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松腰的問題
簡單說神意做主宰,指的整個生命活動,一個人有神、有形,在全部的生命活動當中,在這個練功過程當中應該是神意做主宰。那麼在有形的身體這個範圍裡邊,這個時候運動應該以腰做主宰。這是兩個問題,一個是形,一個是神,這兩個成為整體的時候神做主宰。在形的活動裡邊,是腰做主宰。
當任何一個形體活動都應該和腰有連帶關係,平常可能感覺不到它,到了腰有病的時候,可能就覺得了。走路走不了,坐著拿東西也拿不起來,一拿腰痛不會使勁,同學們將來試著看,腰疼得非常厲害時,翻身也不好翻,在病理狀況下,由於腰的功能低下了,有了障礙了,就能感覺到它了,你要用它,它不聽使喚了,不能支援你工作了,你就覺得它不行了。所以腰在日常生活當中主宰作用不容易體會到,就是不知不覺腰就起作用了。當有障礙後它不起作用就顯現出來了。所以,同學們要對腰有所重視。我們練功時要特別特別重視它。我們腰的動作和腰的形態做的不合度,那麼我們練起功來就有很多的影響。
過去有不少練功者出毛病、出問題,也就出在腰上。我認得幾位老前輩,他們就是練功的時候,看來腰的問題沒解決了,功夫也很好,就是腰沒解決了,到了晚年,有的是半身不遂,死了。
有一個老前輩練太極拳的,那應該算是我師叔的,他到晚年先後得了三次半身不遂,第一次慢慢慢慢練功練得好起來了,以後又得了,得了又好起來了。然後又得了,文化大革命時送回家去了,最後怎麼死了不清楚。有的老前輩腰問題沒解決,最後得心肌梗塞,死了。我的一個最早的老朋友死的是62年,他活的年歲並不大,他的功夫也很好,可是呢?56歲心肌梗塞死了。這個情況為什麼?就是因為腰問題解決不了,周身的氣血不能非常的融通,很多地方的氣走的路就不暢通,這樣練功練功,練到一定程度過不去,那就出問題了。
關於這個問題不是我一人講的,原來周潛川老先生在世時,他也談過這個問題,有些個人由於腰的問題解決不了,陰陽不能掌握平衡,到最後就出問題了。所以練智慧功要特別注意腰的問題。腰問題解決了,再練氣功那是一順百順。
現在練自發功的人,如果真要是能把腰解決了,保證出不了自發功。一百個,一百個不會出自發功,你想讓他動,他也動不起來,他不動。因為氣足了以後,咱們講丹田這個地方是屬於人的重心,氣往這充的多了,腰問題解決了,腰往後放鬆了,氣那容得多,氣很好往周身各個地方充。腰這就不好充了,一般的人腰都往前塌著的,咱們剛才畫的生理彎曲,頸椎往前塌,胸椎往後塌,腰椎又往前塌,腰椎為什麼要往前塌呀?他不就是為了保持人的中心的平衡嗎?人體有個重量,要保持箇中心,這個平衡怎麼保持?那就需要人體整個重量的中心在那去集中力量。如果那個地方的力量比較足,按氣功來講,那氣就足。氣足,有力量了,好保持平衡了。如果氣不足了,脊柱就得往前塌,脊柱一彎曲,這樣保持前後的平衡度。身體越弱的人,脊柱彎曲越大,越變曲,因為上邊有個腦袋壓著,身體弱,氣不足,脖子就往前塌,一塌前後一綜合,平衡了。
丹田氣不足,上身力量往下一壓,腰就往前一塌,整個健康度不夠了,力量不夠了,腰塌得很厲害的人,重東西壓一壓受不了,因為彎曲度越大,越不能承受壓力。一個直棍,它承受壓力很大。一彎曲,受不了了,為什麼呢?它這個作用的力點不統一了。所以人體脊柱彎曲就這麼形成了,對於我們練氣功懂得這個道理了以後就得千方百計把這個腰弄直了,但你要把它硬弄直了,氣不足也直不了,直不起來。有很多人比較瘦弱的人,他非得彎著腰,委屈著一呆,他那麼待著就是舒服,你讓他起來,氣夠不著,太難受了。健康的人是想像不出來怎麼能這樣待著的,但瘦弱的人氣不足,習慣了自然了。所以我們一方面要養氣、練氣,一方面要有意識地去糾正這個不健康的形體。
這就是我們智慧功要求要松腰。腰不要那麼緊張,有的腰挺緊的,要把它鬆開。鬆開包括腰部的肌肉,包括了腰部的脊柱,脊柱旁邊的韌帶,這些個地方都要鬆開。要鬆開那就要有氣去供應它,那怎麼辦呢?有意識地往那貫氣,一貫氣時,咱們捧氣貫頂法,點命門、點肚臍,點這幹什麼呢?進氣,氣足了,鬆開它。鬆開以後就能夠隨便活動了,如果我們光知道往裡邊貫氣,不懂得松腰是什麼樣子?那就還不能主動用意識來解決這些問題。
因為咱們練智慧氣功強調主動性運用意識,透過意識來領著氣往那去充,往那解決它。首先我們要懂得松腰是什麼樣子?我記得我在70年代講氣功時就講過,說龐老師松腰是松什麼?在哪是腰啊?我說腰帶那。腰帶那?哪個脊柱?什麼地方?我說整個一條脊柱都算上。脊柱算上、韌帶算上、裡邊的韌帶、外邊的韌帶都算上、旁邊的血管也算上那才行。但是我們搞氣功不具體講解剖的東西,就講那腰的形狀。
什麼樣算做松腰了?你那麼坐著會腰椎往前塌。坐著的時候腰往前塌,把肚子腆出來,腰往前塌著,但是不能把胸脯一塊都腆,腰往前塌胸脯得含起來,這就算坐著鬆了腰了。一般人坐著松腰怎麼松?腰往後一弓,弓出個大羅鍋,一個弧形。咱們這不行,要有兩個弧形,就是站著的那個形式。坐著的時候符合站著的脊柱的要求,這是算鬆了腰了。當然頭頂要放鬆,頭要中正。站著的時候按照普通人坐著的姿勢,咱們智慧功都是反其道而行之。把日常生活中的要求都反過來,日常生活中你會這麼動,練智慧功還得要求你會那麼動。咱們叫完美身心嘛。
什麼是完美身心?日常生活一個美才一半,日常生活當中意識往外放,腰往前塌。練氣功要意識往回收,使意識完美了。有往外來的也有往裡邊去的。形體上日常生活中往前去,我現在讓你往後去。你坐著往後來,我要你往前去,一反一正。這不就完美了。完美身心就這麼簡單。能夠出來的東西,還得會進去才行。一出一入,一個整的,你光會出就不行了,這是很簡單的道理。我們智慧功要完美身心,要這麼去體會,有個什麼功能,要看是不是完整的,是否一出一入、一反一復、一個反覆才是一個圈。否定之否定,過去再回來,這才叫完美。
腰怎麼樣才會松,坐著問題不大。站著的時候就難了,因為大腿骨與骨盆相連線,骨盆與脊柱相連線,三節的,像三接頭皮鞋似的。腿是一頭、骨盆是一頭、脊柱是一頭,還有腦袋是四接頭。但接頭沒在一條直線上,一壓就不容易掌握平衡了。如果氣足了,拿氣一充,把頭充起來,裡邊的氣也足起來,脊柱就直起來了。懂得這個道理就要有意地把脊柱往後放。地方大點,丹田氣多裝點。如果骨頭把丹田氣的地方佔了,就不叫丹田氣了,就成了丹田骨了。尤其女同志身體比較弱的,生小孩子以後往往都是肚子往前挺,腰往前塌,骨頭都跑到丹田裡邊來了,躺在床上由於丹田氣不足從小肚子一摸,就摸到骨頭了。說明丹田氣非常弱,腎氣不足。這是診斷腎氣不足的一個明顯標誌。我們糾正它就是把骨頭退回來,把地方讓給氣,氣練足了,也有地方裝了。如果不有意識地去解決松腰問題,老是習慣塌著,不去改,氣足了裝不下就往外擠。練功練得氣挺足,收不住就擠跑了,彎曲的地方不好過去,到了後邊大腿根環跳往外跑,也從胳膊往外跑,這就是自發功。
自發功基本上都是從下邊的環跳穴(屬少陽膽經)、秩邊穴(屬膀胱經)、從痛部肌肉上到上邊肩井穴,還有曲垣穴(屬於少陽三焦經和手太陽小腸經)一抻自發功就來了。所以身體越虛弱的人,出自發功越快,有點氣就擠跑了。懂得這個道理自發功有時候也能把腰抻開。不懂得這個道理,光發、發、發了三年還發,把氣都發跑了。因為自發功快,如果自發功能解決問題,一般最多不超過三個月。如果三個月還解決不了,就說明衝不過去了。自發功有一整套理論,懂得這個道理,腰一放鬆,尾閭向下一垂,氣就走上去了。你就讓他出自發功也不會出的。
我們練智慧功首先要解決腰的問題,咱們的三心並站莊那是解決腰的。以前我們練功時,練站莊解決松腰的問題,是站了半年把腰站開了的。老師給擺,我站開了以後琢磨這規律,琢磨出後面的三角形,找這個東西。讓老師給驗證一下,老師說可以這麼搞。三心並站莊是我們的基本功,本身就可以松腰、垂尾閭。現在還有更新的方法練蹲牆,一開始,掌握不了平衡,腰鬆不開就往後栽。
我以前練過太極拳,已經可以帶著師兄弟打拳了,但老師說全不行,到底是拳不行還是全都不行,愛怎麼領會怎麼領會。怎麼算行呢?“給我蹲著去!”站莊不叫站莊,叫蹲盆子。老師一擺,蹲了半年,行了,開了。因為一開有了感覺,老師才叫練拳。從太極上式,攬雀尾變單邊,打了整整三個月。老師說湊湊合合算行啦。打拳一動會轉關了,關節會轉了叫轉關。如果你不松腰,湊合都不行。腰就那麼關鍵。講這麼一段小插曲是讓同志們重視腰。你們可別拿它不當一回事,沒有多少人講這個東西。就1936年出版的陳微明寫的一本太極拳拳譜上,講36種發勁時談到松腰的問題。其它任何書都沒有。我看了幾十種武術書裡面沒有第二本公開寫松腰問題的。
所以希望你們懂得這個道理,把它當作好東西,當作寶貝去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