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的大學生,他們還都是天真爛漫的,還不懂社會上的險惡,心裡只有學習,大學的生活是多麼的美好和平順。可隨著時間的推進,轉眼間,大學四年的時光就要結束了,這意味著,他們要面臨著畢業,實習步入社會就業,這時就有的學生髮愁了,因為他們一直呆在舒適的圈子裡,從未步入過社會,對此他們的內心都是恐懼和迷茫的。
在加上隨著社會的發展趨勢,就業形勢也是越來越嚴峻,面臨著畢業就失業的尷尬境地,畢竟那些企業也都是想要優中擇優,只有實力與才華集於一身,複合用人單位的需求,才會從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佼佼者。
可是,絕大多數的大學生都還未曾嘗試,就想要逃避,有的學生乾脆回到了自己的家鄉,有的學生將目光轉向了考公務員或考事業編等,有的學生更是本科,畢業後選擇了繼續考研或出國深造,從而提升自身的實力。
如今有一種“新型啃老”,在90後這個群體開始蔓延。相信大家一聽到“啃老”,首先就會想到沒出息,懶惰,靠父母養活等關鍵,而我國首批啃老族的70後大多已邁入了50歲,這也就意味著,父母都已經離世,無法繼續啃老,這也就導致了,既沒有父母在身邊,又沒有能力養活自己,只能靠乞討和拾荒為生,在大街上更是隨處可見。
“新型啃老”開始蔓延
可如今的“新型啃老”,95後大學畢業後繼續考研,或是考公、考編,也許他們認為,自己寒窗苦讀十餘年,無數個挑燈夜戰的夜晚辛苦付出後,再接受完高等教育後,不想要走入基層,而父母難以察覺,還稱讚子女孝順,因為孩子很努力。
其實有的學生在本科畢業後,因未找到心中滿意的工作,才會將目光轉向考研或考公、考編,備考非常的積極;而有的學生則打著備考的噱頭,在家考研就是考事業編制,在家備考,整日在家遊手好閒,無所事事,還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靠父母養活。逐漸就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活,沒有了前進的動力,成為了一名啃老族。
事實上,如今,當代大學生的心氣都非常的高,認為自己比平常人多讀了那麼一點書,就認為自己飄上天了,無人能比,更認為自己畢業後值得高薪資、好待遇,對於那些好工作更是唾手可得。筆者想說,還是要認清現實,畢竟社會的現實就是理想有多麼豐滿,現實就有多麼的骨感。
很多大學生認為,大學畢業後,能學到的知識就已經結束了,實則不然,正式大學畢業後才是第一課的開始,而步入社會的第一課就是要學會謙虛和腳踏實地。所以,現實與理想的差距導致了當代大學生的目標雖然是考研和考公、考編,事實上,他們還想要看一看有沒有其他的“出路”。
其實學生畢業後,選擇考研或考公務員若不堅定自己的目標的話,只是“陪跑”的,尤其是在競爭如此激烈的情況下,若沒有一個堅定的意志,那將毫無意義,而學生畢業後並不代表一定要考取公務員或考研,人生的道路上還有很多種可以實現自己成功人生的岔路口,只要像高考中想要考入一所理想的大學,那樣堅持和不懈的努力,每個大學生也都會有屬於自己的舞臺,在自己的領域裡發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