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振詢是江西贛州興國縣長岡鄉大塘村人,知道他的故事的人可能不多。
1926年秋,北伐軍進駐江西。22歲的鄧振詢和當地貧苦農民一起,減租減息,建立農民協會,成為農民運動的積極分子。
農民運動
大革命失敗後,鄧振詢等被迫轉入地下活動。他借泥工的身份,以幫人家撿瓦、修建房屋為掩護,動員年輕人參加革命。後來,他集結了一群鐵匠、篾匠、泥工等各行各業的工人以及許許多多的農民,結成了兩支有朝氣、有勇氣、有能力的隊伍。1929年2月,鄧振詢加入中國共產黨。
這年4月,毛澤東同志在興國縣舉辦“土地革命幹部培訓班”,鄧振詢參加了培訓班。他雖是貧苦工人出身,但透過自學有了較好的文化水平。
鄧振詢參加土地革命幹部培訓班培訓
培訓班上,毛澤東同志跟他們講,大家要團結一致,共同對敵。鄧振詢不知道“團結”是什麼意思,毛主席就告訴他,兩個拳頭抓起來,打出去,才能有力。這個比喻很形象,鄧振詢一下子就明白了。
後來,鄧振詢成長為黨的忠誠幹部、活躍的工人運動領袖。
1932年2月,鄧振詢被選為閩贛兩省工人代表大會主席團成員,先後擔任江西省職工聯合會執行委員兼組織部長、江西省職工聯合會委員長,全國手工業工會委員長等職。
鄧振詢被選為中央勞動部部長
1934年10月,鄧振詢隨中央紅軍主力長征,任紅五軍團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長。他耐心細緻地做群眾工作,宣傳黨和紅軍的政策,說服和動員群眾為紅軍提供糧食等必需給養,保障紅軍部隊基本生活的供給。1935年10月,主力紅軍長征到達陝北,鄧振詢擔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西北辦事處勞動部長。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經過中國共產黨的多方努力,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終於形成,第二次國共合作得以開始。鄧振詢一行於1937年12月初離開延安,12月底經武漢到達南昌後,立即著手恢復和發展黨的組織,開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
南昌新四軍軍部舊址
1938年1月6日,新四軍軍部在南昌正式成立,同時成立中共江西省委,鄧振詢任江西省委副書記兼組織部長;中共中央東南分局同時成立,項英任書記。
1月底,鄧振詢受東南局的派遣,前往贛南、閩西,完成組建新四軍二支隊的任務。鄧振詢一行五人帶著軍費、電臺、委任狀乘車前往龍巖,途中住宿在廣昌時,聽說譚震林等同志在瑞金被自稱為“國民黨別動隊”的王彩特部扣留。鄧振詢等人第二天即趕往瑞金交涉,也遭到王彩特的無理扣留。面對這些人的倒行逆施,鄧振詢、譚震林進行了不懈地鬥爭,痛斥其破壞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延誤部隊集中開赴前線抗日的行徑。後經新四軍軍部及中共中央干預,王彩特才被迫將他們放行。鄧振詢抵達龍巖,協助鄧子恢、張鼎丞、譚震林等完成了新四軍二支隊的組建工作。
鄧振詢協同江渭清領導蘇南軍民進行自衛反擊
1943年4月中旬,國民黨以第三十二集團軍副司令陶廣為總指揮,調動了十三個團的兵力向駐蘇南潥水、潥陽的部隊發起進攻。
鄧振詢協同江渭清,領導蘇南軍民進行了自衛反擊,擊退了曹山、萊蓬山一線的敵人。6月,國民黨又發動了第二次進攻。為了儲存有生力量,新四軍主力全部撤出潥水地區,鄧振詢也隨四十六團轉移到橫山地區活動。
鄧振詢
8月3日,部隊宿營於江寧縣馮潭村,後因遇敵情,部隊連夜轉移。就在渡秦淮河時,鄧振詢不幸於高橋渡口為國殉難,當時年僅39歲。
來源:央廣網
責編:王一凡
網編:肖鐸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