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我們每天的吃的食物,住的房子,以及享受到和平的社會環境,都是曾經的先烈們拼了命換來的幸福。
而作為偉大領袖毛主席,他既是我們的主席,也是人民的大救星,可他卻像是一個親切的普通人一般,過著自己樸實的小日子,根本沒有官架子。這也讓我們十分好奇,毛主席他喜歡吃什麼?他的飲食習慣又是怎樣的呢?今天咱們就來簡單的聊一聊。
無辣不歡,一輩子就好這口紅辣椒
在新中國三年困難時期,毛主席一直與人民同吃苦,人民不吃肉,他也堅決不吃一口,還曾給自己定下了一個規矩:不吃肉、不吃蛋、糧食不超定量。只為與人民共度這段艱難的時光。
但其實毛主席自己是湖南人,仍然有些飲食愛好的,那就是“無辣不歡”。他吃東西一貫喜歡的就是,沒有辣椒的飯沒有靈魂,還稱吃辣椒可以清火,所以漸漸地主席這個習慣被流傳了出去。
毛主席出生在湖南的湘潭,這是一個非常喜歡“辣”的地方。
很多人認為四川人能吃辣,其實湖南人根本不遜色,湖南的辣是幹辣、香辣,主要就是以辣椒為主,如果搞個排行,湖南人吃辣敢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對於以愛吃、能吃、嗜辣聞名國內外的湖南人來說,做出一道好吃的菜 是無比值得驕傲的事。
因此毛主席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湖南人,辣基本上成為了他吃飯的標配。他最愛吃的菜就是紅燒肉和辣椒,因為小時候生活貧困,於是辣椒成為了他少年生活中最美味的食物。
建國之後,當每一次北京舉行完盛大遊行之後,國家的各位領導人前往用餐時,總會聽到毛主席問上一句“有沒有辣子”,除了這個別無其他要求,他的“嗜辣”程度,或者說是喜好,已經到了餐餐必備的地步。
可是在革命初期,條件十分艱苦,當時毛主席前往江西開展調查研究,由於條件受限,同志們基本上每天都是清水煮菜,油鹽對於他們來說都是稀缺品,看起來著實讓人心疼。
當時的百姓心疼毛主席,知道他愛吃辣椒,就挨家挨戶地給他找,終於在一家找到了一串紅辣椒,給毛主席改善一下伙食。
可是主席一看到這盤紅辣椒,就問這是哪裡來的,得知這是從老鄉家裡要的,就讓把這盤辣椒的伙食費,從他自己的伙食費里扣出來,給老鄉送過去。不拿一針一線是紅軍的紀律和原則,不能從他這裡搞特殊。
無辣不歡的毛主席,始終這樣有原則。新中國成立之後,為了能讓主席實現“辣椒自由”,曾給主席做飯的掌勺師傅,就想出了一個辦法,給他做了一盤特製的油泡辣椒。以朝天椒作為材料,這種辣椒看著小,但吃起來無比的辣。
他說:看著主席吃得滿頭大汗,嘴裡不斷地吸著絲絲涼氣,但比平時吃的米飯更多,就感到心滿意足。主席還讚歎道:好吃好吃!這個朝天椒,真是辣椒裡的閻王爺哩!
不僅如此,主席還經常宴請客人的時候,將他的愛好端上桌來,讓客人們品嚐著美味。在接待赫魯曉夫來中國訪問時,在飯桌上,毛主席指著辣椒說道:我們是否應該對共產主義所代表的紅色,表示衷心呢?那麼作為紅色的忠實信徒,誰願意加入我的辣椒黨裡來?
餐桌上的中蘇兩方人員瞬間被逗笑了,蘇方代表布林加寧率先響應,他夾起來一個辣椒送往嘴裡,不過他還是低估了中國辣椒的“威力”,頓時間嗆得他左右搖晃,鼻涕直流。
毛主席笑道:厲害呀,凡是吃了紅辣椒還能安然無恙的人,說明我們是志同道合的朋友,能建立起一個志同道合的政黨。
不得不佩服毛主席外交手段,利用辣椒一下子拉近了,與對方之間的距離,更建立起了一個親切的盟友關係。他最愛吃的菜品,就是涼拌辣椒,每次家裡來客人了,都給外國人介紹,這是我家鄉的菜,足以見他對辣椒的喜愛程度了。
他曾還在長征路途中,喜滋滋地在梨上撒了點辣椒粉,還笑著稱這種滋味是酸甜辣的滋味。
不搞特殊化,不買貴東西
毛主席一生中,過得也相當簡樸,哪怕是當了國家領導人,也沒有山珍海味的享受,於是他各個階段的掌廚師傅,都會盡可能地做些主席愛吃的,又不貴的菜。毛主席的口味“喜辣,喜苦,喜鹹,喜葷”。
他的每一餐基本上是四菜一湯,兩個裝小菜的碟子,他的食量不大,因為裝菜的碟子也只有一點點大,吃的盡是一些極為普通的菜。就像上文說的一樣,他喜歡湖南的家鄉菜,臘魚、臘肉和臘八豆,他都愛吃,而且還喜歡吃一些粗糧、糙米。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主席吃的菜,其實很普通,又不是很貴,但又蘊藏著一種普通老百姓對家鄉的情懷,更是身為共和國主席的自覺,和與人民共甘苦的心。
曾經為毛主席做菜的大廚程汝明和李錫吾,為毛主席服務了19年,深知主席的喜好。
起初,程汝明不瞭解毛主席喜歡吃什麼,總得詢問李錫吾:“我做點什麼?”李錫吾說做什麼,他就做什麼。先是做點小菜,慢慢地又做一些主食,主要是麵點。毛主席雖是南方人,但他也愛吃些麵食,而這是李錫吾的弱項,卻是程汝明的強項。
李錫吾拿手的是中餐湘菜,還有一些家常菜,很對主席的胃口。毛主席比較喜歡吃魚,鱔魚、泥鰍,他都愛吃。但是他不太愛吃大魚,喜歡吃小魚。對魚肉,毛主席喜歡吃魚腹部的肉,不喜歡吃脊背處的肉。吃起魚來,毛主席基本沒有什麼忌諱,都愛吃。
還喜歡吃一些羊肉、豬肉和牛肉之類的,他是一個葷食主義者,是肉他基本上沒有不喜歡的。
但是有一點,這麼多年了他吃飯都最討厭一樣東西,就是醬油。程汝明起初還感覺有些奇怪,為何主席唯獨討厭醬油?原因正是因為他家原來就是做醬油的,有一次掀開了醬油的缸,竟然上面有一隻蛆,導致他以後再也不吃了。
這個秘密也是屬於他與廚師之間的秘密,連身邊最親近的警衛員都不知道。
不過這些習慣,都是在建國之後,我們的條件好起來,才漸漸有了日後的習慣。之前在革命途中,毛主席根本不講究吃什麼,而是與同志們同吃同住,同甘苦共患難。
1927年秋收起義後,我們的部隊轉戰井岡山,當時規定的軍官與士兵的菜品標準是不一樣的,部隊專門設有軍官食堂,還有四菜一湯,與士兵的待遇懸殊極大。
三灣改編之後,毛主席為了掃除這種階級思想,進行了軍隊重大改革。改革中,專門把這項軍官食堂制度取消,規定大家同灶吃飯,不許搞特殊化。
那時候紅軍經歷了前所未有的艱難歲月,在國民黨的重重圍剿之下,紅軍缺衣少糧,每天吃的飯能是南瓜湯,紅米飯,就已經很不錯了,很多時候一天連頓像樣的飯都吃不上。
這樣艱苦的環境下,沒有人有一句怨言,就是因為不管是領導,還是士兵,吃的是一樣的飯,受的是一樣的苦。紅軍喝粥,他也大家一樣喝粥,吃糠咽菜,他也吃的糠咽菜,從來不搞一點特殊。
當時炊事員看到毛主席每天操勞辛苦,就給他單獨做了一碗白米飯,但主席看到之後卻問戰士們吃了什麼?當他看到戰士們吃的是野菜伴粥的時候,把這碗白米飯直接倒進了鍋裡,攪和了一下,大口吃了起來。
紅軍長征途中,很多領導人因為缺衣少食,患上了這樣那樣的病症,毛主席也同樣不樂觀,他的身體看起來比平時虛弱很多。
過雪山草地之時,辣椒可是個稀罕物,在分配食物的時候,警衛員知道主席酷愛吃辣椒,還多領了20個辣椒,但主席知道後,嚴令他退回去,說道:我們是紅軍,怎麼能搞特殊化。
是呀,往後的日子裡,直到建國之後,毛主席都將這種艱苦的精神保留了下來,新中國初期發展艱難,他們同新中國共同度過。
建國初期,他基本上不吃那些反季蔬菜。一次衛士武象廷,為了改善一下毛主席的生活,就去買了一些西紅柿、黃瓜這些新鮮蔬菜。
當時是大冬天,這種蔬菜也賣得正貴,主席還說:我吃的菜乾淨衛生就好了,不要給我買這麼貴重的蔬菜,這時候買一根黃瓜,夏天能買一籮筐,吃好幾頓呢。
他的“摳門”體現得淋漓盡致,雖然作為主席,經常日理萬機,但卻會經常看他們的日常開銷,害怕他們的開銷超標,怕別人給他搞特殊。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作為之前的領導人的營養搭配師,曾介紹了他們的許多飲食方法,其中絕大多數我們普通人都能做到,他按照每天吃夠25樣的方式,給領導人們搭配餐食,講究一個少食多餐的原則。
很多人都在網上看見了一份毛主席餐飲食譜,認為其中很多菜品複雜,是普通人根本不會涉及的,其實不然。
後來韶山毛主席紀念館的人員,還對此事進行了回應,因為在毛主席的遺物中,有對於他菜譜、食譜的記載,這些菜譜中的食材,都是非常簡單的菜品,連當時的英國元帥蒙哥馬利,稱呼毛主席為“凡人時代最不平凡的人”。
因為他沒有想到一個大國的主席,生活如此簡樸,他的菜譜猶如每個平凡的普通人一樣,沒有大魚大肉,只是一些普通人吃得起的,會做的菜式。主席的菜譜,其實完全是按照他自己的飲食習慣,警衛員的日常記錄形成的,另一份是廚師常備的菜品單。
你可以從他的生日選單上看出一些端倪,1958年他過生日的時候,自然做的菜比平時多,有蘿蔔絲鯽魚、長征雞、燒豆角、炒大白菜,還有一些炒臘肉、炒醃菜之類的小菜,主食有米飯,壽桃和長壽麵。這份選單中,你也只看到了壽桃和長壽麵,這兩樣祝壽的東西。
廚師王近仁在毛主席身邊工作了6年,他說道:很多人以為我在主席身邊當廚師,十分了不起。但我知道,我一身本領使不上,主席當年吃的那些菜,放在今天的五星級酒店都上不了檯面。
他說這番話,其實就是在說主席過得實在是太簡樸了,他說他要把這種普通飯菜中的光榮傳統傳承下去,這些才是我們普通人生活中最好的營養品。
毛主席他自己還喜歡種菜,從60年代到他去世這段時間,他都喜歡叫大家們在中南海的院子裡,種上各種各樣的蔬菜,他自己有時間了也去施肥澆水。種的品種也很多,有大白菜、蘿蔔、西紅柿、茄子等不同的蔬菜,還種了一些果樹。
原來這個院子裡都是花,但毛主席覺得這些花沒用,讓人把這些花都給刨了,說是種花不如種菜好,當這些種好的菜端上了他的飯桌,他吃的時候十分高興。
一直以來他都非常提倡“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像一些小河蝦,都是中南海自己產的,很多人都會在閒暇時間去餵它們。而且經常會做一個小箱子,放點誘餌在裡面,第二天能收穫不少。
在毛主席的餐桌上,你看不到什麼山珍海味,都是一些普通人家的飯菜,他不刻意追求這些口腹之快,不奢侈、不浪費。當初三年困難時期,全國人民吃不上肉,更是以身作則,他也堅決不吃肉。
這樣的主席誰能不愛,在我們每個人心中,他不僅是讓我們站起來的偉大領袖,更是和藹可親的老爺爺,是我們中國人的大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