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屆觀眾不簡單”,一句網路流行語折射出人民群眾對高品質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望,以及對高質量文化產品的需求。近日釋出的文化企業30強有一個現象值得關注,骨幹文化企業不僅在主營收入、稅前利潤、淨資產、納稅總額等方面表現亮眼,更重要的是,他們都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透過一件件能夠立得住、留得下的作品贏得了口碑,以優質內容贏得了產業發展的優勢。
文化產業不同於其他產業,它的產品是文化作品,是老百姓的精神食糧。因此,文化企業在發展中一定要保持戰略定力,堅持守正創新。守正就是要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對文化產業來講,內容永遠是根本,是核心競爭力。細品文化企業30強的成績單,無論是用熱情謳歌建黨偉業的電影還是用真情描繪小康生活的書籍,骨幹文化企業無一不是堅持講好中國故事,弘揚中國精神,用優秀作品鼓舞人,以先進文化激勵人,透過一件件滿足人民多樣化文化需求的產品來樹立自己的市場競爭力和社會影響力。
創新考驗的是文化企業的“應變”能力。隨著新一代資訊科技快速發展,文化市場消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的興趣愛好和精神追求也在不斷變化。骨幹文化企業積極應對挑戰,加快轉型升級,在市場競爭中釋放潛力:一是把握消費升級的趨勢,供給更多文化內涵豐富的個性化、特色化、網路化產品,滿足人們高品質生活的美好需要;二是以需求為導向,推動商業模式創新、產品形態創新、消費社群創新,創造出高品質的文化產品;三是伴隨著科技進步,尤其是“網際網路+”給文化生產、傳播、消費所帶來的革命性影響,緊緊跟隨產品迭代發展、消費體驗、沉浸、延遲的新消費趨勢和消費特點,不斷創造出參與度高、體驗感強、社群消費黏性大的文化產品。
當前,我國文化產業正在經歷由大到強的轉變,文化企業的發展依然面臨著文化供給側的創新創意不足、高質量文化供給的產品和服務不夠充分等問題。文化企業必須繼續堅持守正創新,牢固樹立精品意識,源源不斷地為老百姓提供更加豐富的精神食糧,讓老百姓享有更高質量的精神文化生活,進而推動我國文化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姜天驕 來源:經濟日報)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