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3月,一封戰報送到華東軍區政委饒漱石手中,饒漱石氣得連夜發文批評粟裕先斬後奏。而同樣一封戰報被偉人毛主席看到,主席卻連連稱讚粟裕的軍事頭腦,並贊他以後能指揮四五十萬人的軍隊。
這份戰報所報道的正是粟裕所領導的車橋戰役,這場戰役成為是華中新四軍殲滅戰的範例,並創下了抗戰前期生俘日軍最多的記錄。車橋戰役究竟有何特殊之處,讓饒漱石如此氣憤,卻又讓毛主席如此讚歎?
正文開始之前,朋友們別忘了動動你們發財的小手點贊關注一下,以便回顧往期內容,同時不錯過以後的精彩內容。
車橋鎮位於淮安城、徑河鎮、徑口鎮和曹甸鎮之間,是我軍聯絡蘇中與蘇北的重要樞紐,自1943年以來就一直處於日偽軍的控制下。在這裡日偽軍不斷加強堡壘構建,強行將蘇中、蘇北、淮南和淮北根據地分割開來。所以車橋對我軍來說是個極其重要的戰略地區,只要攻下車橋,就能將四個根據地串聯起來,大大增強我軍的整體機動性。
1944年,日軍為了打通他們侵略中國大陸的交通路線,開始從華中地區調取軍隊南下,蘇北與蘇中地區也因抽調了大量軍隊而收縮防區,車橋也包含在內。日軍雖然在車橋建立了堅固的堡壘防線,但終究兵力不足,這就給我軍奪回車橋創造了條件。於是新四軍一師師長兼蘇中軍區司令員粟裕決定,在三月上旬發起對車橋的爭奪戰,但這一決定並不被華東軍區政委饒漱石看好。
饒漱石認為,目前我軍的抗戰進入相持階段,貿然奪取車橋可能會暴露我軍實力,影響抗戰全域性。同時日軍對車橋的軍事指揮隸屬於華北,攻打車橋對蘇中戰局幫助不大,反而白白浪費兵力。
但粟裕卻認為恰恰相反,相較於1940年的百團大戰,車橋戰役的規模小得多,不存在暴露我軍實力的可能性。而且日軍現在已經是窮途末路,車橋本來就沒有多少兵力駐守。失去車橋後,日軍更不會有多餘的軍隊來奪回車橋。再加上奪取車橋就能將四個根據地重新聯絡起來,對我軍來說百利而無一害。
鑑於分歧如此大,上報肯定不會透過,而粟裕又不想失去這寶貴的戰機,於是決定先斬後奏。蘇中軍分割槽對車橋戰役討論出了三個方案:第一個是先攻佔距離新四軍更近的徑口,再進一步奪取車橋;第二個是同時進攻徑口和車橋;第三個是直接奪取車橋,再去打徑口。
第一個方案雖然前期我軍更佔優勢,但很容易打草驚蛇,等攻打到車橋時日軍都已經做好了充分準備,後期會更加消耗兵力。第二個方案雖然快速,但兵力分散,攻打堡壘堅固的車橋會耗費大量時間精力,一旦延誤戰機很容易陷入被動,風險性太大。
第三個方案的可行性最高。首先,車橋附近的地形更利於我軍潛伏。其次,因為車橋是日軍的指揮中心,防守堅固,日軍一定想不到我軍會先攻擊車橋,出其不意更能搶佔先機。率先攻下車橋後周邊地區失去指揮,這樣我軍攻打其他地區會更加容易。
最後,車橋雖居於中間地位,但距離日方的援軍駐地徐州和揚州都不近,援助需要一定時間,而來援路上的地形剛好適合我軍設伏。經過慎重討論,首長決定此次戰役採取第三個方案的“掏心戰術”。
日偽軍為加強防線,在車橋修築了許多土圍,最外層遍佈大土圍,外壕內又設定了眾多小土圍,同時沿大小土圍又修建了碉堡,地面上還分佈的有不易察覺的暗堡。直接採取強攻突破土圍不難,難的是碉堡上的日偽軍很容易就能發現我軍蹤跡,並迅速組織援軍。援軍一來,我軍的進攻就會大大受阻。所以我軍決定採用攻堅和打援並舉的打法,同時以打援為主。
為保證作戰勝利,我軍共集結了五個團的兵力參戰,野戰司令部由葉飛副師長和劉先勝參謀長擔任總指揮。第一縱隊負責殲滅或擊退來自淮安和淮陰方向的援軍,第二縱隊主攻車橋,第三縱隊負責阻擊寶應和曹甸方向的援軍。
戰役正式開始前,我軍兩次派人變裝潛入車橋打探敵情,鑑於日偽軍防線堅固的情況,我軍決定在日偽軍放鬆警惕時突襲車橋。3月4日凌晨兩點,新四軍第一師第七團發起了突襲。一營和二營兵分兩路突破外層土圍,渡過兩丈多寬外壕後,將雲梯架在了圍牆上,後方隊伍緊隨其後跨過圍牆發起進攻。
從北面突襲的一連和三連率先進入車橋鎮,開始向街心進攻,二連負責阻擊碉堡上的日偽軍,突破圍牆後在敵軍登上碉堡之前就將其殲滅。四連從車橋西南方進行突破,在強大火力掩護下直接在牆上開出個大洞,透過大洞進入車橋警察局,將躲在裡面的偽軍全部俘獲。
六連在渡過外壕時不幸被哨兵發現,為了不暴露蹤跡,六連前衛班不顧炮火猛烈強行渡壕,上岸後直接活捉哨兵,攻佔了附近的兩個碉堡後,繼續對東南方的碉堡發起攻擊。到了第二天上午,第七團又攻佔了兩個碉堡,並透過白刃戰殲滅大批守軍,俘獲偽軍一整個中隊。
有了新四軍第三師在側後方進行保障,第七團的攻堅部隊們更加勇猛,甚至架起山炮和迫擊炮直接轟炸日偽軍的大碉堡和暗堡。直到3月5日下午兩點,日偽軍除了第一大隊的兩個小圍子仍在頑強抵抗,其他的碉堡和據點已基本被我軍佔領。
與攻堅戰同時進行的還有針對救援敵軍的打援戰。在車橋遭到突襲後,駐守在車橋附近的日軍就都收到了求救電報。日軍將領山澤大佐率領駐守在淮陰、淮安、泗陽和漣水等地的軍隊,在淮安集結後分批前往車橋進行救援。
而我軍早已在蘆家灘一帶佈下天羅地網等著他們。蘆家灘位於車橋的西北方向,南面環水且河岸陡峭,不適合徒步涉水,北面圍滿蘆葦蕩,淤泥極深,中間唯一的公路正是從淮安到車橋的必經之路。我軍一營、二營和特務營組成突擊隊埋伏在蘆葦蕩中,三營在陣前埋下大量地雷,只等日軍踏入陷阱。
最先與敵軍正面相遇的是三營,三營派出先遣部隊與日軍在周莊接觸後迅速撤退,誘敵深入。直到將日軍引至韓莊附近,等待已久的三營機槍隊開始重火力壓制,日軍猝不及防往路北躲,正好踏入地雷陣。
早早設定好的地雷一個接著一個被引爆,日軍傷亡慘重,後面的部隊見狀,都小心翼翼繞開公路走泥濘的蘆葦蕩。而蘆葦蕩裡也埋伏著大量新四軍,一旦有日軍進入就立即開槍。兩條路都被堵得死死的,日軍想盡辦法也無法突破,最後只得暫時撤回韓莊。
單批援軍過不去,撤回韓莊的日軍決定等待大部隊聚齊後再進行突圍。下午七點左右,日軍對我軍發起正面進攻,我軍戰士英勇應戰。由二營和特務營組成的突擊隊兵分四路進行突擊,六連首先攻進韓莊西側,與日軍開展刺刀戰。
隨後四連從北面進攻、特務營1連從南面突破、五連從東面攻入韓莊,分別與敵人展開白刃戰。雙方交戰近三個小時,處理俘虜時發現一名帶著指揮刀的重傷犯,沒等戰士們給他包紮就失血身亡,後經其他俘虜指認,身亡的就是他們此次救援的總指揮官山澤大佐。
在韓莊內戰況激烈的同時,蘆葦蕩裡也是槍聲陣陣。日軍原想聲東擊西,趁著部分日軍正面突擊時,從蘆葦蕩裡偷偷穿過去,沒成想這裡也有新四軍。還沒來得及逃跑就被我軍抓個正著,慌不擇路往附近的小馬莊跑,為保證群眾安全,三連三班立刻抄近道迎擊。
一時間槍炮聲、喊殺聲和日軍的叫喊聲響成一片,直到第二天天亮,戰士們還在四處搜尋日軍逃兵。不光韓莊,負責阻擊寶應和曹甸方向的部隊,也在大施河附近擊退了敵軍。經此一役,其他駐地的日軍再不敢來援,只能眼睜睜看著車橋歸於我軍。
奪取車橋後,我軍乘勝追擊,陸續解放了曹甸、徑口、徑河、周莊、塔兒頭、望直港、張家橋等十二個鄉鎮日偽據點,成功將蘇中、蘇北、淮南、淮北四個根據地連成一片。
車橋戰役共殲俘日軍800餘人,並繳獲92式平射炮兩門和其他戰利品無數,而我軍僅傷亡了200餘人。這次勝利大大鞏固和加強了蘇中根據地的實力,為蘇中地區的戰略反攻拉開序幕。
在此次戰役中,粟裕所表現出的精密戰前準備、戰略佈局和對戰機的精準把握,是任何一個軍事家都不可或缺的技能。毛主席也正是從中看到了粟裕的本領,才敢斷言他以後能夠指揮更強大的軍隊。
今天的內容到這裡就結束了,如果大家喜歡本期內容,歡迎點贊、收藏、轉發、關注,我們將會帶您瞭解更多的歷史故事。