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峨邊人民並未等待太久。2014年,大工程來了,而這次來幫他們的,依舊是五十年前的那支隊伍。
【文/觀察者網 李煥宇】“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1300多年前,李白的一首《蜀道難》把川北交通的險惡展現得地淋漓盡致。不過在川南的高山大川之間,“蜀道難”同樣困擾著大大小小的聚落。
位於小涼山區、大渡河畔的峨邊便是其中之一,這裡是彝族美神“甘嫫阿妞”的故里,有被稱作“中國百慕大”的國家AAAA級景區黑竹溝,分佈著豐富的白雲石、磷、銅等礦產資源和竹筍、花牛等特色農業資源,但惡劣的交通環境卻讓這裡淪為閉塞、貧困之地。
改變這一切的,是中國鐵道兵。60多年前,鐵道兵戰士們以“一公里一忠魂”的鐵道兵精神開鑿出的成昆鐵路首次將峨邊同四川乃至全中國連線起來,而在50年後,鐵道兵的繼承者——中國鐵建帶著成昆複線工程回到了這裡,這條新路將把峨邊至成都的時間縮短至兩小時,從而幫助峨邊融入成都平原2小時經濟圈,將峨邊同全省的經濟發展緊緊地聯絡在一起。
老成昆線:讓峨邊人從騎馬躍進到火車時代
峨邊縣人民政府成立於1950年,當時,全縣對外交通依靠的是一條3米寬的土路,而且山高路陡、自然災害頻發。據峨邊交通局副局長楊永康介紹,如果老百姓想出縣,只能靠騎馬,當地的閉塞程度可見一斑。
成昆鐵路的修築改變了這一切。1964年8月,根據國務院、中央軍委的統一部署,鐵道兵等各築路大軍共計36萬餘人從全國各地陸續向沿線集結。
作為同美國阿波羅計劃帶回的月岩、蘇聯第一顆人造衛星一起,被聯合國並稱為“象徵二十世紀人類征服自然三大奇蹟”的工程,成昆線工程之艱鉅,在世界鐵路史上都極為少見。
鐵路要跨大渡河、金沙江,穿大小涼山、橫斷山脈,縱貫四川、雲南兩省二十五個縣(市)。全長(含渡口支線)1125公里,共有隧道441座,長352公里,大、中橋692座,長90公里;橋隧總長,相當於從北京到山海關修建了一條地下鐵道和空中走廊。工程所用土石方共有8000多萬方,如果堆成一米高的長堤,可繞地球兩圈。
不僅如此,鐵路沿線地勢險峻,地質複雜,被稱作“地質博物館”。有四、五十度高溫的深溝,有十級大風的峽谷,300多公里位於七級到九級地震區,還有溶洞、暗河、斷層、流沙、巖爆、泥石流等等。
儘管困難重重,但作為首都通往大西南的重要紐帶,這是一條十分隱蔽的一級戰略幹線。它的建成通車對加強戰備,鞏固國防,加速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等都具有重要意義。為了拿下這條線,鐵道兵、民兵傷亡人數眾多,據不完全統計,鐵道兵犧牲人數超過1300人,沿線留下1000多座豐碑,烈士陵園20餘處。
最終在1970年7月1日,成昆鐵路正式通車,這條用“一公里一忠魂”的鐵道兵精神修築的英雄鐵路,結束了我國西南少數民族地區2000萬人行路難的歷史。
峨邊,也是其中之一。
建成後的成昆線每天有兩列4趟列車停靠峨邊。據楊副局長回憶,這條鐵路在以前是非常熱鬧的,人們無論是去成都還是西昌都要靠它,列車達到了“爆擠”的地步,幾乎買不到座票,由於當時是慢車,每站都停,所以一趟要4一5個小時才到,腳都得站腫了。
老成昆淡出客運,峨邊呼喚新的工程
成昆鐵路在建成後的40年裡一直是峨邊人員、貨物對外交流的主力通道,但是隨著峨邊乃至四川全省經濟快速發展,成昆線的運力已遠遠不能滿足該地區客、貨運輸的需要。
2010年,四川省啟動為期11年的大小涼山綜合扶貧開發,老成昆線的客運量逐漸分流給了一條條翻新的公路,峨邊發展迎來良機。
據楊副局長介紹,先是峨軫路在2010年升級為三級公路。然後在2014年,國道245線改造完成,成為峨邊人如今出行的主要通道。4年後,峨軫路又升級為省道二級路,同升級多次的峨美路一道,成為連線峨邊南北山區、景區的重要通道。現在,峨邊到成都的時間從過去5小時縮短到4小時,昔日全縣依仗的老成昆線,如今主要承擔貨運和短途客運功能。
連線了黑竹溝景區跟縣城的黑勒路(下) 圖片來源:公眾號“峨邊線上”
峨邊內部交通狀況也得到了改善。2016年脫貧攻堅戰正式打響以後,峨邊依靠省補助和國家扶貧資金以及債券資金、對口幫扶援建資金等方式形成大規模投資交通的能力。“十三五”期間,峨邊累計完成縣鄉道改造專案136公里,新改建通村、通組路和產業路、旅遊路建設700公里,達成所有鄉鎮通油路,所有建制村通硬化路和客運的目標,且實現路面標線、防撞牆、護欄等交安設施全覆蓋。2016年以來,峨邊交通累計完成投資61.5億元,是“十二五”投資總和的18倍。
峨星村(上)和古井村(下)的通村公路 圖片來源:公眾號“峨邊線上”
楊永康副局長表示,脫貧攻堅戰打響後,隨著基建投資規模大幅增長,外來援建、對口幫扶以及峨邊旅遊的快速發展,如今的峨邊已經成了外來人口較多的地區,每到週末、節假日,都會大量人口自駕車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湧向峨眉、樂山、成都等地,交通量激增。
不過這也帶來了新的問題。隨著人流的猛增,原有交通要道的通行能力已捉襟見肘,G245單日最高峰值達1.1萬輛,甚至還一度長期成為抖音上每天堵車的網紅路。
而且,即便新修了多條公路,峨邊去成都仍有4小時的路程要走。這對坐擁國家AAAA級景區,力圖融入成都經濟圈,以黑竹溝為核心引擎發力旅遊業的峨邊而言實在是太久了。
想徹底改變峨邊對外閉塞和行路難的現狀,需要更大的工程。
峨邊人民並未等待太久。2014年,大工程來了,而這次來幫他們的,依舊是五十年前的那支隊伍。
鐵道兵傳人再戰成昆線
2007年,為滿足攀西地區客、貨運輸的需要,讓成昆線面臨的自然災害風險得到根本改觀,國家啟動了時速160公里的成昆線擴能改造工程,也就是現在說的成昆複線,鐵道兵部隊的繼承者——中國鐵建再次組織“精兵強將”奔赴建設一線。
成昆複線施工圖及設計線路平、縱斷面示意圖 圖片來源:中國鐵建
最早開工的是連線昆明——廣通的廣昆段,該段已於2013年12月正式開通運營。同一年,連線成都——峨眉的成峨段、連線永仁——廣通的永廣段、連線攀枝花——米易的米攀段全部開工,並先後於2018、2019和2020年正式開通運營。
2014年,成昆複線的最後一段,連線峨眉——米易的峨米段正式開工。
峨邊縣期待著的,正是這一段。楊副局長表示,火車將在峨邊南站停靠,為黑竹溝旅遊發展打基礎。成昆複線全線開通後,峨邊到成都的時間可以從4小時縮短到兩小時,成為把峨邊將融入1小時樂山生活圈、2小時成都平原經濟圈和3小時攀西經濟圈的重要推力。
不過,峨米段也是成昆複線修建難度最大且里程最長的一段。峨米全段正線全長386.19公里,共有橋樑140餘座、隧道40餘座,橋隧比達到73%。其中途徑峨邊縣的屬峨米段3標段,全長29.241公里,有各類橋樑6座,涵洞6座,隧道4座,計劃工期51個月。
這段路修起來有多難?可以看看3標段的重難點——毛坪大渡河雙線特大橋和老鼻山隧道。
據負責3標段的中鐵十二局介紹,毛坪大渡河特大橋是全線唯一一座橫跨大渡河的橋樑工程,是集深水、高墩、大跨、鄰線施工於一體的“咽喉級工程”。
由於大橋位於龔嘴電站庫區,屬Ⅶ級航道,上下游方向均有通航要求,所以施工隊用來運輸物料的棧橋得具有通航能力。但如果用傳統方法,棧橋就得修得很高,不僅增加了成本,而且會使鋼管樁結構的受力變差,對頂面車輛的通行安全造成威脅。
為此,技術人員利用提升裝置為自重超過1500噸的鋼棧橋設定了一處21米寬的通航孔,可在5分鐘之內實現大型貨船通行和棧橋復原,而且也不用提高橋樑棧橋整體高度。這樣一來,不僅成功解決了水域橋樑施工中船舶通航的施工難題,降低了橋樑棧橋造價,還可規避自然因素對整座橋樑棧橋造成的不安全影響。目前,這種棧橋工藝已獲國家專利證書。
與大橋相比,老鼻山隧道則是完完全全要同大自然較勁。該隧道屬特長高風險隧道,全長13579米,為單洞雙線型設計,隧道最大埋深710米,地質構造複雜,穿越多條斷層帶,潛伏有岩溶、巖爆、瓦斯、突水突泥等風險地帶。
不僅如此,施工隊還在打洞途中發現裡面有個大型溶洞,而且還是個“水簾洞”。
十二局挖的隧道(小口)和山體內天然溶洞(挖掘機所在地)的大小對比 圖片來源:中國鐵建
溶洞固然是個大麻煩,但已經四戰成昆線的中鐵十二局對該區域的地理條件早已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溶洞從揭示出來到處理完,建設者和專家經過充分現場勘查後先後推出6種方案,最終採取了迂迴導洞繞行溶洞的方式繼續掘進,並且在觀察一個自然水文年後,才架設拱橋跨越溶洞,保證了該路段的安全。
新工藝、新材料、新專利......繼承了鐵道兵精神的中國鐵建面對工程中遇到的困難絲毫沒有露怯。遇水搭橋,逢山開路,一次次的自主創新不僅換來了一張張金燦燦的國家專利授權證書,也提升了複線全線的工程水平。
現在,毛坪大渡河雙線特大橋和老鼻山隧道均已完工。峨米段米易到冕寧的鐵路預計將於今年年底開通,全段有望2023年底前通車。
即將完工的成昆複線被峨邊寄予厚望。峨邊交通局副局長楊永康表示,成昆複線將同在建的峨漢高速一道,幫助峨邊打通對外大通道,徹底破除交通瓶頸。
到2023年,峨邊將全面融入樂山1小時交通圈,成都2小時經濟圈,攀西3小時經濟圈。初步建成大小涼山彝區與內地便捷聯絡的重要交通節點,基本形成“四向聯動、暢通優質、便捷經濟、活力賦能”綜合交通運輸服務體系,為峨邊建設成為全國全域旅遊示範縣、全國民族地區鄉村振興典型示範提供堅實交通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