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鱸像一座富饒的礦產,讓昭信村逐步走向富饒,成為廣東省僅兩個的“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億元村”之一。
9月底,秋分節氣已過,在珠海市白蕉鎮,從磨刀門水道吹來的海風中依然帶著暑氣。
在白蕉鎮昭信村一口魚塘邊的小屋子裡,坤叔剛巡塘回來在休息,從事海鱸養殖超過20年,他已經對這條魚熟的不能再熟。約一個月前,今年第一批海鱸新魚上市,昭信村今年的工作季也隨之開啟。
轉動的增氧機泛起一陣陣水花,塘裡的海鱸已經長到1斤/尾左右,馬上要上市送往餐桌。海鱸開市價格僅有9.3元/斤,比去年同期價格要低一截,坤叔卻很樂觀:“沒關係,後市一定會漲回來。”
在坤叔看來,自己和這條海鱸打交道,依然和20多年前一樣;然而對昭信村來說,海鱸卻像一座富饒的礦產,讓這個原本地處偏僻的小村子,逐步走向富饒,成為廣東省僅兩個的“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億元村”之一。
全村海鱸年產值超3億元
“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愛拼才會贏……”當記者來訪時,吳鬱光的手機鈴聲正好響起,他剛參加完村裡的海鱸生產統計會議,又接到來諮詢海鱸加工的電話。自從8月下旬以來,昭信村今年第一批海鱸陸續上市,彷彿一聲動員,整個村都忙碌起來。
“剛開始的時候,很多人都沒看好海鱸這條魚,多數都是試一試的心態,更無法想象現在這般光景。”吳鬱光將時針撥回20年前,當時的昭信村經濟產業以稻田、甘蔗種植為主,村民勉強踏進溫飽線。
1989年,昭信村有人試養海鱸成功,那時的養殖技術十分缺乏,村民把小魚蝦搗爛成漿來餵養海鱸。吳鬱光也是較早開始養海鱸的村民之一,他揣著僅有的9800元,租下兩口塘入行,如今談起當年情景仍歷歷在目。每日凌晨3點,他騎上摩托到碼頭運回冰鮮魚,然後手工剁成魚漿投餵。碰上颳風下雨,路上不止一次翻車,只能緩慢地冒雨推著車回池塘。就這樣,吳鬱光一步一個腳印地將規模發展到差不多100畝,如今成為當地的致富帶頭人。
現在,昭信村的5400畝耕作土地中,有5200畝用於水產養殖,其中有8成以上用於養海鱸。站在昭信村口的路邊往四處看,都是連片的魚塘,很難想到,在上世紀80年代,這裡只有水稻和甘蔗,全村僅有魚塘3口,總面積還不到20畝。
昭信村黨支部書記彭柄根告訴記者,2009年,白蕉海鱸成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2010年,白蕉鎮又被評為“中國海鱸之鄉”,從那時候起,海鱸產業逐步走上發展快車道,雖然偶有行情波動,但從總體大趨勢看,一直保持了很好的發展勢頭。
海鱸棲居於河口地帶,白蕉鎮獨特的鹹淡水環境、充沛的水資源,孕育了全國70%以上的海鱸,而在白蕉鎮各個鎮中,昭信村不僅最早開始養海鱸,而且養殖量最大,佔到整個白蕉鎮的50%,可以說,昭信村就是“白蕉海鱸”的名片。2018年,昭信村被評為廣東省“一村一品”示範村,2020年獲評“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億元村”,全村70%以上的村民從事海鱸及相關工作。2020年,昭信村集體總收入約2077萬元,主要來自魚塘租金,全村海鱸年產值已超過3億元。
“我們這裡,大部分村民都是靠魚塘做起來的,你看那些樓房,都是養海鱸賺到錢蓋的。” 坤叔抿上一口茶回憶。他告訴記者,以前一對夫妻守著一口塘搞養殖,相互扶持著支撐家庭,足夠讓孩子衣食無憂,住上小平房。近幾年,各家蓋上小洋樓,摩托車變成奧迪、寶馬等小轎車。“那邊幾家,都是五層樓的別墅了,昭信變化越來越大。”
“昭信是我的第二故鄉”
昭信村整體地形呈長條狀,房樓、道路沿著西江分流的河涌建設,後面是整齊連片的魚塘,遠看像大塊鑲嵌的玻璃。在沿河一條通往昭信村的主幹道上,粵海(廣東粵海飼料集團,下同)業務經理阿平已數不清自己走了多少遍。
2008年,阿平來到昭信村銷售海鱸飼料,當時的交通很不方便,只有一趟403路公交車,他大多時候只能坐公交拜訪客戶。那時昭信村魚塘零散分佈,黃土公路揚塵嚴重,在顛簸晃盪的車上,阿平經常思考海鱸能否成就自己的未來。
“每逢下雨天,那條主幹道肯定要被淹,只能趟水進來。”阿平帶記者進村的時候說。如今,硬底化道路已經覆蓋全村,早年零散的魚塘也發展成連片規模,他也從一個“單兵作戰”的業務員,成長為一支30多人的團隊負責人。
在20多年間,昭信村的海鱸養殖水平不斷提升。上世紀90年代後期,飼料養殖開始推廣,池塘畝產量逐步提高,但受限於技術等原因,生產水平偏低,每包飼料(40斤)僅能產魚17-18斤。
2006年前後,粵海推動海鱸產業發生了一次飛躍,在剛進入海鱸市場不久後,迅速把每包飼料產魚提高到28斤,比當時的市場平均水平高出3-4斤,等於農戶用一包粵海飼料,可以多賺30元以上,粵海品牌越來越受歡迎。不僅如此,粵海技術人員還很注重技術指導,例如養魚的水質調節、投餵管理、病害防控等,農戶養殖水平逐步得到提升;隨著合作更加深入,粵海進一步幫助進行市場指導,及時通報行情資訊,透過經銷商來協助農戶有序生產、銷售,昭信村的海鱸事業不斷紅火。
“那時大家都指定要用粵海料,現在即便是選了其它品牌的人,也還記得粵海的情義。”昭信村不少老農戶回憶,得益於飼料產品和養殖技術支援,昭信村的海鱸養殖畝產不斷增加,現在已發展到1-1.5萬斤的水平,而多年來,粵海飼料的質量始終在當地保持前列,現在達到每包飼料產魚31-32斤(每年頭批魚)。
行走在昭信村,隨時可見穿著“粵海”字樣服裝的農戶,以及搬運粵海飼料的小車,粵海的影響力可謂無處不在。村民們心目中,“粵海”就是養海鱸的質量標杆,每逢有人賣魚,也必定要與粵海的客戶比較一番,以此來判定養殖效果好壞。昭信村這張海鱸的名片,可算是名副其實的“粵海村”。
偶爾,阿平會回去距離昭信村500公里以外的老家湛江,10多年來,他在離昭信村不足5公里的白蕉鎮上安家,親人也在鎮上工作、學習。“我把最珍貴的青春留在了這裡,見證這條魚的發展,昭信可以說是我的第二故鄉。”
產業興旺推動鄉村振興
眼下的昭信村正逐步進入一年中的出魚高峰期,在毗鄰通往外地的公路邊,海川農業公司的海鱸加工生產線已經忙碌起來。一輛輛水車將採購回來的海鱸倒進冰池,魚隨著滾動的軸帶進入分揀帶,自動化的分揀系統精準把大小規格分揀出來。銷售經理梁錦榮正忙著指導工人分揀、加冰、包裝,並送入凍庫。
梁錦榮介紹,該公司成立只有5年時間,由一群從事海鱸產業的80後“水產二代”組建,主要服務昭信村,以及附近東圍、桅夾等海鱸養殖村。他們不僅發售冰凍魚,還從事海鱸加工,加工後的海鱸產品銷往新疆、哈爾濱、山東、吉林等北方市場,流通量達到1500萬斤/年,銷售流水超過3億元。
“我現在一邊養魚,一邊在公司搞銷售。”梁錦榮14歲就幫助父親養海鱸,每逢暑假其他同學外出玩耍,他就守在塘頭看魚。或是看到傳統的經營模式嚴重受制於流通,他接過父親的衣缽後,他經常思考怎樣才能進一步擴大海鱸的銷路。
以前,海鱸收購規格集中1-1.5斤/條,過大規格很難銷售,導致農戶出魚過於集中,行情波動劇烈。近年,海鱸成功開拓了東北、華北等地的烤魚市場,大規格的魚更受青睞,村民出魚方式變得靈活,效益更有保障。隨著昭信村海鱸銷路不斷拓寬,梁錦榮思考著如何整合更多資源服務村民,為此,海川公司打通昭信村飼料經銷、成魚收購和加工等環節,進一步提高海鱸流通效率,加快資金流轉。
跟梁錦榮一樣,阿平也用心地計劃著這條海鱸的未來。他帶領技術隊伍給村民提供養殖技術服務,讓健康的海鱸游上全國餐桌。正如粵海董事長鄭石軒提出的,粵海技術員必須以服務技術紮實、吃苦耐勞為標榜,堅持長期奮鬥。據瞭解,自2015年實施“粵海村”建設以來,粵海派出大量人員深入養殖一線,助力水產業綠色健康發展,幫助無數農戶走上致富道路。
彭柄根告訴記者,現在昭信村海鱸產業各環節的活躍人物,有致力脫貧致富工作的黨員,有投身海鱸創業的年輕大學生,還有來自相關企業的技術員,昭信村今天的成就,來自大家的共同努力。
鄉村振興、產業為先,產業興旺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點和基礎。隨海鱸而興旺的昭信村,無疑是一個有力證明,隨著水產業加快向現代化發展,在不久的未來,必將出現越來越多的昭信村、億元村。
【記者】鄧漢文 孫歲寒
【編輯】楊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