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餘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積四十年之經驗深知欲達到此目的,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現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務須依照餘所著《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及《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繼續努力,以求貫徹。最近主張開國民會議及廢除不平等條約,尤須於最短期間促其實現。是所至囑!”——孫中山遺囑
1924年9月3日,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召開第七次會議,孫中山(國民黨)、瞿秋白(共產黨)、鮑羅廷(蘇聯)出席會議,會議形成決議:以"反對帝國主義"、"反對北方軍閥"為號召,進行北伐。1924年9月4日,偉大的革命者孫中山在廣州組建北伐軍,北伐軍由各地各系的8個軍組成,約10萬人左右,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因癌症在北京逝世。
國民革命軍8個軍10萬餘人(戰爭過程中發展到40多個軍近百萬人),蔣介石任總司令,李濟深任總司令部參謀長,白崇禧任參謀次長代理參謀長,鄧演達任政治部主任,郭沫若任政治部副主任。
何應欽、譚延闓、朱培德、李濟深、李福林、程潛、李宗仁、唐生智分任第1軍至第8軍軍長;繆斌、李富春(共產黨員)、朱克靖(共產黨員)、廖乾吾(共產黨員)、李朗如、林伯渠(共產黨員)、黃紹竑、劉文島分任第1軍至第8軍黨代表或副黨代表。除第8軍駐湖南衡山、安仁地區,第7軍駐廣西外,其餘6個軍均駐廣東。
1926年廣東國民政府領導的國民革命軍十萬人正式出師北伐。北伐軍以國民革命軍為主力,蘇聯提供軍事援助,國共合作的形式進行,得到全國廣大人民的支援,一路勢如破竹,先後消滅了舊軍閥孫傳芳、吳佩孚,至1928年12月29日(張學良改旗易幟)北伐結束,國民政府完成了形式上的統一。
在孫中山逝世後,國民黨內部暗流湧動,北伐僅半年,戰爭的勝局都已經決定,各個派系已經開始為爭奪最高權力展開角逐。北伐還在進行中,1927年4月和7月,蔣介石和汪精衛先後在上海和武漢發動反革命政變,北伐的勝利果實基本被兩人竊取。國共第一次合作破裂,我黨於1927年8月1日發動南昌起義,建立了屬於自己的軍隊。
之後,北伐還在進行,北伐初期的8個軍則因立場不同,信仰不同,道路不同而選擇不同,最終的命運迥異,很好地詮釋了“選擇大於努力”這句話,歷史再一次證明了:人之所以偉大,不在於才高八斗,而是因為信仰堅定。
道不同不相為謀
北伐初期8個軍的軍長分別是何應欽、譚延闓、朱培德、李濟深、李福林、程潛、李宗仁、唐生智,北伐軍軍長的決定基本決定了部隊“跟誰走”。蔣介石和汪精衛基本上竊取了全部的革命勝利果實,分別在南京和武漢建立了政權,都宣佈自己是國民政府的合法政權,互不相讓。
而我黨和國民黨左派被蔣介石和汪精衛透過“反革命政變”幾乎一掃而空,遭到毀滅性打擊。8個軍面臨著重要抉擇,他們主要有三個選擇:要麼跟隨蔣介石、要麼跟隨汪精衛、要麼選擇“中立”,另起爐灶。
●第1軍,軍長何應欽,將士以黃埔軍校學生為骨幹。蔣介石曾是黃埔軍校的校長,何應欽一直都是蔣介石的跟隨者,雖然第一軍在驅逐許崇智後,吞併許部粵軍,成分已不再是以黃埔軍校的學生為主。但是黃埔軍校的學生成為了這支軍隊的掌握者,何應欽依然還是蔣介石的左膀右臂,所以第1軍鐵定是選擇了跟隨蔣介石,後來成為老蔣的嫡系中央軍。
值得一提的是,北伐中第1軍的將士們也並非完全對蔣介石唯命是從。第1軍的1師和2師分別參加了南昌戰役和武昌戰役。1師師長王柏齡畏戰逃跑,2師在龍潭戰役中接到蔣介石“坐山觀虎鬥”的命令,但是2師拒絕接受命令,出兵幫助第7軍取得龍潭大捷。
由此可見,北伐初期的國軍還是為革命而戰的軍隊,而非某個人的軍隊。
●第2軍,軍長譚延闓,將士以湘軍為主。第二軍北伐中在南京、杭州、南昌等地參加戰鬥,蔣介石和汪精衛分別建立中央政權後,譚延闓本人屬於武漢國民政府要員,他與第6軍軍長程潛密謀控制南京,準備抓捕蔣介石。
結果,程潛中途變卦,計劃失敗。蔣介石以中央名義命令第2軍渡江北上,計劃讓何應欽擇機將其繳械收編。身在武漢的譚延闓則遙控副軍長魯滌平,命他升任軍長率部西進,接受武漢國民政府的領導。1927年10月至11月,寧漢戰爭以“寧方”(南京國民政府)取勝結束,魯滌平調任湖南省主席,第2軍縮編成第18師,魯滌平在湖南幹得非常“憋屈”,被桂系排擠得待不下去,隻身逃往江西投奔老蔣,老蔣派他率部“剿共”,屢戰屢敗,後來抗日,還是屢戰屢敗,失去了北伐時的“勇武”,慢慢沉寂於歷史的的硝煙之中。
由此可見,沒有主心骨,成為“牆頭草”,看似“聰明圓滑”,實則“貽害無窮”。軍隊一旦沒了革命目標,失去“信仰精神”,即使兵強馬壯,也是一群烏合之眾,難打勝仗。
●第3軍,軍長朱培德,將士以滇軍為主。北伐中在湖南、南昌等地參加戰鬥,攻克南昌後,第3軍擴編為第五路軍,朱培德以江西省主席和第五路軍身份主政江西,一時間風頭無兩。寧漢分裂,本屬於武漢國民政府(漢方)陣營的朱培德選擇了“中立”,在“寧方”的拉攏下,朱培德名義上倒向蔣介石,實際上則“誰也不幫”,直到北伐結束,“寧方”佔盡優勢,朱培德才選擇跟隨蔣介石,參加了中原大戰、蔣桂戰爭,極其賣力。
然而,人們只會對“雪中送炭”感恩戴德,不會對“錦上添花”記憶猶新,朱培德部逐漸淪為了國軍中“打醬油”的角色,一直不受蔣介石的重視,解放戰爭中被我軍全殲。
由此可見,結論同第2軍。第3軍的命運比第2軍更慘,因為第3軍是極其賣命,但最終還是“熱臉貼上冷屁股”。
●第4軍,軍長李濟深,將士以粵軍為主。第4軍的情況比較複雜,第4軍由粵軍第1師發展而來,護法運動時,廣東省長朱慶瀾將20個營的親兵交給孫中山,組成了粵軍第1師,陳炯明被任命為總指揮,結果粵軍第1師壯大後,陳炯明野心膨脹,想擁兵自立,卻得不到廣大官兵的擁護而失敗。
粵軍第1師擴編為第4軍後,李濟深擔任軍長。北伐時,第4軍分為2部分,第十師、第十二師及獨立團由副軍長陳可鈺率領參加北伐,第十一師和第十三師則由軍長李濟深率領留守廣東。
第4軍英勇善戰,北伐中戰功赫赫,威名遠揚,有“鐵軍”美稱。武昌大捷後,陳可鈺赴日本就醫,第4軍擴編後分為第4軍和第11軍,軍長分別為張發奎和陳明樞。陳明樞與蔣介石一向私交甚好,因此遭到“漢方”(汪精衛)排擠,無奈離開11軍。
張發奎得以同時指揮第4軍和11軍,此時的國民黨內部派系內鬥不止,擁兵自重的各路“新軍閥”都想擴充實力,佔據更多的地盤,一路能征善戰,敢打硬仗的第4軍則沒有了立足之地。
由於國民黨不斷進行“清共”,國共之間徹底決裂,我黨準備建立屬於自己的武裝。北伐軍中,第4軍的我黨黨員人數最多,葉挺率1部分官兵南下廣東戰敗,殘部走上井岡山成了紅四軍。蔡廷鍇率第10師出走福建,在蔣介石的幫助下重建11軍,陳明樞擔任軍長。
第四軍至此分成張發奎、陳明樞、李濟深與紅四軍四部分。第4軍之後上演了“昔日戰友,戰場兵戎相見”的悲劇。李濟深一直是支援蔣介石的,直到兩人的理念發生分歧後,兩人才開始了“相愛相殺”。
後來張發奎趁蔣桂戰爭之機東山再起,但是旋又與蔣分裂,此後第四軍在汪精衛遙控下打出護黨大旗,先後參加護黨救國戰爭、中原大戰與兩廣事變,一再失敗之下,部隊越戰越少,最後被桂系收編。九一八事變之後,兩廣與中央和解,才重歸中央軍帳下,先後參加抗戰和解放戰爭,最終撤往臺灣。而陳明樞麾下的第十一軍,後來擴大為第十九路軍,在上海一二八抗戰中打出威名。後因不甘被蔣派去打內戰,在閩發動福建事變,最終被蔣解散。
對於第4軍,我不過多進行評論,也不好總結。總之,第四軍的命運充滿了悲劇色彩,世上事往往如此:純粹的理想主義者,所走的道路越曲折,經歷即勵志,又悲情。
●第5軍,軍長李福林,將士以民軍為主。第五軍被稱為“福軍”,原身是地方的綠林武裝。實力最弱,北伐時與李濟深一起留守廣東,跟隨李濟深的指令行事,寧漢分裂時,跟隨李濟深支援“寧方”。張發奎進入廣東站穩腳跟後,聯合黃淇等人發動“張黃事變”,排擠李濟深,控制廣州。
早已對李濟深不滿的李福林“翻臉”,支援“張黃”,我黨趁亂髮動廣州起義,李福林的第五軍成為鎮壓起義的主力。“張黃事變”失敗後,李福林被迫離開軍隊,第五軍軍長由李濟深的親信徐景唐接任,蔣桂戰爭中,第五軍被陳明樞、陳濟棠打敗收編。
由此可見,弱肉強食,人微言輕。第5軍自始至終就沒人把它當回事,結果它自己跳出來搞事,最終落得個“丟帥兵散”的可笑下場。
●第6軍,軍長程潛,將士以湘軍為主。第六軍的軍長程潛痛心國民黨內部分裂,剛開始的時候,兩邊都不願意得罪,他還親自出面努力進行調停,希望“寧漢”重歸於好。但是“破鏡重圓”本就不是易事,即使“重圓”也是貌合神離。
程潛想當“老好人”,結果兩邊都不把他“當好人”。第六軍的命運可想而知,第六軍北伐中從江西打到南京,本來與第1軍(中央軍)和第7軍(李宗仁的桂系)約好一起攻佔南京。結果,第六軍獨佔攻佔南京,這下把桂系和中央軍都得罪了。
寧漢分裂時,程潛居中調停,寧漢爆發戰爭時,程潛表面上支援“漢方”(武漢國民政府),暗中支援“寧方”(南京國民政府,代表蔣介石、李宗仁等人),李宗仁在程潛支援下打敗了“漢”方的唐生智,但李宗仁卻突然將程潛囚禁。
第6軍群龍無首,慌亂中逃往江西,蔣介石抓住機會,毫不客氣將第6軍圍剿,第6軍全軍覆沒。
由此可見,政治和軍事鬥爭中,“老好人”害人害己,為將者,關鍵時刻搖擺不定是大忌,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第7軍,軍長李宗仁,將士以桂系(廣西人)為主。廣西人組成的部隊有“狼兵之稱”,北伐時,桂系將部隊一分為二,一多半由黃紹竑率領留守廣西。一少半由李宗仁、白崇禧率領出徵參加北伐,參加北伐的桂系組成第7軍主力,先是參加北伐軍左路軍,汀泗橋、賀勝橋,攻打武昌等硬仗中威名遠揚,後來參加右路軍,攻打孫傳芳,屢戰屢勝。
第7軍被稱為“鋼7軍”,英勇善戰超越了第4軍。打贏龍潭戰役,奠定國民政府在東南的統治基礎,打敗唐生智,取得兩湖地區的統治權。戰爭中,桂系的勢力急劇膨脹,但是桂系的人馬卻不足以統治擴張的地盤。
為了擊敗唐生智,第7軍主力進入兩湖同作戰,結果東南地區被第1軍(中央軍)控制,控制兩湖地區後,李宗仁、白崇禧採取“鄂人治鄂”策略,大量提拔重用“鄂人”,導致浴血奮戰的桂系人的不滿,蔣桂戰爭中,心存不滿的桂系將領李明瑞倒戈,第7軍被蔣介石的中央軍擊垮,戰功赫赫的第7軍就此完蛋。
由此可見,軍事是政治的延續,政治手段不高明,軍事的勝利只能是一時的勝利,而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李宗仁、白崇禧的政治手腕明顯不行。
●第8軍,軍長唐生智,將士以兩湖人為主。志大才疏,這個詞用在唐生智身上最合適。北伐軍攻打武昌受挫,蔣介石率兵進入江西,留下唐生智擔任總指揮繼續圍攻武昌,武昌攻克後,唐生智大肆招兵買馬,將部隊擴大到七個軍和十個暫編師,成為北伐軍中人數最多的一隻部隊。
兵強馬壯,萌生割據兩湖的野心。寧漢分裂,唐生智選擇支援“漢”(汪精衛),擔任“漢”方東征軍總指揮,征討蔣介石,氣得老蔣大罵唐生智“狼子野心”。唐生智以兩湖為根據地,發動“寧漢戰爭”,企圖奪取國民政府的中央政權。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本來控制東南區域的“桂系”(第7軍,第7軍屬於“寧方”,屬於南京國民政府陣營)進軍兩湖,與唐生智開戰。不得人心的唐生智,關鍵時刻盟友朱培德(第3軍)、程潛(第6軍)、譚延闓(第2軍)全部背叛,第8軍戰敗後被桂系收編。
誰也沒想到,第七軍、第八軍打得不可開交,受益最大的則是老蔣的第1軍,桂系離開東南後,第1軍趁機控制了東南區域,第7軍收編第8軍,重用“鄂人”導致了桂系內部的分裂。唐生智賊心不死,蔣介石幫助唐生智重建第8軍,蔣桂戰爭和蔣馮戰爭中,唐生智率領第8軍為蔣介石死心塌地賣命。
唐生智為蔣介石賣完命,蔣介石計劃收回唐生智兵權,唐生智重回汪精衛賬下,兩人大打出手,結果兵敗。蔣介石趁機取消了第八軍的番號。
由此可見,欲戴王冠,必先承其重,欲握玫瑰,必先承其痛。
結語
北伐的目標是“打倒列強,除軍閥”,但是自從蔣介石和汪精衛聯合各種反動勢力發動“反革命政變”後,北伐的性質已經變了,這兩個目標北伐都沒有實現,推倒了舊軍閥,出現了新軍閥。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將北伐軍中的共產黨和國民黨左派一掃而空,使北伐軍成為了新軍閥,和他們原本要打倒的傢伙們一個樣。
上海等地的租界及不平等條約依舊在那裡,舊中國的一切幾乎維持原狀,北伐其實失敗了,北伐軍也註定會被真正的革命者所取代。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