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見的,也最壯烈的,是拼到彈盡糧絕,知道打不動了,就此淡出江湖。
如鄧肯2010年減重時所謂,他要打下去“直到我車輪掉落”。
鄧肯在1997-2015年間,無論資料高低,每36分鐘永遠都有17分11籃板2封蓋以上的表現。決定他資料的,只有出場時間多少而已。
2015年與快船七場大戰,39歲的他對決小喬丹和格里芬,還有場均18分11籃板59%的命中率。
2015-16季,鄧肯場均25分鐘9分7籃板3助攻,每36分鐘12分11籃板4助攻2封蓋。
對雷霆系列賽,場均23分鐘6分4籃板。40歲了,確實跑不動了。
於是下場時,抬手告別。
1986年伯德三連常規賽mvp之際,如日中天。
但麥克海爾當時就預言,伯德會在自己依然是帝王時退役,會在他覺得自己無法統治時退役。
因為伯德的自尊,不會允許自己當個替補,日日受人羞辱。
伯德1988年背壞了,之後三年狀態大跌。
生涯最後一年,35歲了,因背傷只打了45場,沒事去醫院做牽引。
但還是場均20分10籃板7助攻命中率47%三分率41%罰球率93%。
退役前兩個月,還對那年西部冠軍開拓者拿下49分14籃板12助攻的傳奇之戰。
而且伯德退役後,再也沒試圖復出,也沒參加什麼全明星三球戰之類的活動。
一切都源於他的自尊心,他的高傲。或者用中文網際網路習慣對他的說法:
他的逼格。
他的老對手魔術師1991年時31歲,常規賽mvp只輸給喬丹,帶湖人進總決賽也只輸給喬丹。但因為HIV,於是退了。
但他不甘心啊,他有自己的商業版圖啊。所以1992年全明星復出,還拿了全明星MVP;1992年夏天還帶夢一隊去巴塞羅那,拿了奧運會冠軍。
魔術師就是個不甘寂寞的性格,1995-96季又復出了,打得挺好。但1996年首輪,湖人被大夢蹂躪,隊裡亂了。於是魔術師再退。
魔術師自己描述過:他渴望比賽,畢竟他的一切榮耀都從籃球場上來;他有自己的商業版圖,所以有機會,也還想繼續打球。他們總想把自己的商業價值榨乾為止,到確實榨乾了,才退。
如果魔術師1996年不退的話,接下來一年,我們將看到一支球隊有:
魔術師,科比,鯊魚。
看著這三個名字,想象一下那場面……
最複雜的,像喬丹這樣,何嘗不知道1998年帶公牛奪冠是個完美結果,但他後來肯在奇才復出,也是因為他當了奇才小老闆,有了商業合作。
話說,喬丹自己1993年第一次退役時年方30歲,幾個緣故。
一是如他自己所言,那時他三連冠,有王朝,到巔峰,無所追求了。
二是他的家庭變故,眾所周知。
三是,他確實累了,場上場下,心力交瘁。1993年4月常規賽結束前夕,他打電話跟北卡大學的迪恩·史密斯教練訴苦,他跟教練說他聽到喬丹說出“我覺得我需要休息”,史密斯也勸喬丹“這是一段偉大的旅程,你已經完成了很多。”喬丹說:“是的,結束了。”
後來1993年季後賽期間,他被媒體追慘了。他去大西洋城賭博的事,被拿來做文章。
1993年10月6日,喬丹宣佈退役時,先說“我失去了打球的願望。”
再一句是給媒體的:“你們這些人可以上別處挖掘故事了。”
第二次退役,則跟那次停擺有關,眾所周知。
1968年他就想退,一是因為離婚了,心情抑鬱;二是因為馬丁·路德·金逝世了,拉塞爾作為一直為有色人種奮鬥的運動員(他是職業體育史上最早的黑人教練之一),也很絕望,夏天不訓練,發胖。是被大家勸著,再打一年。
結果1968-69季帶著垂老的凱爾特人,東部第四,殺到總決賽,4比3幹掉三天王的湖人,拿到十三年裡第十一個戒指。那才真功成身退了。
1972-73季,36歲的張伯倫還能打滿82場,場均43分鐘13分19籃板5助攻命中率73%。
總決賽輸給尼克斯,他還是能場均12分19籃板4助攻。
只要他想繼續,大可以繼續打。
但是……以下摘自我自己的《籃球群星閃耀時》。
1973年夏天,ABA的聖迭戈征服者隊給張伯倫開了價碼:球員兼教練,一年60萬美元。張伯倫愉快地簽了約,跳槽過去了。
然而洛杉磯湖人不答應,指出張伯倫違反合同。最後張伯倫只好在聖迭戈當了一年籃球教練。
他的助理教練斯坦·阿爾貝克後來說:“張伯倫對職業籃球很有感覺,但日復一日的執教讓他無聊,他沒有耐心。”
於是張伯倫將執教工作交給阿爾貝克,自己到處溜達,還曾經為了給自傳籤售,錯過了一場比賽。
一年下來,他帶領的征服者隊37勝47負,每個主場只招來1843名觀眾。張伯倫大為不滿。於是1974年,他就此離開了職業籃球。
還想千方百計打下去呢,但球隊不給合同了。
絕大多數非超級巨星,最後都是這樣的。
喬丹在1984-1998年間,唯一一個健康完整賽季而非得分王的,只有新秀年:那年的得分王是伯納德·金,場均33分。以前提到過,許多得分王晚年,都晚景淒涼。因為得分王許多不算全面,又當不好角色球員。一旦沒了得分能力,別的缺點很容易暴露出來。所以被拋棄時,也來不及告別。
也就是那年,金膝蓋廢了,停了一整年。
但他轉型,復出。1990-91季,金34歲了,場均28.4分5籃板5助攻。
這是史上最大跨度的轉型:受傷前,他是NBA最具有爆發力的進攻手,招牌技巧是背身要球,翻身,或高難度後仰中投,或一個大轉身欺入籃下。他總能夠靈活要到位,近筐接球完成進攻。
膝蓋廢了之後,他沒有了速度,雙膝也不那麼聽話,沒法在籃下游竄。於是他開始成為一個外圍球員:面筐,試探步,假動作,伸腳佔位,突破……晚年的他,幾乎不依賴速度,而純粹是意識、節奏的產物。
1991年,他還被當作夢一隊候選討論過。他和威爾金斯是同時被否決的。理由:威爾金斯“打球簡直是為了錄精華鏡頭”,而伯納德·金“膝蓋毀到防守端無法橫移了”。就這麼個膝蓋,還能場均28分。
但馬上就要結束了。
34歲那年重歸巔峰後,他開始謀劃做手術。子彈隊的主教練昂塞德愣了:一個34歲老傢伙做手術,要休養兩年……
1993年1月,子彈不想再養閒漢,就把他裁掉了。沒人給他合同,他只好退了。
就這樣,34歲還能場均28分的人,一個手術休養後,就退了。
在金退役後,《新聞日》提了疑問:為什麼以34歲高齡還要做手術、休養,以期繼續在NBA打下去?
“我的理想有兩個。”36歲的伯納德·金慢吞吞的說,“一個是得一枚戒指,沒有;一個是得滿二萬分。我退役時,得了19655分。”
“所以,冬天到來時,我膝蓋會恢復一點。我會跑到後院的球場,投進350分。對,就是這樣子。這樣,我就能夠進入二萬分俱樂部了——這就是我一直想繼續打球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