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2月中旬,正在晉西南開闢抗日根據地的八路軍115師343旅,向交口縣和靈石縣交界處的雙池鎮行軍時,和日軍發生了一場遭遇戰。
343旅是八路軍精銳,下轄兩個團。這一戰,343旅的出場名單堪稱“豪華”,旅長陳光、政委肖華、參謀長陳士榘;685團團長楊得志、686團團長李天佑、政委楊勇等人悉數登場。除了陳光去世稍早,其他幾位後來不是上將就是中將。
115師直屬工兵營營長王耀南也參加了這次戰鬥。如果不是王耀南及時發現了敵情並迅速做出部署,八路軍的損失就大了。
開國少將王耀南,老家江西萍鄉,是我軍的工兵創始人,被毛主席稱為“工兵專家”。這和他的早年的經歷有關。他家裡開過鞭炮作坊,自小熟悉鞭炮製作,後來在安源煤礦當過童工,天天和炸藥打交道。
參加紅軍後,王耀南的技能派上了大用場,成為我軍工兵的頂樑柱。他也擅長修築工事、架橋,有著“工兵王”、“爆破王”、“地雷王”等稱號。抗戰初期,八路軍急需工兵人才,三大主力師爭搶王耀南和他的工兵隊伍,以至於七八百人的工兵營一度只剩下一百多人。
1938年2月20日,王耀南帶領剛補充的工兵營,從晉西戰場勘察和學習結束後,趕往雙池鎮,準備跟343旅匯合。21日,工兵營過了隰縣的紫荊山,路遇被打散的國軍部隊。他們說,前方有很多鬼子兵。
王耀南立即命令偵察排去搞清楚情況,同時一邊帶隊前進,一邊檢視地形,準備戰鬥。剛過雙池鎮的川口村,偵察兵報告說,前面確實有很多鬼子,約一千多人,正從雙池鎮向川口村的方向迎面而來。
偵察員還報告,343旅先頭部隊就在附近不遠處,和工兵營同向而行。王耀南不敢耽擱,親自去343旅通報敵情。
當時343旅有5000餘人,行軍時,隊伍拉開很長。參謀長陳士榘帶領旅部及685團的兩個營作為前鋒,走在最前面。王耀南急匆匆找到陳世渠,告訴他前面有鬼子部隊,可陳士榘根本不信,因為343旅的偵察員沒有發現敵情。
陳士榘說,鬼子攜帶重灌備,如果從雙池方向過來,不可能走小路,肯定要經過大麥郊,大麥郊有我軍把守,有鬼子的話早來報告了。王耀南說,不管怎麼樣,我們的偵查員確實發現了敵人,不能大意。
王耀南雖然是營長,還是115師工兵主任,級別也不低,再三強調前方危險。而陳士榘滿不在乎,認為王耀南的情報不準,沒好氣地說:“同志,走你的路吧!”
說罷,陳士榘繼續帶隊前進,王耀南無可奈何,只好回去追工兵營。在川口村附近,有一個河灘,前面是緩坡,一邊是小山,山坡下還有幾個窯洞。王耀南判斷,既然鬼子抄小路,非經過這裡不可,就命令工兵營就地展開,迅速挖工事、埋地雷。
工兵營正在忙活,前方傳來槍聲,343旅前鋒已經和敵人交上火了。不一會兒,後續部隊686團團長李天佑帶著部隊跑步前進,到了河灘一帶,要去增援陳士榘部。
王耀南卻阻止李天佑向前,說我軍武器太差,貿然上去,損失會很大,不如就在河灘搶佔陣地,前鋒部隊作戰經驗豐富,且戰且退,暫時能頂住。
說話中間,旅長陳光和685團團長楊得志帶著團部及1營也到了。陳旅長和兩位團長都同意王耀南的建議,決定讓685團防守河灘陣地,686團和工兵營依託山體部署,先站穩腳跟再說。
這邊搶修陣地時,343旅先頭部隊已經撤回來了,陳士榘還掛了彩。敵人是日軍精銳20師團一部,約1500人。八路軍一般不跟日軍打硬仗,畢竟雙方武器裝備相差懸殊,343旅兵力佔優,但是沒有炮。根據情報,應該只有這一股敵人來犯,陳光等首長決定跟鬼子打一場。
日軍很快追上來了,剛到河灘陣地附近,就踩了地雷,死傷二三十人,我軍扔的手榴彈也飛進了敵群。王耀南工兵營用的地雷不是普通的“土地雷”,而是用閻錫山部隊的臼炮炮彈改裝的,威力很大。
日軍吃了一驚,稍稍退卻,又迅速組織進攻。其炮兵也到了,試探性轟擊河灘和山坡。所幸八路軍已經挖了戰壕,工兵營還在山坡後面挖了防炮洞,損失不大。
山坡後埋伏的八路軍還在搶挖工事,一開始日軍摸不清虛實,兵分兩路,試圖包圍河灘陣地。一股日軍爬到了半山坡,八路軍突然開火,手榴彈亂飛,敵人潰退了。686團1營和2營發起反衝鋒,繳獲了幾挺“歪把子機槍”和幾千發子彈。
日軍發現遇見了八路軍大部隊,開始進行猛烈的炮火準備,山上的八路軍躲進了防炮洞。炮聲一停,日軍又開始衝鋒。河灘陣地的戰鬥很激烈,敵人想佔領山坡下的窯洞,夾擊八路軍。李天佑發現了敵人的企圖,讓機槍手封鎖河灘陣地前面的緩坡,敵人被打退了。
這支日軍部隊戰鬥力很強,也很狡猾,幾次進攻都試圖從八路軍的射擊死角突破。王耀南迴憶說,怪不得之前他們一個聯隊能在一天之內殲滅閻錫山的晉軍一個旅。不過這一次他們遇上了343旅,就無可奈何了。
日軍火力佔優,但兵力不足。343旅有5000人,然而平均每人才幾發子彈,也不可能吃掉敵人。雙方几次激烈交手後,形成了相持。
打到天黑,旅長陳光調整了部署,把傷亡較大的旅部及685團2營調到山上,686團一部去河灘陣地挖防禦工事。河灘上的工兵營3連損失也比較大,其他3個連爭著下去換防。4連長說:“1連和2連是師裡的寶貝,丟不得,讓我們4連換防吧。”
王耀南同意4連下去,但要求留下優秀的工兵教員張忠國。張忠國是從國軍部隊過來的,連長也想讓他留下,他卻堅持要求參加戰鬥:“全連都上去了,我留下算什麼!”王耀南無奈,只好讓他隨4連去換防。結果張忠國在接下來的戰鬥中犧牲了。
到了深夜,戰鬥的間隙,敵人的陣地突然火光通明,一些日軍士兵舉著火把,打著手電筒向我軍陣地走了過來。陳旅長和王耀南用望遠鏡一看,有許多鬼子兵兩手空空,連槍也沒拿,不知道他們要幹什麼。
楊得志也看見了,跑過來問陳旅長,打不打?陳旅長說,不要開槍,看他們幹什麼的。那些日軍士兵見我軍沒有開槍,一直走到離我軍陣地前很近的地方才停了下來,原來他們是來收屍的。
八路軍幾位首長在望遠鏡裡發現,日軍士兵一看見己方士兵的屍體,就立正敬禮,然後把屍體放在擔架上抬走。片刻,又有一隊日軍打著火把,抬著幾十副擔架過來了,走到我軍陣地前方約100米的地方,放下擔架,後退了幾十米。陳旅長等人一看,那些擔架上是我軍反衝鋒時犧牲的官兵。
應該是日軍感謝我軍沒有開槍阻止他們收屍,就主動送還了我軍戰士的遺體。陳旅長見狀,下令把附近的日軍士兵遺體全部抬到陣地前方,我們的戰士也點了火把,總共找到一百多具敵屍。
八路軍沒有那麼多擔架,只能用手抬著敵屍,去對方陣地那邊交換遺體。日軍士兵全都立正敬禮。這樣一來,敵我雙方比較默契,夜裡沒有再發生戰鬥,八路軍工兵連夜挖墓坑,把犧牲的戰友掩埋了。
天一亮,日軍又發起了進攻,打法還是那一套,炮擊過後,用機槍掩護步兵衝鋒,連續幾次攻擊都沒佔到便宜。王耀南說,日軍傷亡也不小,補給也成問題,攻擊越來越弱。八路軍的彈藥更是不足,無力再發起反攻,只是堅守陣地,讓敵人無機可乘。
陳旅長判斷,日軍已經沒有戰意了,也擔心我軍其他部隊增援,最多撐到天黑就該撤了。果然,傍晚時分,日軍又發起了一次猛烈的炮擊,沒有衝鋒,而是藉著炮火的掩護後撤。八路軍沒有足夠的彈藥追擊敵人,只好由他去了。
不過,在日軍最後一次炮擊中,王耀南沒有隱蔽好,受了傷,一個警衛員為了掩護他,被炮彈炸死了。
此役,343旅犧牲200多人,傷400多人,斃傷日軍200餘人。這裡不能光看數字對比,八路軍沒有炮,子彈少得可憐,還能抵擋日軍精銳部隊兩天的進攻,取得這樣的戰果,足以證明八路軍的英勇善戰。
從1938年2月到3月,343旅在兌九峪、川口、午城、井溝等地跟日軍多次戰鬥,斃傷日軍1500餘人,自身更是付出了3500人的巨大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