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7月,未來臭名昭著的甲級戰犯漏網之魚岡村寧次,接任侵華日軍華北方面軍總司令。
自百團大戰之後,日軍加大了對敵後抗日根據地的掃蕩,而岡村寧次上臺以後,制定的“c號作戰計劃”和“特別挺進殺人隊”,讓情況更加嚴峻。
但岡村寧次的目標並不只在消滅小股抗日武裝,而在於透過系統的“大掃蕩”找出八路軍指揮部的位置,並一舉殲滅。
如今的“抗日神劇”總是把日軍拍得一言難盡,似乎他們除了裝備精良完全就是一群蠢 貨。
事實是,絕大部分的日本兵都接受過正規軍事訓練,除了戰場上的正面對抗,追蹤和暗殺這些偵查手段他們也很擅長。
岡村寧次手下的宮本雄一,甚至帶著自己一個班的部下裝成八路軍,摸進了太行山銅家峽藏了二十萬擔軍糧的山坳裡。
他們的偽裝和演技都很高超,要不是機緣巧合下被撞破身份,不止軍糧不保,可能還會他們抓住機會直搗黃龍——畢竟銅家峽到最後突圍的十字嶺,只有50多公里的距離。
300人對一萬人,必死局面下的奮力突圍
在岡村寧次的步步緊逼下,到1942年5月,日軍已經來到了當時八路軍麻田總部所在地的外圍。
而麻田總部作為根據地前沿,除了軍事機構以外,還有北方局黨校、魯迅藝術學校、新華社華北分社等一系列機關單位,共有8000多人,其中絕大部分並沒有作戰能力。
並且由於之前探測到的“特別挺進殺人隊”令指揮部,察覺到日軍似乎有更進一步的陰謀,於是大部分作戰部隊都被派往前線,後方只保留了少量警衛部隊。
而日軍方面,則有3萬精銳分中、左、右三路挺進,其中還有岡村寧次引以為傲的殺人機器36師團。
當時的總指揮部由彭老總、左權、羅瑞卿三人共同領導,明確敵情後,三人立刻決定分別帶隊從不同方向掩護群眾突圍。
5月24日,左權率部掩護2000多人往東撤離,想在日軍包圍圈合圍前從十字嶺突圍。
當時奉命斷後的是左權手下一位李姓營長。情況緊急之下,左權將軍只來得及對他說一聲“謝謝”,不久後左權將軍戰死。
一天一夜的激戰後,李營長所率營部幾乎全軍覆沒,李營長本人戰死。
“有槍的留下,沒槍的跳崖”
在餘下不多的警衛兵掩護下,群眾仍然在奮力突圍,其中包括魯迅藝術學校的培蕊幾人。
她們在編劇老楊的帶領下,想要抄小路繞過日軍。但是幾個姑娘加一個有點年紀的文弱書生,很快就被日軍追上了。
日軍掃蕩晉、冀地區時的暴行,姑娘們都有耳聞,燒殺搶奪、姦淫擄掠無惡不作。在發現日軍跟上來的一瞬間,幾人都脊背一涼。
可就在她們晃神的一瞬間,老楊卻忽然伸出雙臂擋在她們跟前,嘴裡說著“我保護你們”,手上的動作完全是本能。
不等姑娘們反應過來,老楊的背後就透出一個血色刀尖——他已經被一刺刀刺穿了胸膛。
來不及哭喊,姑娘們趁著機會回身往山上跑。同時,槍聲響起,似乎是後面的追兵倒下了幾個。
還沒來得及鬆口氣,就聽見那邊有人喊:“有槍的留下,沒槍的跳崖!”
培蕊終於想起來抬頭往前看,這才發現前方沒有炸彈炸出來的煙塵的地方是一道懸崖,崖邊有幾個拿著步槍的八路正在開槍。
剛才喊叫的人應該就是他們,因為有人手裡的槍沒了子彈,他折斷槍桿後回身就跳下了懸崖。
前幾年有人穿鑿附會,看了一點所謂“揭秘”就信口雌黃,說當時跳崖的有幾千人。明著是說當時眾人視死如歸,實際上用心險惡其心可誅。
沒有一個共產黨戰士,會在手裡的子彈沒打完之前就選擇自殺,他們是用牙也要咬下敵人一口血肉的軍隊!
在手邊的岩石甚至樹枝都被扔光以後,培蕊也跟著尚存的幾人跳下了懸崖。
弄璋之喜找回來的救命恩人
培蕊清醒過後,發現自己在一個老鄉家裡。當她得知跳崖的百多人中只有自己被救時,終於無聲地流下眼淚。
等到傷一養好,培蕊就立刻出發去尋找大部隊了——她從老鄉那裡得知救自己回來的人叫陳志堅,是柳州兵工廠的工程師,那麼他很有可能也會跟隨大部隊撤離。
在公在私,自己都要跟上大部隊。
然而培蕊最終找到了組織,卻始終沒有找到自己的救命恩人。
35年後,已經52歲的培蕊跟丈夫一起接待遠道而來的親家——他們的兒媳婦剛剛為家裡誕下一個小生命,親家是來探望的。
培蕊跟丈夫是在部隊認識的,他們的親家公老高做的工作也跟軍事有關,他退休前是一家軍工廠的廠長。
年齡相近的四人聊著聊著,就聊到了42年的那次大掃蕩,和十字嶺上慘烈的突圍戰。
“當年跳下去的時候什麼都沒想,子彈打完了,槍撅了,石頭樹枝都扔光了,不跳崖等著當俘虜嗎?”培蕊在席間哈哈笑道。
親家公老高的表情卻浮現一絲驚訝:“你就是當年跳崖被救回來的那個?”
培蕊的笑容淡下去,點頭道:“嗯,當時懸崖邊上好多人,後來我去看過,都沒活......”
老高的注意力卻不在這上面:“我以前一個同事,被人看到曾經在撤退途中揹著個女兵,他說是從崖下救下的人,當時沒人信他......”
不等他說完,培蕊就顫抖著問他:“你的同事,是不是叫陳志堅?”
結語
77年中秋,老高夫婦趁著陳志堅生日將近,為闊別35年的二人辦了一場家宴。
培蕊在遠遠看到那個身影以後,就確定他是自己的救命恩人,立刻上前給了他一個大大的擁抱。
可是像培蕊這樣幸運的人能有多少?更多的人在硝煙中殞命,再也沒有機會娶妻生子,看到後來的國泰民安。
歷史應該被銘記。
不是為了宣傳仇恨,是為了記住當年弱小的我們,還有明知不可為仍義無反顧的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