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三鎮中,漢口因昔日租界的歷史緣故遺留下了大量西式建築,這在今天的漢口租界遺址一帶非常普遍。
其中,黎黃陂路更是成為一條歷史文化街區,被譽為街頭博物館,展現著昔日“東方芝加哥”的風采。
西式建築的遺存,小資生活的情調,歷史和當下文藝追求的衝撞逐漸疊合,黎黃陂路算得上初識“近代漢口”的一個好去處。
但今天要分享的,卻是距黎黃陂路不遠的另一條路:車站路。
它東南到沿江大道,西北到大智門火車站,中間與洞庭街、鄱陽街、勝利街(原名德託美領事街)、中山大道(原西貢街)交匯,全長750米,寬10-15米。
兩側分別與黃興路(原名巴黎街)和蔡鍔路平行。
這條不足千米的道路,不論是從交通規劃還是城市佈局中,都佔有重要地位。它形成於漢口法租界成立以後,從1896年到1943年,一直是當時法租界的重要幹道之一,法租界工部局、巡捕房、兵營及許多重要洋行、俱樂部均設於此。
由於法國人將這條街道分為三段式,因此擁有多個名稱。大智門火車站至中山大道,命名為瑪領事街。洞庭街至沿江大道,叫威爾遜路。20世紀30年代,中山大道至洞庭街這一段,叫作勒滿沙街。
1946年抗戰勝利後,法租界被收回。這條幹道因以其正對大智門火車站,易名為“車站路”,並沿用至今。
站在路口,其盡頭就是大智門火車站,又稱京漢火車站,始建於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 建築風格為法式,立面有兩座塔堡,均高20米,塔端為呈綠色流線方錐形,主出入口系由並列的三洞六扇門組成,設於大廳正中。
其立面的半圓窗戶之頂上,有一隻振翅欲飛的蒼鷹,鷹的下方刻有“京漢火車站”五個大字。牆面、窗、簷等部位以線條和幾何圖形雕塑裝飾,體現了西式新古典的風格。
經查資料得知,一樓正中大廳是候車廳,售票在一旁;二樓為辦公區。
這是中國第一個長距離準軌鐵路的南端終點大型車站,也是漢口最早的火車站。這座火車站自建起後,就見證了漢口、乃至中國的近代歷史發展。
清宣統三年10月10日,即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發,清政府官員從這裡爬火車逃往北方;1937年9月17日,國民革命軍陸軍第9軍軍長郝夢齡從這裡北上抗日;
20世紀40年代,被日軍非法侵佔為軍事用地;1949年8月,武漢解放後,循禮門車站與之合併,並將站名改為漢口站;1951年4月,梅蘭芳第5次來漢口,就著裡下車出站,戲迷將出口以及整條街堵得水洩不通;
20世紀80年代,大智門火車站依舊車來人往,熙熙攘攘;1991年,隨著漢口火車站新站的建成,這座具有珍貴歷史意義的大智門火車站就此退出舞臺。但新的漢口站與它的外部造型十分相似。
2001年6月25日,大智門火車站作為近現代重要史蹟及代表性建築,被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2019年4月12日,大智門火車站作為京漢鐵路的一部分,入選“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第二批)。
今天的大智門火車站早不見遊人進進出出,也不見喧囂與熙攘。暮色下的門前,除了偶有往來車輛,歷史的往事已塵埃落定,但車站內仍有微光。恰巧一個年邁的老人從這裡走了出來,他告訴我,這裡不對外開放,但仍有部門在裡頭辦公。
火車站門前的側面,有一顆巨大的梧桐樹,在夜色燈光下的對映下,梧桐樹葉泛著深厚的秋黃。秋風乍起,歷史無從動搖,它堅固地見證了中國近代鐵路建設、見證了武漢歷史的發展。
當年的鐵路不進城,京漢鐵路到漢口後,就沿長江方向走,依次經過大智門、循禮門直到玉帶門。
而大智門這一站,由於交通四通八達,透過車站路、中山大道及一元路的連線,向北延伸至長江碼頭群,構成了當時大漢口地區實現全國水陸交通聯運樞紐,形成當年包括茶葉、桐油、蛋品等出口貨品商貿流通的樞紐點,這給近代武漢快速發展和輝煌成就帶來了重要影響。
如今,成為歷史遺蹟和重要文物的它,除了不可忽視的歷史價值、社會價值和藝術價值,它在某種程度上與漢口人的生活也緊緊聯絡在一起,以另一種方式或另一種身份繼續發揚著它的作用。
因歷史的緣故,街道兩旁還保留了一些當年的洋房樓院,以及漢口特有的“裡份”建築群。 它們與大智門火車站共同勾勒了一幅百年曆史的滄桑畫卷。
暮色蒼茫,華燈初上,車站路的餐飲店開啟了夜間煙火氣模式。
但這並不是一條小吃街,幾乎沒有遊客會跑到這裡來覓食,這是本地人和附近居民過早、消遣的去處。一些商鋪已經把桌椅搬到了馬路上,夜市經濟的繁榮景象彷彿不久就要呈現。
而我,轉身朝向另一條路,直奔一元路(下期主題就是它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