間一眨眼來到了1951年,一份統計好的“被捕國民黨高階軍警特務”的名單湧入到了鄧公的案前,在粗略的審閱了一遍之後時任西南局書記的鄧公當即在名單上劃掉了一個名字——國民黨陸軍上將李杜。
隨後,鄧公便立刻來到電訊室,向關押李杜的地方草擬一份電報,要他們立刻將其釋放,並代表我黨我軍對其鄭重道歉。
收到電報的工作人員當即一愣,為什麼要釋放這個國民黨的陸軍上將?他們的手上難道不是沾滿了革命烈士的鮮血嗎?難道他是我黨的秘密特工?還是說他有怎樣特別的貢獻?
但是命令已經下達,他們也必須執行。
當一切出獄手續都辦齊之後,工作人員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當即把自己心中的疑惑吐露了出來。
李杜也毫不隱瞞的將自己的故事講給了在場的工作人員……
據李杜自己所說,他出生於清光緒年間的錦州義縣,清末的關外可謂是十分動盪,前有數十年不絕的猖獗匪患,後有沙俄藉故進犯東北,當地百姓深受其苦,氣血方剛的李杜見此狀立刻產生了參軍入伍的想法,立志要保家衛國守土一方。
很快李杜便把自己的想法付諸了實踐,當他聽聞新軍正在徵募新兵之後他立刻前去報名,徵兵的長官見身強體壯當即便相中了他,在瞭解到他以前還讀過私塾識文斷字之後部隊長官更是如獲至寶,當即收錄了他並將其派遣至新軍第二十鎮(師)任司書,負責部隊日常行政工作。
在此期間日俄雙方為奪取在朝鮮半島以及我國東北的利益大打出手,主戰場竟在我國境內,清政府對此不管不顧的態度令李杜十分失望,心灰意冷的他此時想過離開新軍,但此時徐世昌的到來又令他重新看到了希望。
徐世昌被任命為欽差大臣主政東北後迅速整頓吏治興辦實業,而散漫渙散的軍隊系統也迎來了一次徹底的整頓,而李杜本人則在這次整軍備戰的大潮中被選為了儲備幹部送入了東北講武堂深造,在講武堂期間他努力訓練刻苦學習,最終以優異的成績從講武堂畢業,並回到了新軍第二十鎮任基層軍官。
隨著廣州起義以及武昌起義等起義在南方相繼爆發,清政府的統治搖搖欲墜,東北地區作為清王朝的發祥地局勢更是動盪,在這樣的一場大變革中,李杜必須做出選擇,究竟是陪同清政府一起負隅頑抗,還是響應革命的號召?其實他心中早已有了答案。
出身亂世之中的李杜雖然早年立下保家衛國的誓言後加入了新軍,但他卻從未在這支部隊中找到任何歸屬,即便是徐世昌主政東北期間的為政舉措十分具有進步意義,但滿清的那些遺老遺少以及舊式官僚始終企圖扼殺東北的發展,早就對清政府失望透頂的李杜隨著辛亥革命的爆發最終選擇了革命的一方。
他當即剪掉了頭上的辮子,並呼籲其他部隊的首領保護革命黨人,雖然在我們看來李杜是順應了歷史的大潮,但在那時沒人知道明天會是怎樣的,清政府究竟是轟然倒塌還是繼續苟延殘喘沒有人能夠下定論,而李杜的所作所為無疑是拼上了性命做出的選擇。
清帝退位後,袁世凱就任大總統,原本的清末新軍全部轉為北洋政府統轄,李杜也由於此前支援革命黨的行為被升任為營長,當袁世凱死後北洋各地軍閥逐漸分裂,東北地區在經過漫長的權力爭鬥後由張作霖所統治,李杜也從此長期活躍在奉軍之中,由於其剿匪有功,很快他就成為了“張大帥”手下的愛將而逐年升遷,直至九一八事變的爆發前他已官至旅長。
當九一八事變爆發後李杜的收到了上級命令改旗易幟,接受日偽政府改編,心繫家國的李杜當即拍案決定同舊政府決裂,在依蘭地區同日軍展開了曠日持久的抗日鬥爭。
1931年底,日偽軍聯合向哈爾濱進發,李杜聞訊後立刻調集部隊向哈爾濱急進,並聯繫了其他抗日武裝的頭領組織起了吉林自衛軍一同趕往哈爾濱,僅僅在自衛軍趕到哈爾濱的第二天日軍便發起了瘋狂的進攻,我軍由於長途奔襲疲倦不堪,再加上剛剛趕到沒有修建任何工事,因此哈爾濱保衛戰進行的異常艱難。
當馮佔海的援軍抵達後我軍終於站穩了腳跟發起了反擊,並一舉擊潰日偽軍的第一波攻勢,我軍也乘勝追擊佔據了哈爾濱外圍的有利地形構建阻擊陣地。
次日,偽軍再度發起突擊,我軍正面抗敵的同時秘密派遣了一支騎兵旅繞後偷襲,再度擊潰了敵軍。
但由於敵我力量的懸殊,我軍最終在抵抗了二十天左右後被迫撤出哈爾濱返回依蘭,一個月後,偽滿洲國政府成立,這個早就被扔進歷史垃圾桶中的滿清遺老遺少再度捲土重來,為了證明東北還有中國人在抗日,李杜決心打一場硬仗揚我國威。
於是他再度率部攻打哈爾濱,並取得了不錯的戰果,但由於李杜部的主力盡數出擊哈爾濱而導致了根據地依蘭空虛,日偽軍也瞅準了時機立刻佔領依蘭,失去後方的李杜部也逐漸在哈爾濱的戰鬥中顯現出頹勢,最終在多方因素下李杜放棄攻打哈爾濱轉戰別處,在日偽軍的聯合圍剿下,孤立無援的李杜部傷亡慘重,最終完全失敗,李杜本人也流亡國外,輾轉多地回國。
回國後的李杜重新進入了東北軍,並積極呼籲國民政府以及東北軍將士出關抗日打回老家去,但等來的結果卻是國民政府電令其前往西北圍剿紅軍。
李杜幾度找到張學良勸說其聯合紅軍共同抗日,最終促成了西安事變,而李杜也在此期間同我黨結成了好友,東北抗聯成立時,李杜還被我黨組織任命為抗聯總司令,但最終由於多方原因未能就職,但他的抗聯總司令的身份卻依舊為中國人們抗日戰爭做了不小的貢獻。
全面抗戰爆發後,李杜在重慶以抗聯總司令的名義為抗日軍民籌糧籌款,最終由於聲勢過於浩大而遭到了重慶國民政府的打壓。
隨著抗日戰爭的勝利,李杜又被賦予了一層身份,而他的生活軌跡也再度迎來了轉變。
1945年,重慶的百姓都沉浸在抗戰勝利的喜悅之中,曾經的東北抗日名將李杜也為自己的家鄉得到解放而感到欣慰,但當他回望自己一波三折的抗日過程,心中難免又有些惆悵。
但很快一封來自國民政府的電報送到了他的面前,其大致內容為晉升他為陸軍上將,並準備派遣他回到東北去擔任家鄉的軍政首腦,前提是要公開發表反共宣告。
他本來很想回到家鄉有所作為,但聽到這附加條件後便斷然拒絕了這項委任狀,並以年事已高為由退出了軍政界。
但軍銜已經授予,此時撤回必定讓蔣介石很沒面子,本就沒有實際軍隊控制的李杜有什麼軍銜也不過是個虛職,於是國民政府也就沒有收回他的上將軍銜,給雙方都留了一點餘地。
但這點餘地對李杜的人生卻產生了重大影響,當重慶解放後,李杜作為“國民黨陸軍上將”當即被我軍抓捕,由於負責逮捕的同志都比較年輕,對李杜的過往也不是很瞭解,便將他同其他國民黨高官一同關押了起來,這一關就是兩年。
好在1951年時我黨我軍開始清查被捕國民黨高層人員時,鄧公在名單中發現了李杜,不然我黨的一位好朋友,抗日戰爭上的英雄就將在監獄中度過自己的餘生了。
李杜出獄後鄧公親自委派幹部前去向李杜道歉,但他本人卻從未怪罪過我黨,並對大家說:我都70歲了,前半輩子什麼苦沒受過,關我幾天不礙事。
從他的話語中我們不難看出李杜將軍有著十分廣闊的胸懷。
之後李杜被國務院委任為全國政協委員,直至1956年去世,他歷經三朝,從清末到民國亂世到新中國的誕生再到朝鮮戰爭打出中國人民的威名,他見證了一個國家逐漸走向衰敗又在千鈞一髮之際懸崖勒馬走上正途,當他離開這個世界的那一刻,他已經沒有了任何遺憾,因為他的願望早已實現,願家鄉美好,願人民幸福,願祖國不再受到欺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