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中華民族是一個崇尚英雄的民族,正是因為我們崇尚英雄,有這些榜樣的力量,在我們的歷史上才會不斷地湧現出英雄。
在40年前的對越反擊自衛戰中,就有這樣一個戰士,他從小就崇拜黃繼光烈士,因為這種崇拜,他努力參軍入伍,在戰場上舍生忘死,同樣也成為了一名光榮的戰鬥英雄。
黃繼光
1979年5月,在北京的對越自衛反擊戰報告會上,有一名戰士格外引人注目。
他叫楊朝芬,是邊防1團21連的一名第二炮火手。
在對越反擊自衛戰中,他為了炸掉敵人的碉堡,連續三次扛著炸藥包衝鋒,被評為“黃繼光似的戰鬥英雄”。
華國鋒和鄧小平同志在北京親自接見了他,並授予他“一等功臣”的榮譽勳章。
作為一名解放軍戰士,楊朝芬不僅是在戰爭當中表現出色,轉業之後他主動請纓來到深圳工作,為建設經濟特區的偉大事業繼續做出貢獻。
從戰場的英雄,到商場的領袖,一切的故事還要從廣東省的一個小山村開始說起。
楊朝芬
英雄村裡的少年
竹林村是廣東省的一個小村子,這裡雖然位於山上,比較偏僻,但由於村民們為了防禦山賊土匪,除了修建了炮樓,圍牆等各種設施,還家家尚武,所以英雄輩出。
在民國時期,就有黃埔軍校出身的楊渭蕃將軍,在戰場上屢建戰功。
抗日戰爭時期,竹林村由於地勢險要,日軍多次想要佔領此處作為根據地。
1936年,日軍駕駛汽艇,帶著數十名裝備精良的戰士入侵,竹林村的村民依靠自己的防禦工事和自制的火藥,捨生忘死的守衛自己的家園,將日軍擊潰。
這一戰整個廣東省都知道了,有個竹林村,連日本鬼子都拿他們沒辦法。
1958年,楊朝芬就這樣出生在這樣一個充滿英雄氣息的山村,有了一群經歷過硝煙氣的叔叔伯伯們。
楊朝芬小的時候,正是抗美援朝志願軍勝利撤回的時候,各種英烈的故事,戰鬥模範的巡迴報告進行得如火如荼。
從小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楊朝芬,耳濡目染,自然對戰爭英雄們充滿了敬仰之情。
當時最為出名的故事之一就是上甘嶺戰役中黃繼光烈士捨身堵槍口,用自己的生命為隊友們撐起來抵禦碉堡的屏障。
當時還在讀小學的楊朝芬就問老師:“我能成為黃繼光那樣的英雄嗎?”
老師笑著對他說,“那你要好好學習,只有優秀的小朋友才能加入解放軍”
這句話在楊朝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影響,他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成為像黃繼光一樣的戰鬥英雄。
時光轉瞬即逝,楊朝芬從一個小孩子長成了高中畢業的少年,但他心裡的英雄心卻沒有絲毫的變化。
他一直按照英雄的標準要求自己,多次被評為“學習雷鋒積極分子”,老師和同學一提起他都是交口稱讚。
當時高考已經恢復,很多人都勸說成績優異的他準備高考,但是楊朝芬依然選擇了報名參軍,實現他從小的夢想。
1978年,楊朝芬成功入伍,光榮成為了143師428團1連的一名戰士。
進入部隊的楊朝芬更加努力的學習,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取得了不少成績,還在全連的拼刺比賽中奪得第二名,是名副其實的精兵。
由於他優異的表現,同年10月他被調入邊防1團21連,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之後,來到了西南中越邊境,執行戍邊任務。
1979年2月17日,對越自衛反擊戰打響了,楊朝芬隨軍進入越南,年輕的戰士走上了硝煙瀰漫的戰場。
戰場上的英雄
彼時的越南有著蘇聯的支援,裝備相對比較先進,而且中越邊境地形比較複雜,高山較多,越南軍隊主要以守帶攻。
戰爭剛開始的時候,越南藉著山勢修建的暗堡對我軍的軍工造成了很大的阻礙。
楊朝芬當時所在部隊主要負責對越軍的一到六號高地發起進攻,這都是硬骨頭,上面暗堡密佈,很難攻克。
經過了幾天激烈的戰鬥,我軍拿下了前三個高地,但是在第四個高地收到了極大地阻礙。
四號高地是越軍的核心防守陣地,密佈了40多個暗堡,都配備了新式的機關槍,而且山勢極為陡峭,我軍在這裡付出了極大的代價,依然不能攻克。
隊伍從前面高地的順利攻克,到這裡屢戰不勝,士氣收到了不小的影響。
但是這裡不能停下來,我軍本來原定上午就要拿下高地,結果到了下午五點,都沒有順利攻下。
如果拖到晚上,敵人居高臨下,我軍基本上就是被動挨打。
而且當時敵人的援軍可能隨時到達,一旦拿不下四號這個制高點,前面三個點都有可能丟失,所以明知道危險巨大,依然不得不衝鋒向前。
楊朝芬看著一個個朝夕相處的隊友,或被機槍重傷,或被奪走性命,堂堂七尺男兒也忍不住落下淚來。
他主動向排長請纓:“排長,讓我上去做敢死隊,把上面的碉堡給他炸掉吧!”
排長本來是不同意的“碉堡火力強大,沒有把握不能做無畏的犧牲啊。”
但是楊朝芬堅持,他說“兵貴神速,我們已經在這裡耽擱太多時間了,如果再這樣拖下去,待會到了夜裡,敵人來了援軍,那我們的傷亡不可估量啊,前面辛辛苦苦打下來的高地守不住了。”
不得已,排長同意了他的請求。
楊朝芬立馬和戰友劉樹生組織起了爆破組和火力組,分別擔任一組和二組的組長,親自上陣帶領爆破手前進。
由於敵人居高臨下,在地理形勢上,對我軍形成了很大的壓制,火力組難以給到太好的掩護,好幾名爆破手都被擊倒,沒有被擊倒的也被壓制得無法前進。
這時,楊朝芬和劉樹生都已經接近了敵方的的碉堡,劉樹生一側的碉堡沒有機槍壓制,相對而言比較簡單。
很快,隨著爆炸,一側的碉堡被炸掉了。
但是這樣也導致另一側的敵軍開始困獸猶鬥,瘋狂地宣洩著火藥,火力封鎖讓他們無法近前一步。
關鍵時刻,排長帶領了一批戰士前來增援,加大了火力掩護,讓兩位戰士可以繼續前進。
不幸的是,由於機槍火力兇猛,排長不幸中彈倒地,楊朝芬紅著眼眶,滿懷地為排長報仇的怒火,不斷靠近暗堡。
十二米,十一米,十米,在靠近暗堡十米的時候,楊朝芬先扔出了一個手榴彈干擾敵方。
砰的一聲,手榴彈爆破,暫時打斷了敵人進攻的節奏。
藉此機會,楊朝芬飛快地衝過去,將爆破筒扔進了暗堡,準備點火。
沒想到敵人反應也很迅速,一下子將爆破筒扔了出來。
這下楊朝芬有些著急了,掩護這會功夫,除了排長又有幾位戰友中槍,自己都到了暗堡了,如果不炸掉,隊友們的犧牲就浪費了。
當下,楊朝芬橫下心來,一咬牙,先把引信點燃,直接扔了進去。
沒想到,這一次敵人還是把爆破筒扔了出來。
這下問題就嚴重了,如果這個爆破筒在外面炸掉,不光自己會犧牲,也會讓隊友們誤判,造成更大的損失。
說時遲,那時快,楊朝芬決定奮力一搏。
他第三次舉起爆破筒,但是的爆破筒已經滿是白煙,隨時可能爆炸,他用盡渾身力氣,將爆破筒塞了進去,然後自己順勢一滾,躲在一旁。
這一次的敵人終於用光了他們的幸運值,楊朝芬成功完成了爆破,這個攔路虎一般的暗堡被炸掉了。
由於爆炸的氣流過大,楊朝芬已經耳鼻出血,但他顧不了這麼多,成功的喜悅充斥著他的胸口,他拿起武器,和戰友們一起衝向了高地。
當晚七點,在經過楊朝芬三次豁出性命的嘗試之後,我軍順利攻佔四號高地,將越南方面的守勢完全瓦解。
這個小山村裡的少年,做出了他偶像一般的英雄事蹟,誰能想到幼時的夢想真的可以實現。
由於他的傑出表現,部隊政委火線批准他的入黨申請,在戰友之間也都說他是“活著的黃繼光”。
由於他的傑出表現,他之後升任排長,但他不忘初心,繼續在戰場上拼搏,屢立戰功。
1979年4月,在我軍戰士們的英勇拼搏之下,對越自衛反擊戰取得了完滿的勝利,在北京也召開了表彰大會,楊朝芬作為作戰模範,收到了無數的嘉獎。
但是對他來說,個人的嘉獎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國家的勝利,重要的是國家的榮耀,國土的完整被保護下來。
他可以驕傲地挺起胸膛,告訴所有人,我也像我的偶像一樣,為國家做出了貢獻。
對越自衛反擊戰結束之後,楊朝芬被調任到廣東江門軍分割槽政治部副主任,是一個正團級幹部。
即使升了職,他依然保持對自己的嚴格要求,不搞特殊化,和士兵們一個待遇,在軍區裡廣受好評,他也成為了無數新兵的偶像。
轉業後的熱心企業家
1997年,楊朝芬服役期滿,到了要轉業工作的時候。
當時很多人都會選擇去政府機關之類的,繼續從政,但是楊朝芬選擇到當時國家大力建設的深圳特區,繼續用他滿腔的報國熱血,在新的地方為國家做出貢獻。
他專業來到了深圳僑社實業公司,擔任紀委書記。
他有著顯著的軍人作風,眼裡揉不得沙子,正如他自己所說的“退伍不褪色,轉業不轉志”,當紀委書記對他來說是個再合適不過的職位了。
在他的把關之下,之後僑社實業公司順利邁過了股份制改革的難關,響應國家的政策號召,進行了改制,戰場上的英雄再一次為國家做出了新的貢獻。
直到他離開的很多年後,僑社實業公司依然記得這位他們敬仰的紀委書記,牢記他的忠告,即使到今天也差不多任何違法違規的記錄。
楊朝芬的夫人是一位富家千金,被他的英雄事蹟所打動,與他結合。
在他轉業之後,夫人又教他如何經商,如何做生意,在幫助僑社實業公司渡過難關之後,楊朝芬決定自己創業。
本來他可以靠著自己英雄的名頭,和轉業軍人的待遇,有著國家諸多的優惠政策,甚至有很多社會人士想與他合作,但是他都拒絕了,他不想用“英雄”來牟利。
經商之後的楊朝芬變得更加低調,除了一些正能量的宣傳節目之外,就很少露面了。
很快靠著自己的勤勞和智慧,楊朝芬的生意逐漸有了起色,他開始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面幫助他人,特別是其他的退伍戰士。
想辦法安排退伍戰士的工作,家裡有困難的也盡己所能的接濟。
現在的楊朝芬已經身家千萬,但是他依然沒有忘記他的老戰友,還是時常想辦法接濟他們。
但是他又深知,如今自己經商成功之後,當面給錢會顯得自己很不尊重,容易傷到他們的自尊心,也傷了多年的兄弟感情。
所以他經常聯合深圳的紅十字會等公益機構,與深圳市關愛行動公益基金會退役軍人關愛基金有著很深的合作,解決退伍軍人的各種問題。
除了熱心公益之外,楊朝芬對於記錄對越反擊自衛戰的內容也是大力支援,想讓大家多瞭解那段艱難的歷史。
2020年年初,在長篇戰爭紀實小說《臻愛韶華》深圳首發式上,楊朝芬少有的露面,並親自作序,因為這本書正是描繪的對越反擊自衛戰的內容,近年來,對於這次戰爭的作品實在是太少了。
但是那些戰火洗禮的生離死別,不是參戰老兵,不是一條塹壕的生死戰友,是很難體會到的。此書的作者同樣也是邊防軍團的戰士,因此楊老特地到現場鼎力支援,而且分文不取的為他作序,推薦。
同年6月21日,《走出硝煙的集結》紀念冊發行會舉辦,楊朝芬遠赴海南參加,這是一份紀念對越自衛反擊戰的畫冊,楊老為此冊題詞作序,並且在資金和發行方面都儘自己的能力給予了極大地幫助。
今年,楊老參加了深圳市關愛行動公益基金會退役軍人關愛基金攜手深圳晚報和愛心企業開展了"口述史 · 老兵傳奇"系列活動,與另外七位戰友一起講述他們的經歷。
這也是難得的一次楊老參加這種大型的對外活動。
影片當中,楊老講到自己在戰場上的經歷,其實當時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愛國,愛黨,愛家,一切都可以交給國家,死也要死在最前面。
講到戰友,他也不由得潸然淚下,他說如果說有功勞,也不是歸功於個人,應該歸功於戰友,歸功於兄弟連隊,沒有什麼事是一個人能完成的。
講到自己轉業後,繼續投身經濟特區的建設,他說當時想法也很簡單,國家哪裡需要建設就去哪裡,來了之後無論是在公司還是自己創業,都是要求團隊要奮勇向上,永爭第一,要有軍人的意識和作風。
時間匆匆過去四十餘載,當年的年輕小夥,如今已年過花甲,但是那些硝煙瀰漫的過去永遠鐫刻在了他的靈魂深處。
在部隊時候的他,捨生忘死,為祖國的戰爭拋頭顱,灑熱血,轉業之後的他,不忘初心,繼續投身到為祖國的建設當中來。
他做到了他偶像做到了,其實並不是炸碉堡,而是願意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這一片養育自己的土地。
這一切他做到了,他就是一個堂堂正正,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敬仰和學習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