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留頭腦發達的個體,培育高智商群勢,以求穩定和提高競翔成績。
1、鴿眼不宜作為選留競翔鴿的首要條件。
我國有許多信鴿愛好者都是以鴿眼作為選留競翔鴿的首要條件。我也不例外。但是透過多年的觀察和實踐,我瞭解到,鴿眼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變化著的;有的特徵要10歲以上才出現。如果一隻鴿子出世後不參加競翔,它的眼睛保持成年時的狀態,直到壯年以後才逐漸老化。育雛,營養不佳,情緒影響、生病和缺乏陽光,運動也會使眼睛發生變化。特別是參加競翔的鴿子,它們的眼睛變化較快。賽鴿從一歲開始,連續兩、三年參加競翔,它的眼睛是一年年地逐漸向——競翔型——的方向演變的。如果一隻鴿子只參加競翔,沒有讓它大量育雛,那麼曾經由於競翔發生變化了的眼睛,還會恢復原來的狀態。奪冠鴿的眼睛是透過較長時間的劇烈運動和精神高度緊張形成的,隨著頻繁的竟翔逐步深化,與一隻沒有經過競翔鍛鍊的鴿絕然不同。但是,這些後天獲得的性狀並不遺傳給後代。所以要在一歲以下的鴿子或在沒有參加過競翔的鴿中,物色一雙具有多年競翔經歷鴿那樣的眼睛,這是無法做到的。奪冠鴿是幾千乃至幾萬羽鴿中的尖子,以它作為在自己棚中選留競翔鴿的標準是不符合選留實際意義的。眼睛人選的鴿子,未必一切都好。當幼鴿的眼睛初步看出端倪時,已達七、八個月齡了,此時將它淘汰,未免浪費太大。有此幾點,我認為鴿眼不宜作為選留競翔鴿的首要條件。
2、為什麼要以賽鴿的腦殼作為選留競翔鴿的首要條件?
今天的賽鴿,歸巢能力遠遠超過了野生巖鴿日常活動的生活本能。所以能達到如此的水平,關鍵是人類改變了它們的生活方式,不斷加強訓練、使用和長期定向培育,促使它有機體的各個組成部分,向有利於競翔的方向演變。尤其是思維繫統的運動鍛鍊,大大提高了自身的質量和功能,使歸巢的本能得以不斷地發展。
只賽鴿從遠地歸巢,沿途要“鬥天”、“鬥地”和“鬥天敵”,在覓食、找水和棲息時,還要與捕捉它的人鬥,隨時隨地都要對客觀外界做出正確的估量和對策。如果沒有一個智商較高的頭腦,一旦遇到障礙,就會出現導航失誤、反應遲鈍、戒備鬆弛,應變乏術和意志衰退等情況。由此而產生的後果,輕則迷航,重則丟命。對此,許多前輩賽鴿家是有深刻體會的。所以他們在自己的著作中為我們指出“賽鴿的頭要大,要圓”。有許多賽鴿家以賽鴿的眼睛作為選留和選拔競翔鴿的首要和主要條件。然而,從部位的功能來說;眼睛不過是接受外界資訊的器首之,既不是綜合分析、概括資訊的部位,更不是後面作出決策和發號施令的部位。作出決策和發號施令的部位是中 樞神經,它在歸巢中起著戰勝一切困難和主宰“命運”的作用。視覺部位只起著觀察和傳遞外界資訊的作用。所以,不應以眼睛作為選留競翔鴿的首要和主要條件,而應以主宰“命運”的部位——腦袋,作為選留的主要條件。換句話說,一隻鴿子能否勝利歸巢?至為主要的起決定性作用的是依靠自己的智慧和毅力,而不是眼睛。
有人會問,頭腦的優良與否是看不到摸不著的東西,怎樣掌握呢?內在的東西確實是看不到的,不過思維是物質(腦細胞)產生的。同一生物的同一部位,細胞數量愈多,能量也越大。因此,部位質量的優劣,首先是從其細胞的數量來決定的。所以,凡是某一部位較同類為發達者,必然較優。這個論點既符合進化論的觀點,也符合唯物辯證“量變到質變”的觀點。因此,內在物質條件豐富與否必然表現在外觀(腦殼)上。這就成為可以摸得著的東西了。
透過數十年的實踐和觀察,我發現許多優異鴿都具有一個良好的頭形——腦殼。
3、賽鴿腦殼的形態及容量。
為了便利論述和比較,粗略地將賽鴿腦殼的形狀分為5類8個型。
第 1類:斜坡形
這類腦殼從顱頂到顱底后角(從側面觀)成一大弧形,顱頂不高於眼部,腦殼兩側飽滿,顱底后角較耳孔為高。
這類腦殼從外觀上看,由於成為大弧形和兩側飽滿,易被誤認為較大較圓,但由於顱頂不凸起和顱底后角較耳孔高。因此容量不大。
第2類:斜坡狀葫蘆形。
這類腦殼的大腦外殼較小,小腦外殼較大,並於兩者連線外收窄成葫蘆狀,顱底后角略高於耳孔。
這類腦殼的缺點是大腦外殼較小腦部分狹小,顯得小腦較發達,其實是大腦外殼特小。
第3類:棒形。
這類腦殼分為兩型:
第 一型顱頂為圓形,並逐漸向下收窄,顱底后角較耳孔為高,顯得後腦殼較短。
第 二類顱頂為橢圓形並稍向下傾斜,腦殼左右兩側飽滿,顱底后角較耳孔高很多,後腦殼很短並向內傾斜。
這兩類腦殼從外觀上看圓而飽滿,尤其後者顯得較大,但由於顱底后角較耳孔高很多,且距耳孔較近,因此,後腦殼顯得非常短,所以容量都不大。
第4類:直角形。
這類腦殼分為兩型:
第 一型顱頂高於眼部,從側面觀腦殼外形成圓角直角形。腦殼兩側飽滿,並與眼部成平面。顱底后角與耳孔平。
第 二型從側面觀腦殼外形成圓角直角形,兩側內凹,或成葫蘆狀,並從眼部起向後逐漸收狹,顱底后角較耳孔為高。
第 一型由於大腦外殼向後平舉,和腦殼兩側飽滿,以及顱底后角與耳孔平,所以容量較大;第 二類由於腦殼兩側內凹和顱底后角較高,容量較小。
第5類:圓形。
這類腦殼分為兩型:
第 一型顱頂高於眼部,顱底后角與耳孔平,且距離較遠。從側面觀腦殼成圓弧形,其兩側飽滿並與眼部成一個平面。此型腦殼(從側面觀)從顱頂至顱底后角度與圓周的弧度相同,加上顱頂凸起,顱底后角與耳孔平且距離較遠,以及腦殼兩側飽滿。所以其容量較其餘4類為大。堪稱良好的和理想的頭形。
第二型從側面觀腦殼成圓弧形,其顱頂不高於眼部,顱底后角較耳孔為高。腦殼左右兩側向後逐漸收狹。容量很小。此型由於腦殼狹小,反顯得眼部較寬。因此,往往被誤認為頭形較大。其實腦並不發達。
在這5類腦殼中,只有第5類第 一型至佳,第 4類第 一型次之。其餘皆屬淘汰的型別。
4、以腦殼作為選留競翔鴿首要條件的目的。
雛鴿出世第25天,即可觀察到腦殼的基礎型別,和決定它的去留。如果觀察得較為準確,則選留鴿,其腦殼將會越長越漂亮,反之,那些不成器的,也愈長缺點愈突出。所以,把腦殼列為選留競翔鴿首要條件,有利於儘早淘汰不成器的個體,以節省財力,物力和人力。
雛鴿出世,以腦殼的定型為至早,而且良好的頭形,往往伴隨著優良的體形等一同出現。也有不少體形頗為美觀而腦殼具有不足的鴿取得一定成績的,但是結果必然創造不出優異的成績來。原因是它們的體態尚具有不足,而且恰恰是尤為關鍵的部位存在缺點。但是,凡是獲得創造性賽績的鴿子,它們除了一定要具備的其它優良條件外,顯然還具備了一個智慧較高的腦袋。
因此,把腦殼列為選留競翔鴿首要條件的目的之二是為了獲得頭腦發達的個體和培育高智商群勢,以求穩定和提高競翔成績。
5、選留的幼鴿尚須結合競翔鴿的其它條件繼續篩選。
一隻賽鴿所以能出好成績,條件是多方面的。既有外部形態結構上的因素,也有內在部位和遺傳基因方面的因素。在諸多因素中,頭腦是居非常關鍵的地位的。但是事物是錯綜複雜的。正如前面提到的:具有美好體形,而腦殼有不足的鴿子也有取得一定賽績的。在另一方面則:並非所有具備美好腦殼的鴿皆能出好成績。其原因是個體內在的基因並不與外部形態總是一致的。然而,可以肯定,凡是出優良成績的賽鴿,必有一個良好的腦殼,這是毋用置疑的。所以,腦殼依然是、自始至終是選留和選拔競翔鴿的首要和主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