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雲南日報
船,一種普普通通的工具,卻總是與中國共產黨的命運緊緊相連——中國共產黨的革命啟航於嘉興南湖的一條船上,而中國工農紅軍紅九軍團的命運也與一條小木船緊緊相連。在金沙江上,這條廢棄已久的破損小木船,以一種天方夜譚式的神話幫紅軍平安渡過了天塹金沙江,並且不損一卒一馬。這條船記載下了中國革命的艱難歷程!
1935年3月27日,紅九軍團奉命在金沙江馬鬃嶺誘敵離開紅軍主力後,中央軍委把斷後牽制敵人,掩護紅軍主力轉移的任務交給了紅九軍團的軍團長羅炳輝。於是羅炳輝部成了不是主力的“主力紅軍”。羅炳輝部也就時時處處打著紅軍主力的旗幟吸引國民黨的追兵。追兵越多,九軍團越高興。負責追剿紅軍的是國民黨的嫡系部隊薛嶽部。薛嶽的主力干將周渾元和李抱冰兩個師的兵力,緊緊跟在九軍團的後面。九軍團為了牽住他們,就和他們玩捉迷藏式的戰鬥,讓他們分身無術,分心無力。從而全面掩護了中央紅軍主力順利渡過金沙江。5月4日,團長郭天民率領紅七團和偵察連抵達金沙江的樹桔渡口。
金沙江山高谷深,江面寬闊,水急浪大。5月是金沙江河谷乾熱的頂盛時期,樹桔渡口的氣溫常在40度左右,太陽將金沙江水曬得霧氣濛濛。紅軍面臨著前有大江橫斷後有追兵的困境。
蔣介石怕紅軍渡過金沙江,更想借天險金沙江堵死紅軍,把紅軍消滅在貴州、雲南境內。電令龍雲、劉文輝所部:凡渡船和可供渡江用的船隻、木板、門板、竹筏全部炸燬,實行毀船封江。還派了民團、警察把守在金沙江沿岸。郭天民帶領紅軍到了金沙江邊,就碰到把守渡口的國民黨的稅警隊。經過一陣高射機槍的隔江射擊,對岸守敵潰散了。敵人雖然退了,但並不等於就可以過江了,因為,面對洶湧的金沙江水,沒有船是絕對不可能過江的。然而,船在哪裡呀?樹桔渡口方圓十里內幾乎沒有人家,只有山在雲裡,水在峽谷中奔騰。大家心急難耐,沿渡口上上下下方圓幾里,連石頭縫縫,溝溝坎坎,巖洞都找遍了,別說是船,就連木排也沒有。
正當大家長嘆無望之時,遠遠地看見夕陽的餘暉中有一個人步履蹣跚,搖搖晃晃地走過來。走近一看,只見那人滿身血汙,衣服髒破不堪。紅軍是窮人的軍隊,見了窮人就是見了親人,立即對那人噓寒問暖,給予救治。那人被國民黨兵欺辱慣了,今天就是國民黨稅警隊強毀了他的船。炸燬了船也罷,還要押著他去四處搜船,他一表現出心疼自己的船,就遭到一頓暴打。稅警以為他斷氣了,便棄他而去。船工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好的兵,心存感激,得知紅軍在找船,船工深深地嘆了一口氣,低下了頭。紅軍戰士急問:“再也沒有了?”船工說:“上面麻塘灣好像沉埋了一隻不要的爛船!”紅軍一聽,直奔船工指的麻塘灣,左找右瞧才發現一截木樁露在水面上,下面綁著繩子,拉繩子,很沉。偵察連一名善水的紅軍戰士潛下去將船裡的石頭搬了,讓船浮了起來。可這船哪還有船樣,朽得只剩一副骨頭架子,是國民黨稅警隊認為不可能再用,才沒有拖走而沉匿的。就在這時,其他紅軍進村請來的船工饒順清(史料上音誤為饒樹清)、張朝興等也趕到。幾位久經風浪的老船工,面對這樣的破船也心怯、猶豫不決、擔心出事。饒順清是本地有名的船老大,見紅軍禮待窮人,視窮人為親人,關心體貼船工,就橫下一條心,無論如何都要把船弄好渡紅軍過江。於是,大家立即推舉會木工、篾工、鐵工的紅軍戰士協同幾位船工修船。經過一番修補,可船身仍然到處是裂口。無奈之下,紅軍戰士脫下衣服撕成布條塞堵船的漏縫。就這樣釘的釘、補的補、塞的塞,勉強將船“修好”了。
7團政委周彪立即將識水性、會駕船的戰士們集合起來,交由饒順清指揮。這時,四野濛濛,山影模糊,彎月上山。偵察科長曹達興站在岸邊發出命令:“出發!”船駛向了江面。船工饒順清憑著世代為船家的本領,仗膽掌船,憑經驗仔細選擇好的水勢前進,紅軍戰士也和饒順清通力配合,同心協力,小船終於繞過漩渦,讓過滾浪,靠近江心,受中流所阻,饒順清只好任船隨流而下,浪來順浪走,就這樣經過反覆搏鬥,小船終於靠了魚壩灘的岸。這一夜,在幾位老船工的奮力拼搏下,往返13次,硬把7團的洪玉良團長,偵察科曹達興科長,7團一個營,以及偵察連共計200多人全部渡過了金沙江。一條老船工都不用的破木船,在紅軍堅定的信仰面前,軍民同心,渡過天塹金沙江,創造了人間奇蹟。過了江的紅軍將士,直撲上游十幾裡處的鹽井坪,將全部稅警隊員擒獲,繳了這10多人的槍。在曹達興的政治攻心、說服教育和威懾下,稅警隊員交待了藏船的地方。
5月5日一早,曹達興在鹽井坪召開群眾大會,將繳獲的十多萬斤鹽分給了窮苦百姓。船工們感激紅軍,紛紛表示願意去打撈船。於是曹達興一行帶上繳獲的28支槍、4萬銀元,一同和船工們到崩子巖下面將沉匿於河中的50多條船全部打撈起來,在一片歡呼聲中,劃到樹桔渡口送九軍團主力過江。這50多條船在近兩天的時間裡不損絲毫地將九軍團三四千人,於5月6日上午全部渡過天塹金沙江,踏上北上的征程。
這就是一條船與紅軍的命運。這條船也是人們心中的紅船,它載著苦難的中國人民向著光明的彼岸前進!
(主要參考資料:《中國共產黨巧家縣歷史(第一卷)》,朱漢相關文章)
終審:胡嬌
責編:龐玉珍
本文來自【雲南日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