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福克斯網報道,美國華裔2020年大選民主黨參選人楊安澤,退出了民主黨。說是主動退出,其實不過還是因為競選失敗 ,楊安澤不得不灰溜溜的離場罷了。
楊安澤這個人,說起來還是挺噁心的,一個生活在美國的華裔,卻一直不遺餘力地抹黑中國,藉此來博得那些美國民眾的支援。
楊安澤還一次次藉此為噱頭,成為美國的反華先鋒。在新冠疫情最嚴峻的時候,楊安澤為了撇清和中國的關係,公然宣稱亞裔美國人不是病毒,但卻可以幫助美國人治癒病毒。這麼直接的立場,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家和中國有著什麼深仇大恨,其實他不過是為了自己的政治野心罷了。
有一次楊安澤坐地鐵出差的過程中,車廂間,他的旁邊是三個穿著連帽衛衣的中年男子,看見楊安澤後,紛紛皺了眉,而楊安澤在此之後,竟然萌生的是一種自己是亞洲人而羞恥的想法, 多麼的沒骨氣的人啊。這樣一個忘本的人,日後的路又能走多遠?
在美國,大家所知道的種族歧視大多都是美國黑人和白人之間的鬥爭,黑人被槍殺的案例愈來愈多,反抗的隊伍也在不斷擴大,而另一點,黑人雖然被白人歧視的同時,黑人也在歧視著亞裔。
在如今的美國,亞裔是最難生存的幾個群體之一,甚至處處伴隨著生命危險,本就是美國暴力事件的多發區,而像楊安澤這樣的人,為了自己的野心和政治選票 ,不僅不做有益於維護亞裔團結的事,還時時刻刻以此為噱頭,抹黑亞裔,楊安澤的所作所為在美國本就被大部分人所不喜,還妄想以此來作為競選紐約市長的籌碼,不過是痴心妄想罷了。
楊安澤為了獲得所謂的身份認同,還鼓吹過像二戰時期的日裔美國人學習。而沒多久,他就受到了強烈的抨擊,日裔美國人因此想起那段在美國飽受欺凌的歷史,當時的日本人,為了在美國生存下去本就極為艱難,在珍珠港事件後,多達十四萬的日裔美國人被強制進行大規模的遷徙甚至是監禁。
這段對於他們來講是不堪回首的一段歷史,而楊安澤卻還以此為榮,更為了自身的生存,強調亞裔美國人都應向那些日裔美國人學習,這樣的軟骨頭做法,不免令人感到憤怒。
楊安澤這樣的做法,卻深得美國白人的喜歡。從奧巴馬政府開始,美國政府就有很多高官,打算扶持楊安澤,藉此來抹黑亞洲,宣傳美國“優越”的普世價值觀。
而他們所面臨的問題,卻又不僅僅是對於祖籍的不認同。就算這些亞裔拼了命地想要去融入美國人的社會中,就算他們費盡心思把自己包裝成像一個美國人的樣子,但自己那份面孔還是可以讓人一眼認出,他們來自亞洲。雖然當今美國已經百分之五的人口是亞裔,但他們也仍然明白,自己並不是一個真正地地道道的美國人。
這樣的一種身份認同的危機不免令人感到有點可憐,楊安澤就是其中的一個典例。也許窮盡一生都不過是為了證明自己是一個合格的美國人,跳樑小醜一個罷了。
而楊安澤這類人心中真正所體現出來的,反而正是他們自己內心的不安,他們的惶恐,他們的手足無措,怕被美國拋棄的那份膽怯。而他們更應明白,這樣的後果是什麼,會讓美國人更好地接受自己嘛?並不會,相反,只會活得更加卑微,更加懦弱。
要知道,美國黑人從奴隸到今天能夠有權利去反抗暴行,可是經歷了長達百年時間。而如果這些亞裔連自己的根本都給拋棄的話,也只會成為美國人最底層的那部分人。
楊安澤的父母來自於中國臺灣,1975年出生於美國,曾任曼哈頓備考的CEO,而在他競選總統期間,在其他競選人大舉移民協議、配槍改革等問題時,楊安澤提出的卻是人性至上。主張政府每個月向18到64歲的美國人發1000美元的紅利,並在隨後的加州民主黨派會議上發表了類似的演講,這次的演講也有著近十萬的瀏覽量,八千多的點贊。而楊安澤也正是靠著他的口才得以紅遍美國網路,還得到了馬斯克的支援。
在楊安澤競選過程中,標榜自己找到了解決特朗普留下的問題的方法,認為特朗普解決美國工作的途徑是來搞上一堵牆,防止人才流失,而楊安澤卻提出應該給他們打錢,搞所謂的全民收入。並以此來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還聲稱這樣的紅利是用來作為人工智慧時代的人性關懷。並以那些亞馬遜、蘋果等電商巨頭的資金來作為來源。這樣的主張還得到了馬斯克的支援,他甚至稱呼楊安澤為哥特總統。
不過,他的所謂主張並未給自己帶來什麼成功。競選總統、市長接連失敗。
在十月04號,楊安澤卻宣佈退出民主黨,堅稱這樣的選擇能夠讓自己產生更大的影響,不免令人笑了。不過跳樑小醜罷了,還真覺得自己能夠捲起什麼風浪?無用棋子一枚。
類似於楊安澤這樣的亞裔人士並不在少數。中國、韓國、日本,來自這些國家的美國人,很多都有這樣的一種身份認同上的危機感,他們抹黑、否認國家取得的成就,將視線停留在二戰時期,認為自己的祖籍國家總是有這樣那樣不堪的缺點,認為只有在美國能活下去,自己未來的人生才會有希望。
對此,楊安澤還聲稱自己的人生目標就是推動社會能夠進步,美國愈發嚴重的兩極分化導致體制上的停滯,黨派的競爭也令自己非常不適。還發布了一篇與民主黨分道揚鑣的文章,看起來霸氣的不行,卻絲毫不提有關自己的失敗原因。鼓吹自己還願意為了修復美國的體制而做各種努力,而要明白的是,楊安澤自從進入美國政壇以來,就從未有過什麼順利的經歷。
楊安澤就像特朗普一樣,鼓吹要讓美國更加努力地思考,創造全新的未來。卻不過是說說而已,在楊安澤參加民主黨候選人辯論時,在場多為候選人,只有楊安澤,在開場半個多小時之後才被提問,楊安澤在臺上的表情明顯十分壓抑,在之後,也提出了自己的不滿。在發言時間上,楊安澤也像是被刻意安排了一樣,只有六分鐘的發言時間,是所有候選人最少的。而在楊安澤多次舉手回答時,都被直接無視掉了。他的吹捧者甚至在辯論結束後專門為他搞了一個推特話題,就叫被忽視掉的楊安澤。
而楊安澤從政的這段時間內,雖然能力還行,但在媒體的報道中,他的身影卻可以說屈指可數。楊安澤在民主黨候選人排名中被排在了第七位,卻在美國廣播公司中釋出的二十位總統候選人圖鑑裡從未出現。
更慘的是,楊安澤還多次被惡搞姓名,屢屢被記成其他人,有人稱他是傑瑞·楊,還有的把他當作美國廣播電視臺的約翰楊,就是不叫他的本來名字。紐約市立大學還對此發表過看法,認為楊安澤的遭遇正是體現出亞裔在美國的地位之低,影響力遠遠不及美國白人,甚至連部分黑人的影響力都達不到。
美國韓裔李美玉曾就楊安澤的遭遇釋出看法,認為這正是亞裔群體在美國社會的族群體現,白人頻繁插隊,甚至將亞裔當作透明人,或者對著你直接橫衝直撞,絲毫不在乎對方感受。而在美國紐約,許多亞裔的生活範圍都是在貧民窟中,更是城市最為貧窮的一個群體。楊安澤不顧亞裔群體在美國的地位,還講過“我是一個很擅長數學的亞裔”這樣帶著明顯種族偏見的話語,藉此吸引目光。而在其他人眼裡看來,這不過是一個多年來被受到忽視的亞裔反抗罷了。
楊安澤的種種姿態,更容易讓亞裔孩子形成一種特別沮喪、自卑的自我認知,這對於亞裔的長遠發展也只能是有害無利。
在十月五號上午,楊安澤退出民主黨的一天之後,又宣佈要成立前進黨政治行動委員會,也就是所謂的前進黨。聲稱要以此來打破共和黨和民主黨的壟斷,更號稱前進黨的建立,是一場包容性的解放運動誕生了。
然而,有一點不可否認的是,若楊安澤堅持自己的那份對於亞裔人在美國生活,就應該感到羞恥的認同感,那麼他的政治道路註定不會過於長久。楊安澤太過於想把自己搞成一個徹徹底底的美國人了,他無法抹掉流淌在身上的中國血液,更無法改變亞裔在美國社會的地位所在,這樣的楊安澤,不過是美國政壇上一枚隨時可棄的棋子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