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機板的尺寸各不相同,常見主機板板型有三種:標準ATX、M-ATX以及ITX。那麼這些主機板板型會影響效能麼?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探究下。
標準ATX:
標準ATX是最常見的主機板,也是我們常說的大板,尺寸方面,標準ATX板型一般長為30.5cm,寬24.4cm。
M-ATX全稱是Micro ATX,尺寸比標準ATX要小,目前M-ATX板型有兩種, 一種是正常的M-ATX板型,尺寸長為24.4cm,寬也為24.4cm。
除此之外,M-ATX還有一種緊湊型M-ATX,以前叫μATX,尺寸為24.4cm x 18.5cm,但後來只要尺寸小於正常M-ATX,大於ITX主機板都可以叫緊湊型M-ATX,所以也有22.6cm x 17.4cm以及24.4cm x 21.0cm等規格的型號,最大的特點是常規M-ATX採用了4根記憶體插槽,而緊湊型M-ATX主機板通常只有2根記憶體插槽。
最後是ITX板型,也是目前主流主機板板型中最小的,尺寸為17cm x 17cm,通常只有2根記憶體插槽,一根顯示卡插槽。
標準ATX:拓展能力最強,介面多,散熱好,功能齊全,缺點是一些小主機無法放下,而且價格相對較貴,適合組建高階平臺的使用者選擇。
M-ATX:拓展能力適中,相容性強,除了一些限制ITX板型的小主機,基本可以相容市面上絕大部分主機,價效比一般很高,組平臺比較萬能。
ITX:介面最少,體積最小,有些專門為記憶體超頻而設計,比較適合打造不用獨立顯示卡的入門辦公平臺或者家用高顏值小主機。
主機板影響效能上限:
效能方面,因為主機板是作為載體而生的,所以主機板的效能表現就是其他硬體在主機板上的效能發揮。顯示卡目前只看PCIe 協議,跟主機板本身關係關係不是很大,主機板主要影響的是CPU和記憶體的效能上限。
CPU比較吃主機板的供電,供電強的主機板能承載更多的電流輸出,可以讓CPU高負載更穩定,超頻效果更好。而大板型主機板因為尺寸優勢,可以讓廠商更容易做出供電強的主機板,從而讓CPU效能更好發揮,間接影響整個電腦效能。
一般能夠超頻的高階晶片組都會採用大板型,但這不是絕對的。有些標準ATX主機板用料並不是很好,甚至不如M-ATX主機板以及ITX,晶片組也是,M-ATX板型中也有X570/Z590這種高階晶片組型號,標準ATX主機板也會採用中端B550/B560型號,這時候CPU等硬體所能發揮出的效能上限就會反過來。
所以不能說主機板板型越大效能越強,還是得看主機板本身的用料以及晶片組之類的引數,嚴謹一點就是採用高階晶片組並且用料好的大板型主機板效能會更強。
單一的板型只能確認主機板的拓展能力,也就是介面和插槽,還有散熱裝甲等,這方面無疑是大主機板更高。要真正說主機板效能,還得是價格決定,價格越貴用料越好,ITX也能逆襲ATX。
(7774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